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但是对于现在的电竞圈来说,很多时候为了找到黑料让自己的辱骂来得名正言顺,可能会抓取选手们一些无心的细小言论进行渲染然后大书特书,甚至是以挑起粉丝之间的骂战为目的,捏造或者过度解读选手的言论,在那之后“一击脱离”,坐看自己亲手制造的混乱场面。这像极了《芝加哥》里狡猾的律师比利为了让罗茜成为明星,对她的身世、经历、作案动机进行重新编造,对她进行形象包装,然后通过一场记者会的戏码,借助新闻效应把罗茜杀人事件的整个性质都改变了,最后比利名利双收,罗茜仅仅是他的傀儡。没错,现在电竞圈里选手们的各种琐事,在经过添油加醋的渲染之后,也成了别有用心者利用的傀儡,不过还好,这类人的影响有限,毕竟他们暂时只是为了个人的“爽”,真正影响极度恶劣的事情下面会讲到。在体育界,无论你颜值如何,实力才是热度的保障,至少也要曾经有过荣誉首先一点,目前社区中对于电子竞技的讨论有呈现低俗化的趋势。比如社区和论坛,在这些地方,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1)

如果用一部电影来形容现在国内电竞圈的氛围,我想上映于2002年的歌舞喜剧《芝加哥》是最为合适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因为杀人锒铛入狱的罗茜在著名律师比利的帮助下在监狱里反而被包装成名,受到媒体的追捧,超过了之前当红的女歌手维玛尔,在出狱之后罗茜反而过气被媒体抛诸脑后,最终和维玛尔联手组成“女罪犯”演唱组合再次走红芝加哥的故事。甚至在这部电影里,选手,观众,电竞媒体和解说员都可以一一对号入座,是的你没看错,这确实是17年前的电影,如果你能够抽空把它看完的话,或许也会说一句“重复的错误确实在不停重复上演”。

本文将不会对“厂长”Clearlove和“狂小狗”Uzi的技术以及职业生涯做太多评论,因为厂长夏季赛根本就没有上过场,Uzi我之前也已经表达过对他的看法,在此没有必要再赘述。本文想和各位讨论的问题是,“电竞圈”的核心到底应该是什么?在网上无休止地讨论高人气选手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影响?


一、“电竞圈”应该讨论什么?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2)

在2003年的时候,“电子竞技”就被国家体育局批准成为了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它的定义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

那么很显然的,“竞技”和“赛事”或许才应该是核心的讨论内容,这是我个人的观点。选手场下的花边新闻和俱乐部的场下运营确实可以做,但如果做得太多导致喧宾夺主,那么很显然这是不利于整个电子竞技生态的。

首先一点,目前社区中对于电子竞技的讨论有呈现低俗化的趋势。比如社区和论坛,在这些地方,谩骂与嘲讽的话题占了非常大的比重,甚至是在一半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占据了8成以上,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里),很显然这种阴阳怪气甚至满口脏话的发言方式会让电竞爱好者的形象大打折扣,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带有电竞圈特色的一些梗啊,也是电竞文化的一部分。”但问题在于,无论普通梗还是黑梗,并不一定必须带着脏话。举个简单的例子,“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季后赛软脚虾”“且战且退加内特”,这些都是篮球圈著名的黑梗,还有“老大尽力了,输球不怪他”那样的段子,但这些黑梗里面并没有电竞圈中那么多露骨的脏话。很多时候我会认为,电竞观众在某些社区辱骂选手或者互相对骂的时候,其实并不在意辱骂的选手本身,也并不在意一盘比赛的过程如何,只不过是想把这种行为当成情感和压力的宣泄口,选手的失误和比赛中的“素材”只不过是他们宣泄负面情绪的工具。

在这种以自身形象,甚至是整个电竞爱好者集体形象为代价的宣泄行为中,社会舆论对电子竞技受众群体的评估一直以来并没有本质的提高,虽然以鹅厂为代表的相关厂商和国内一些身处头部位置的俱乐部通过商业和资本的力量撬动了地产、高校甚至地区政府与之进行合作,但这一切优待都和受众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社会主流依然会鼓励青年去打球、踢球和下棋,但暂时还没有见到有什么组织机构号召青年投身电竞,有关人力资源的白皮书也只是告诉了大家电子竞技行业有人才缺口,但如果你问现在哪怕75后,80后的家长是否会让孩子学习电子竞技相关的专业,绝大多数的答案都是“不可能会”。包括即将退役的MLXG选手他可能会去就读的北京邮电大学也是不存在“电竞社”的,学生的电子竞技活动基本还处于“地下展开”的阶段,这一切其实都说明了社会接受的是“就业率”“资本”“商业”和“内需”,只不过包裹这些东西的外壳是“电竞”,这个外壳其实换成拍洋画,跳皮筋也完全无所谓。

