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从此,每天清晨五点不到,方展荣就起床练功。为了不吵到别人自己又听得清楚,方展荣经常拿一个小陶罐练习发声,经常在毯子上练习“摸爬滚打”,经常摔跤,伤痕累累。到了戏班,方展荣赤着脚,说话嗓音宏亮,剧团团长饶恕一眼发现了他身上潜藏的艺术天赋,鼓励方展荣考进戏团。剧团架起椰胡拉弦,让他试唱,方展荣想起从小从母亲那听来的小曲,哼唱了起来。这一唱,使团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当下请了名丑陈大筐做方展荣的启蒙老师。方展荣正式成为汕头市正顺潮剧团学员,开始学习刺梁、扇子功等基本功。01 月收入2元的好生活民间有句俗语“父母无志气,送儿来唱戏”,那个时代,唱戏的人社会地位卑微,大多因生活窘迫,为了换口饭吃,方展荣的母亲便是如此,方展荣亦是如此。1959年入行时,方展荣才11岁,当时他并没意识到潮剧是门艺术,权当“讨饭”。因为家境贫寒,经常拖欠学费,到了上学第三年暑假,老师下达最后通令。于是,为了2元的学费,

戏剧里,最具浓郁民俗色彩的剧种当属潮剧,它承载着潮汕的千年文化,也是世界各地潮州人情谊的链接。而潮丑,是潮剧里的奇葩,最具有草根味,是潮剧里最丰富的行当,更是潮剧的戏魂,其中以方展荣为代表人物。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1)

小时候,常听大人口里讲方展荣的戏剧,看《柴房会》里的李老三,竹梯里人倒挂的戏,简直吓死宝宝。那时我对潮剧并不感冒,无知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方展荣滑稽的表演和洪亮的嗓音。

长大后,我离开了故乡,才知道乡音是一个人的根。无意中发现本土艺术家的可贵,方展荣不但精于戏剧,还研习书画,曾在深圳、佛山、新加坡、泰国等举办画展。出版了国画册《方展荣戏墨》等书画专著,作品多次参展入册,部分作品入选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2)

方展荣年轻时外出演戏,其它剧种的人根本就瞧不起潮剧演员,外地人觉得潮剧演员是童伶制出身,没文化。受童伶制限制,潮剧很久都没有形成流派。

对此,方展荣提出,要把潮剧风格鲜明的“姚派”建立起来。姚璇秋已逝,姚派已经起步,目前,已有10多个传承人。在方展荣看来,要形成流派,不但要有传承人,还要有剧本、理论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3)

01 月收入2元的好生活

1948年,方展荣出生在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东村一个梨园之家。母亲是30年代名演员,是潮剧首位女旦。

民间有句俗语“父母无志气,送儿来唱戏”,那个时代,唱戏的人社会地位卑微,大多因生活窘迫,为了换口饭吃,方展荣的母亲便是如此,方展荣亦是如此。

1959年入行时,方展荣才11岁,当时他并没意识到潮剧是门艺术,权当“讨饭”。因为家境贫寒,经常拖欠学费,到了上学第三年暑假,老师下达最后通令。于是,为了2元的学费,堂兄踩着单车载着他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从洪阳走到揭阳榕城找唱戏的大哥借学费。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4)

到了戏班,方展荣赤着脚,说话嗓音宏亮,剧团团长饶恕一眼发现了他身上潜藏的艺术天赋,鼓励方展荣考进戏团。剧团架起椰胡拉弦,让他试唱,方展荣想起从小从母亲那听来的小曲,哼唱了起来。这一唱,使团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当下请了名丑陈大筐做方展荣的启蒙老师。方展荣正式成为汕头市正顺潮剧团学员,开始学习刺梁、扇子功等基本功。

从此,每天清晨五点不到,方展荣就起床练功。为了不吵到别人自己又听得清楚,方展荣经常拿一个小陶罐练习发声,经常在毯子上练习“摸爬滚打”,经常摔跤,伤痕累累。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5)

