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先生的红高粱被拍成电影后怎么样了(莫言先生的红高粱被拍成电影后)
莫言先生的红高粱被拍成电影后怎么样了(莫言先生的红高粱被拍成电影后)《红高粱》亮相西柏林,让外国人眼睛一亮。中国人凭借这部电影,第一次拿到了国际性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偏见。从1987年首映起,《红高粱》获奖无数,在世界各国赢得广泛赞誉。它作为我国一部力作而载入电影史册,开启了中国电影走上世界影坛的新纪元。
全剧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红高粱》根据莫言的同名小说改编,莫言小说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电影《红高粱》仍然保留了小说的体例。电影中的“我”,身份特殊,他既是“画外音”,可以客观地介绍背景讲故事,又与剧中人息息相关,讲述“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显得十分亲切。
电影主要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影片中“我爷爷”扮演者姜文是个老演员了,表演非常出彩。“我爷爷”那种魁梧健壮、原始粗狂的阳刚之气在姜文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九儿的扮演者巩俐作为一个刚刚出道的年轻演员,既有山东女子的善良柔情,又有爽直泼辣的个性。关键时刻还能显示深明大义,敢作敢为的精神风貌。巩俐出色地演绎“我奶奶”这个角色,为以后的演艺生涯迈出了坚实第一步。
《红高粱》拍好后张艺谋请莫言观看。莫言看完后大加赞赏:“我看样片,确实感到一种震撼,它完全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应该说,在视觉上、色彩运用上,营造出这么强烈氛围的,《红高粱》是新中国电影第一部。”1988年,《红高粱》第一次登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影坛,轰动全场,它让世界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中国电影。
《红高粱》的意义远远不是在为我们,它给人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它的震撼力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影片中那自由奔放,充满张力和活力的生命力,那发自民间底层的抗日爱国情感,那震天动地的英雄气节,通过电影的传播告诉全世界: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魂。
《红高粱》亮相西柏林,让外国人眼睛一亮。中国人凭借这部电影,第一次拿到了国际性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偏见。从1987年首映起,《红高粱》获奖无数,在世界各国赢得广泛赞誉。它作为我国一部力作而载入电影史册,开启了中国电影走上世界影坛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