第二,电竞选手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的数量有时候实在太多,不免让真正热爱电子竞技的玩家招来反感。虽然传统体育中也会有很多对选手私生活和花边新闻的讨论,但话题的中心基本还是比赛。因为对于传统体育的选手来说,必须有实力有成绩,或者曾经有实力有成绩才能够成为被讨论的对象。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3)

在体育界,无论你颜值如何,实力才是热度的保障,至少也要曾经有过荣誉

但是对于现在的电竞圈来说,很多时候为了找到黑料让自己的辱骂来得名正言顺,可能会抓取选手们一些无心的细小言论进行渲染然后大书特书,甚至是以挑起粉丝之间的骂战为目的,捏造或者过度解读选手的言论,在那之后“一击脱离”,坐看自己亲手制造的混乱场面。这像极了《芝加哥》里狡猾的律师比利为了让罗茜成为明星,对她的身世、经历、作案动机进行重新编造,对她进行形象包装,然后通过一场记者会的戏码,借助新闻效应把罗茜杀人事件的整个性质都改变了,最后比利名利双收,罗茜仅仅是他的傀儡。没错,现在电竞圈里选手们的各种琐事,在经过添油加醋的渲染之后,也成了别有用心者利用的傀儡,不过还好,这类人的影响有限,毕竟他们暂时只是为了个人的“爽”,真正影响极度恶劣的事情下面会讲到。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4)

那么,专注讨论赛事和游戏本身会带来什么积极的效果呢?

首先,有利于游戏公司增加玩家的粘性。如果玩家们的兴趣主要是集中在游戏项目和剖析赛事的话,那么只要赛事能够正常举办,游戏设计不出现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那么就会源源不断地给爱好者们提供谈资。每一场比赛,从bp到对线击杀,再到关键团战的分析,这些都是电竞爱好者们可以去深度研究的内容;而玩家们为了能够加深游戏理解,就会投入更多时间在游戏本身上面,不仅可以增加游戏项目和赛事对玩家的吸引,同时还增加了玩家们在游戏中进行付费的概率。

其次,让电竞爱好者喜欢上主动思考,并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无论是上面提到的通过数据和比赛局面进行赛事分析,还是在游戏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大局观和对线思维,很显然这对于爱好者来说都是主动思考的过程,爱好者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的不仅是游戏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逻辑推理和数理分析等能力也被内化到了他们的头脑中,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电子竞技在主流中的印象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最后,防止圈内受众断崖式下跌的不良后果。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如果国内电子竞技的运营方向还是重“造星”而轻“比赛”,那么有一个情况就很容易发生——当爱好者们喜欢的选手退役之后,赛事的关注人数可能会断崖式下跌。诚然,一次成功的“造星”活动也能让赛事的关注人数爆发式增长,但是这样的方法不仅风险太高,带有赌博的性质(因为就算资本和媒体的力量再强,观众的心智水平却是在逐年上升的,“造星”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而且还可能会导致选手们的平均水平下降,正像是《芝加哥》里比利对罗茜的包装那样,罗茜的歌舞水平并不是比利在意的东西,外表、绯闻、背景和私生活,这些才是造星包装中最被重视的东西。同样国内的电竞圈现在也有这个趋势,大家特别喜欢讨论一些选手们“看上去很厉害的操作”,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影响战局的操作却并没有提及。比如在RNG对战RW的第一场,UZI在23分钟这波团战虽然没有杀到人,但却单独牵制住对面发育最好的AD和打野,甚至差点把霞偷掉了,可问题在于,这波操作在视觉上并没有什么冲击力,所以当时不仅解说没有提及,赛后也鲜有观众在社区讨论。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5)

反而是对阵WE比赛里UZI的霞拿下四杀被拿出来大书特书或者是引战带节奏,其实客观来说,那场4杀的技术含量完全没有这一波只身切割战场高,但是很可惜,4杀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更加容易在社交媒体中制造冲突,所以值得讨论和学习的小细节没人关注也就成了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没错,《芝加哥》里又有谁在乎维玛尔和罗茜的业务水平呢?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6)

只要有故事,被包装一下,谁会在意罗茜的业务水平呢?


