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功夫片电影全部(成龙首部3D功夫片)
成龙功夫片电影全部(成龙首部3D功夫片)《飞渡卷云山》除了首开香港3D电影的先河,罗维还破天荒地请来了当时最新走红乐坛的香港乐队“巨人三重唱”,为影片演唱了同名主题曲。由罗维执导的香港第一部3D电影,《飞渡卷云山》就此诞生。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在香港上映后,引起了大导演罗维的极大兴趣。随后,罗导即刻把该片的摄影师陈荣树请来,也准备要搞一部3D功夫片。罗维还请来了古龙大侠担任编剧,由成龙出任第一主演兼武术指导。
文/龙影大象观<回味成龙电影,窥见小人物的大世界>
一说到3D电影,大家马上会想到卡梅隆的《阿凡达》,甚至有不少人把《阿凡达》看作是“首部3D电影”。
其实,早在1950年代3D电影就已经出现。1960年代,我国也有了3D电影,那时多称之为“立体电影”。
1970年代末,台湾电影人第一次把3D电影技术运用到拍摄武打片,算是首创。
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在香港上映后,引起了大导演罗维的极大兴趣。
随后,罗导即刻把该片的摄影师陈荣树请来,也准备要搞一部3D功夫片。
罗维还请来了古龙大侠担任编剧,由成龙出任第一主演兼武术指导。
由罗维执导的香港第一部3D电影,《飞渡卷云山》就此诞生。
《飞渡卷云山》除了首开香港3D电影的先河,罗维还破天荒地请来了当时最新走红乐坛的香港乐队“巨人三重唱”,为影片演唱了同名主题曲。
这在之前的武侠片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当时的香港电影,仅有个别喜剧片、爱情片及悬疑片等少数电影出现有主题曲。
足见罗大导演对《飞渡卷云山》所倾注的心血,以及他对该片所寄寓的期待。
尽管影片中高手打斗精彩无比,3D效果逼真酷炫,主题曲也让人很带感。
可惜《飞渡卷云山》的票房收入遭遇了滑铁卢,仅有70余万港元。
罗大导演英雄迟暮,庞大的投资付之东流。
要知道,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
饮誉香港影坛的资深大导演罗维都一筹莫展,其他人哪还敢再去做赔本买卖。
于是,3D电影在香港成了老虎的屁股,无人敢摸。
众所周知,自李小龙英年早逝之后,罗维一心想把成龙打造为“李小龙第二”。
从《新精武门》到《少林木人巷》,从《风雨双流星》到《剑花·烟雨·江南》,
再到这部香港首创的3D电影《飞渡卷云山》,一色的“成龙领衔主演”,罗导可谓是煞费苦心。
可是,成龙还是没能做上“大哥”,依然还要继续在黑夜里摸索。
《飞渡卷云山》虽说是罗维为成龙“量身打造”的功夫片,影片字幕显示成龙也确实是第一主演。
但不知是罗导有心无力,还是编剧古龙大侠一开始就看不上成龙。
在《飞渡卷云山》里,成龙的戏份并不是最多的,所饰演的角色豹子丁冲也不是最出彩的,丁冲的人物性格更是苍白单薄无从凸显。
豹子丁冲一出场只是打败了几个小喽啰而已,而田俊饰演的常无意一出场就卸掉了“千手神镖”的双臂,并扒去了他的脸皮。常无意冷面杀手的气势和干净利落的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即便是梁小龙饰演的张聋子,在影片中从头到尾展现出的俏皮和机灵,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作为第一男主的成龙角色豹子丁冲,中规中矩一本正经,没有丝毫的灵气。
出场平淡无奇,之后亮出的拳脚功夫也毫无特点,明显低了常无意不止一个档次。
影片中每当借角色之口夸赞豹子丁冲如何了得之时,总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为立英雄强说牛”的感觉。
尽管成龙竭力发挥了他的武术功夫,尽管成龙饰演的丁冲也有那么几分帅气,但是丁冲的人物形象单薄苍白,戏份又很不出彩,影片中的成龙大哥难免就显得呆板,仿佛成了一个功夫的玩偶。
这部开香港先河的3D电影《飞渡卷云山》,自然也就没能让成龙“一炮而红”。
影片的票房收入遭遇滑铁卢,其实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了。
好在很快就有了《蛇形刁手》和《醉拳》相继横空出世,这两部袁和平为成龙量身打造的“谐趣武打片”,让功夫成龙迅速走红,成龙电影一时成了全亚洲的大热门。
两年后,《飞渡卷云山》被引进到韩国上映,全韩观影人次突破百万,仅汉城的观影人次就达到了30万。
该片票房收入还一举杀进了年度前十,这才让罗维反亏为盈,甚是欣喜。
文/龙影大象观<回味成龙电影,窥见小人物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