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3部冷门佳片(这部于当年影院无人问津的国产片)
被严重低估的3部冷门佳片(这部于当年影院无人问津的国产片)影片的主演是当时还是在校学生的刘烨,在电影中他青涩有很有自己想法,看到谁都傻呵呵地笑着,有点愣头青的感觉,但是却很真实地把那个理解父母亲的懂事却很稚嫩的孩子表达出来。还有那个让人惊艳的侗族姑娘,由后来的“万人迷”陈好扮演,美丽善良,个性真诚直率,笑声如铜铃般,让年轻的邮递员走不动路。父亲在普通岗位上的吃苦耐劳和不会变通的表现,是对山里人最淳朴的人情味的维持,也是他的职人精神或者说是匠人精神的最好的践行吧!而这个理念也通过这趟旅行传承给儿子。从这一点来说,与日本备受推崇的匠人精神不谋而合,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日本观众为什么会大爱这部影片!这种独白使得一开始没什么沟通的父子关系充满了趣味性,丰富了画面内容,也使得后来父亲关系好转,儿子的内心独白慢慢变成真正地与父亲的对话更显得温情感动。儿子一开始没有叫过一声爸,也没有把关心父亲的感情表达出来,抑制到后来情感方才予以释放,是对事业中的父亲的认可,也是
(文:捉风捕影)
霍建起执导,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是一部很治愈的影片,风格更像日式小清新。很神奇的是,这部影片也真的在日本大受欢迎,不仅入围了日本电影学院外语片奖,更获得了超高的票房,它从2001年4月于日本开画,一直到2003年11月才下映,足足长达两年之久,打破了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在日本最高的内地文艺片票房纪录,可以说十分了不起,然而戏剧性的是,这部评价颇高的公路电影,在内地影院甚至只卖出一个拷贝,票房直可忽略不计,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如此之大,实在是让人有些无语!
日本的国民导演山田洋次更是不止一次表达过这部电影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影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这种情感表达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的,在普通观众心里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催泪大戏。
电影中使用旁白或独白是一个可好可坏的手段,用的差的会给人不像电影的感觉,用的好的则可以进入人物内心,打动观众。《那人那山那狗》就属于后者。在这段尝试展示父亲的一生的邮路上,加上儿子的内心独白,既可以让我们感受儿子对父亲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能感受儿子的个性和真实想法。
这种独白使得一开始没什么沟通的父子关系充满了趣味性,丰富了画面内容,也使得后来父亲关系好转,儿子的内心独白慢慢变成真正地与父亲的对话更显得温情感动。儿子一开始没有叫过一声爸,也没有把关心父亲的感情表达出来,抑制到后来情感方才予以释放,是对事业中的父亲的认可,也是对生活中父亲的关心。
《那人那山那狗》是一个举重若轻的影片。它讲述一个山里的干了一辈子的邮递员最后一次带着要接班的儿子去送包裹的故事。从大的层面说,这条邮路犹如一个横断面,带出了大山儿女的故事,山里人的经济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以及山里人的风土人情,但是并没有为表现苦难而苦难,你看到的依然是向上和安心,如小津的宁要静水不要深渊的感觉。
从细微层面讲,这是一对父子的亲情之旅,于父亲来说,是对儿子亲情的呼唤,是对妻子及家庭的付出的一次深入理解,于儿子来说,是对一生投入事业的体悟,也是个人的一次成长,公路片,恰好是对此种情感能够深入探讨的最好类型!
父亲在普通岗位上的吃苦耐劳和不会变通的表现,是对山里人最淳朴的人情味的维持,也是他的职人精神或者说是匠人精神的最好的践行吧!而这个理念也通过这趟旅行传承给儿子。从这一点来说,与日本备受推崇的匠人精神不谋而合,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日本观众为什么会大爱这部影片!
影片的主演是当时还是在校学生的刘烨,在电影中他青涩有很有自己想法,看到谁都傻呵呵地笑着,有点愣头青的感觉,但是却很真实地把那个理解父母亲的懂事却很稚嫩的孩子表达出来。还有那个让人惊艳的侗族姑娘,由后来的“万人迷”陈好扮演,美丽善良,个性真诚直率,笑声如铜铃般,让年轻的邮递员走不动路。
美术出身的霍建起导演,创造出了一个唯美又充满质感的影片,青山绿水,构图讲究,帧帧都可以截图当屏保。但他却没有停留在只表现绚烂的画面上,而是把真实的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的人物展现出来。他之后的《暖》和《情人节》也都反响不错,虽然故事不同,但注重视觉影像和生活质感的融合的风格却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