刚开始,为了练功,家中地方狭小,方展荣就把家具挪到一起,腾出地方,一有空就练,有时一天练3场,一练就持续了10年。现在我们看到他能用一只手指顶着折扇转动得像车轮一样的场景,就是在此阶段练就。难怪上海戏剧家陈云发评论他:“一把扇子在他手里,简直是变魔术一样,用得出神入化。”

在戏班勤学苦练扣掉伙食外,每月还能有2元的收入,这便是方展荣当时能选择的最好生活。

02 一举成名

1960年,汕头成立少年戏曲学习班,方展荣进入少年班专攻潮丑,拜杨其国、杨江全等潮剧名角为师,打牢了4年的基本功。毕业后进入青年潮剧团,出演《焦裕禄》、《洪湖赤卫队》等,露尖尖角。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6)

潮剧《柴房会》剧照

两年后,30岁的方展荣复排传统剧目,方展荣勤苦用功,得到了潮剧名丑李有存、蔡锦坤传授,出演的《柴房会》等一炮走红。

第二年,方展荣在泰国演出时,受到泰国总理、外交部长等的亲切会见,并接受国家电视台现场采访。方展荣在国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代表作《柴房会》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收藏。

03 家庭生活

方展荣在工作中与吴玲儿相识,两人既是同事,也是搭档。方展荣38岁时,与吴玲儿成婚。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7)

吴玲儿

吴玲儿是潮剧名旦、青衣,是国家二级演员,是《柴房会》中二娘的扮演者、主演《陈三五娘》、《张春郎削发》等。

吴玲儿是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公开收下的首位门生,当时18岁的吴玲儿形象气质具佳,极具古典美,被姚璇秋一眼相中,决心雕琢成器。

别看吴玲儿舞台表演婉约,实际个人性格非常倔强。家庭经常闹些小矛盾,时常因小孩的教育问题而产生分歧,方展荣长年在外奔波劳碌,交际广泛,常受到女粉丝的追捧与合影。但最后,大部分双方都能自觉平衡掉,大多是方展荣选择忍让,不让矛盾升级。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8)

有一次,方展荣病了一个多月,连续输液40多天,方展荣没告诉任何人,依然坚持每天排练,有时半夜2、3点都要爬起来到医院做透视检查。长久劳累的工作,方展荣有时心情也很坏,时而会乱发脾气。

工作中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回家也会乱发脾气。进门换的衣袜乱扔,还把自己关进房间发闷、发牢骚,但是吴玲儿对这些都能理解,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经常陪他看电影、聊天、想尽办法让他排解负面情绪。

在方展荣心目中,玲儿最美,也是素质很高的女性,在她周围不乏男性朋友,甚至追求她,但两个人都能相互理解,坦诚相待,彼此都能站稳立场,不怀疑对方。

一万个艺术家有一万种性格,很多人都说艺术家脾气古怪,是因为他们思维的独特,艺术家大多感性,大多追求精神层面。方展荣也不例外,只是他能幸运遇到玲儿,懂得彼此,惺惺相惜。

方展荣对潮剧的贡献(一代潮丑方展荣)(9)

方展荣书法作品

如今,方展荣的名字已家喻户晓,74岁的他退而不休,除了言传身教,将自己的舞台经验传授给后人以外,还动员高校师生口述老一辈潮剧演员的历史事迹。

总 结

方展荣活跃于各大小舞台,塑造了50多个不同的舞台艺术形象,包含小品、话剧等共塑造了逾百个人物,是80、90年代,潮剧戏曲艺术的代表,也是一代潮汕人的情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顶尖人才,之所以拔尖,都离不开“吃苦”两个字。苦难是成功途中的考验,懦弱的人在苦难中淘汰,只有坚强的人才能认真走好自己的路程,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负。

祝福老戏骨越来越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