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2019年7月8日,真人版《花木兰》预告一经推出,立刻霸屏微博热搜榜,并引发全球网友热议。作为第一位迪士尼亚裔公主的扮演者,刘亦菲一身红装、长发飘飘,行云流水的打戏,颇能见出木兰的英姿飒爽。 想不想亲笔填一阙宋词。《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点击下方图片,看免费课程吧!

喜欢宋词,

喜欢柳永“晓风残月”的柔美,

喜欢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伤怀。

总有一句宋词,动人心怀,

想不想亲笔填一阙宋词。

《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

点击下方图片,看免费课程吧!

2019年7月8日,真人版《花木兰》预告一经推出,立刻霸屏微博热搜榜,并引发全球网友热议。作为第一位迪士尼亚裔公主的扮演者,刘亦菲一身红装、长发飘飘,行云流水的打戏,颇能见出木兰的英姿飒爽。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这个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情节不断延展、丰富,木兰的形象也经历着不断的改变与刷新。

木兰,已然成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从《木兰辞》到《花木兰》,既呈现出了木兰故事在孝道、英雄、女性认同方面的精神价值,也折射出了东西方文化在当代契合、交融的一种可能。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2)

1、孝道,建立在双向爱的基础上

木兰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辞》。据考证,这首民歌大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后,经过隋唐文人的润色,最终在宋代进入文学作品领域。

这部长篇叙事诗歌颂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明代万历年间,徐渭的杂剧作品集《四声猿》中,《雌木兰替父从军》正式赋予了木兰“花”姓,并增添了战争结束后,木兰嫁给王郎的情节。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3)

此后几百年间,木兰的故事被以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改写:

从1912年京剧大师梅兰芳演绎的京剧《木兰从军》,到1926年木兰故事第一次被搬上银屏;从1995年台湾卫视轰动一时的电视剧《排山倒海花木兰》,到1998年《花木兰》第一次跨出国门,为迪士尼带来达3亿美元的收入,成为迪士尼利润最高的影片之一。

木兰故事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由最初的叙事诗,发展到各种叙事艺术形式(民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歌剧、舞蹈、游戏);由最初中国的一个传奇故事,成长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4)

木兰故事里深刻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备受传统文化褒扬的“孝道”。

《木兰辞》中,木兰从军的缘由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亲入了大汗点兵的名单,木兰不忍心父亲病弱之躯还要披坚上阵。作为家中长女,她只能以此尽孝,替父出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百善孝为先”,《孔子》在《孝经》中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而木兰对父亲的“孝”也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的核心价值。

而与孝难以分离的另一种价值,则是“忠”。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基础是人伦,家国一体,为父母尽孝即是为国尽忠。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5)

如唐朝诗人韦元甫便曾在《木兰歌》中说:“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清代田瑗的《木兰将军记》则从“忠孝两全”的方向论述了木兰与历代巾帼英雄的不同之处,再一次强化了其道德意义。

某种程度上,木兰身上是承载着道德教化的考量的。木兰替父从军,更多的是为了符合传统文化的“道德”,而缺失了一个平常人的血肉,这同我们当代的一种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也是有所不同的。

而在西方人那里,迪士尼在制作《花木兰》时 ,更多的是从一种现代及西方的视角,来重新塑造木兰的形象。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6)

木兰离家从军,不再仅仅出于“孝道”的一种被动的责任,而是出于主动的对父亲的爱。在动画片《花木兰》中,增加了父女在花园中亲密无间的谈心场景。

在这里,父女之间的爱是双向的。

从孝道到双向的爱,东方传统意义上的花木兰被赋予了新的形象与内涵。这既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观的体现,也无疑更切合当代人对“孝”这一意义的认知。

孝道,建立在双向爱的基础上,不是“应当”,而是“愿意”,不是被动的责任,而是一种主动享有的权利,感恩的权利,爱的权利。

2、公主并不总需要王子拯救

在我国历朝历代木兰故事的书写中,木兰的英雄气概、传奇经历都是最被浓墨重彩的地方。

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下,三从四德如牢笼般紧紧束缚着她们。沙场残酷,木兰敢于替父从军本身就需要难得的勇气。而她女子的身份,要女扮男装混入周围全部是男性的军队里,所要承受的将不仅仅是心理上,更是来自生理上的巨大压力和随时可能被识破所带来的后果。