二、明星选手带来的利与弊

明星选手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把人气和流量拉高。但最明显的问题在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观众也好,媒体也罢,都是如此,一个观众每天可以接受关于电竞的信息总量必然是有限的,一家媒体每天可以输出的内容也是有限的,那么假设网上的电竞相关信息都沉浸在明星选手带来的流量红利里面,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每天呈现在玩家和观众面前的通篇都是“Uzi,Uzi,Uzi,Uzi,Uzi,Uzi,Uzi,Uzi,Uzi,Uzi,Uzi……”或者“厂长,厂长,厂长,厂长,厂长,厂长,厂长……”,唯一可能变化的就是随着某些选手的崛起,这两人可能会被换成别人,但本质上,媒体依然是类似复读机一样的不断重复,受众也会像被回音壁包围一样每天不停接受同质化的垃圾信息。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7)

例如在表面上没有比赛的休赛转会期间,其实也有很多内容可以讨论,像是客观合理地讨论每家俱乐部下赛季的引援策略,我说的是那种基于俱乐部成绩,上赛季打法和短板选手,当前拥有选手的薪资和目标选手薪资以及俱乐部财力状况进行的综合性分析。作为一个从s2末期开始关注LOL赛事的观众,这么多年以来我还从未见过有任何人在转会期做过这样的分析,哪怕是那些拿过若干轮投资的所谓“专业”电竞媒体也未曾做过,但这样全面而专业的转会分析在足球和篮球媒体上十分常见。很多人在休赛期喜欢关注的更多是选手们的私生活,或者是假装“内部人员”去爆一些模棱两可的料,在我个人看来,这样的内容不仅对玩家们毫无帮助(因为这些内容并不会去鼓励玩家动脑),另一方面也无法对这个行业提供专业性的建议。

再举个更加尖锐的例子,希望RNG的粉丝不要介意。2018年过去之后,和RNG有关的舆论基本都围绕在“RNG是否被过度指责了”以及“RNG失利了‘战犯’是谁”,这些话题的讨论重心依然是RNG的人气选手,稍微专业一点的也就是复盘一下RNG对阵G2的比赛。但是问题来了,并没有哪家媒体或者哪个热心的粉丝可以站出来客观地讨论哪怕一个选手全年的游戏风格和其成长,比如春季赛是一个什么样的版本,uzi的游戏风格是怎么样的,msi是什么样的一个版本,uzi和团队的风格是否有所转变,后续夏季赛和s赛版本又如何变化了,从uzi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的游戏风格是否随着版本有了调整,并在这个过程中列举出相应的数据和代表性的比赛。很遗憾,我暂时没有看到有能力的选手真爱粉或者媒体做出这么一份专业的“选手个人年终总结”,更别提去总结整支队伍了。不是不赞成制作明星选手的相关内容,只是觉得这样的内容应该去紧扣“电竞”和“赛事”,专业性的东西说实话还是比较稀缺的。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8)

现在已经可以查到比较详细的比赛数据,但并没有因此产生大量优质的内容


三、电竞媒体应有的带头作用

无论是拿到融资初具规模的电竞媒体,还是诸多像我这样的自媒体,只要写出的内容会被推送给一定数量的读者,其实都具有媒体的社会责任。表面上来看,制作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流量/营销类文章只要不涉及售卖假货以及造谣传谣就对读者/观众没有造成伤害,但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浪费了读者/观众的时间,还消耗了他们有限的精力。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9)

互联网时代网民需要面对信息膨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包括传媒在内的很多事物与利益紧密捆绑已经成为事实,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膨胀又让这个形势更加复杂。我们接触到凭空捏造的信息虽然越来越少,却掺杂了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多层加工,电竞新闻中的真假界线早已模糊,不那么容易看明白了。新闻虚假不再是单纯的虚假,而是被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会很容易朝两个方向发展,就像有句话所说“不愿思考的人,不是过于冷漠,就是过于笃定。”社区论坛里那些“非黑即白”的战队狂热粉,也就是所谓的“队杂”就是如此——你说uzi打得好你就是hz,你说厂长以前有的比赛很carry你就是猪z,有时客观评价选手和赛事招来的只是被扣帽子和谩骂。越来越多的玩家和观众在什么都不信与什么都信之间徘徊。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一个人健康心智的养成。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10)

电竞媒体所要做的,应该是带头制作和发布一些具有专业性和深度的内容,并且在转载新闻的时候做好玩家/读者/观众的把门人,为他们筛选出真实且有用的信息,严格牢记不把自己的臆测与评论掺杂进叙事性的新闻中干扰新闻的客观性。这样做,才不会让国内电竞的实质变为“虚假繁荣”,否则受负面影响的就不只是受众,因为这样的模式在未来新的“宠儿”出现之后,原本一些老的选手就会迅速被抛在脑后,也许这样的选手不是uzi,不是厂长,但确实有一些选手在被流量捧红以后不思进取,在退役之后被流量抛弃开始陷入对人生的迷茫。

十年前电竞游戏(17年前的一部电影)(11)

LPL的选手已经更新换代了很多批,那么电竞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回归“电竞”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