从这一意义上说,木兰替父从军便意味着要冲破女性身上的沉沉镣铐。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7)

她非凡的勇气、过人的胆识、临敌作战时的威猛,都打破了人们对女性柔弱、怯懦这一固有的印象。木兰的传奇故事,正是对传统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一种反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尽管《木兰辞》中对木兰战争生活的描述仅是寥寥数语,我们还是可以想象到战场生活的惨烈。

能够隐藏女子身份十余年而不被发现,需要惊人的毅力与谨慎;而能够从骸骨遍地的战场生还且战功赫赫,则更令人惊叹与钦佩。

而无论是在1998年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里,还是在2019年真人版《花木兰》短短一分多钟的预告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木兰巾帼英雄形象的延续。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8)

唯一不同点在于,它强化了木兰身上的个人主义价值体系,更为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

在传统的西方影片中,金发公主往往被困在城堡中,等待着英俊的白马王子的拯救。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拥有独立的人格,开始争取和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

从《灰姑娘》到《美女与野兽》,从动画版《花木兰》到真人版《花木兰》,迪士尼一直努力阐述着的——

女性不再是等待英雄来拯救的花瓶,公主并不总需要王子来拯救,她们也可以做自己乃至世界的救世主。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9)

动画片中,在雪地战役里,木兰深受重伤,在医治过程中,木兰女性的身份被发现,遂被残忍地丢弃在冰天雪地中。

而木兰却是凭着坚韧的意志,不仅拯救了自己,还以一个女性的形象,救出了男权社会的最高象征——皇帝。

木兰成为整个国家的英雄。

木兰这一全新形象,也成为当代独立女性的一种映射。她们积极进取、自信独立,她们不需要依赖别人,而是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0)

3、对自我性别的认同,才是真正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中国古代有许多女扮男装的故事,如女扮男装读书的祝英台、女扮男装经商的黄善聪,女扮男装从军的花木兰。这些故事往往因为其易装的传奇性而为人所津津乐道。

但在其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许多领域禁止女性进入,她们只得以一种男装的形式,经由“男性化”获得世俗社会的认同。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1)

在《木兰辞》里,较为明确提及男女性别的有两处:

一处是篇末的点题之语,“雄兔脚扑朔,雌兔脚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模糊男女之间的分别,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一样可以做到;

一处是木兰从战场归家后的场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段文字不仅细致描摹了木兰脱下军装、换上女儿装束的过程,且我们能从轻快流动的节奏中,感受到木兰重回女儿身的喜悦。

在20世纪以来的讲述中,前一处总是被特别强调,突出木兰的英雄气概,而后一处却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淡化了木兰作为女性的一面。这和近代中国在女性解放上出现的一些误区有关。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2)

五四启蒙大潮以来,中国女性解放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开始具有了独立精神和男女平等的意识。一些女性在传统男性领域上获得的成功,为世所瞩目。

然而在这期间,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误区,较明显的就是对“男性化”和“社会化”的无限崇拜。似乎只有放弃女性的性别特征,抛弃女性所独有的一些精神气质,女性才能得到解放。

如所谓的“不爱红妆爱武装”、“铁姑娘”,对“职业女性”的过分推崇,和对“家庭妇女”的鄙视,都是对女性自我性别的一种刻意忽略与否定。

而在动画片《花木兰》中,有一点十分值得肯定的就是,它否定了极端女权主义者的观念。

木兰的身上,既有着巾帼英雄的豪迈气质,也有着女性强烈的个人意识。她聪明、勇敢,也淘气、顽皮;她在战场上如男儿般厮杀,然而面对爱情,她仍然会表现出女性细腻柔美的一面。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3)

它所讲述的并不是一个女性对抗男性的故事,而是一个年轻女性寻找并展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故事。能够跨越国别和种族的鸿沟,这样的故事,才是真正具有着普世的价值和文化魅力。

某种程度上,这不再是我们传统的那个木兰的故事,而是属于当代人、具有当代价值的木兰。它承载着古老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变迁与发展,也呈现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所达至的一种交融。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4)

真人版《花木兰》,尽管在妆容、文化背景设定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却无疑折射出了未来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契合的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上海大学学报

移星.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

迪士尼花木兰的语言特点(巾帼英雄花木兰)(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