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简单说由于“敬鬼神而远之”儒家文化传统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神话类叙事作品发展一直不如欧洲繁盛,真正具有较高文学成就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有《西游记》《山海经》《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等。但仅仅是这些作品也为中国魔幻电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一直是魔幻电影改编的主要蓝本。除了武侠文化原型,中国魔幻电影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影片是由古典名著改编而来。在新世纪以后的魔幻电影创作中,有占一半的魔幻电影改编自《西游记》和《聊斋志异》。在大部分中国魔幻电影中,超验的幻想部分都是由武功完成了其对现实的超越,人们热衷于观看武打场面的背后其实是对传统武术的集体崇拜和对侠文化原型的集体无意识。不论说当代的魔幻电影创作是技术条件支持下的武侠片的魔幻化表达,还是说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精彩的武打场面丰富了魔幻电影的内容,二者的结合已成为电影工业的现实选择。比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并没有神仙妖魔这种魔幻人物的设置,但是在片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

中国内地选送《哪吒之魔童降世》竞争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原最佳外语片),正式提名名单将于2020年1月13日揭晓。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故事。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49.7亿元,为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二,成为中国魔幻电影的巅峰之作!

在中国魔幻电影中,魔幻元素与武侠元素的结合是一个最经典、最自然的类型样式,在程季华编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有这样一段对当年武侠神怪热潮的描写:“1928-1931年间,上海大大小小的约有五十家电影公司,共拍摄了近四百部影片,其中武侠神怪片竟有二百五十部左右,约占全部出品的百分之六十强,由此可见当时武侠神怪片泛滥的程度。”

魔化元素在武侠片中的表现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飞剑白光”,这是武侠电影对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表现,无论是早期的“武侠神怪片”,还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创作的魔幻电影,其共有形式特征都是大篇幅的展现武打场面,因此有人戏称中国魔幻电影为“被魔幻力量加持了的武侠片”。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2)

在大部分中国魔幻电影中,超验的幻想部分都是由武功完成了其对现实的超越,人们热衷于观看武打场面的背后其实是对传统武术的集体崇拜和对侠文化原型的集体无意识。

不论说当代的魔幻电影创作是技术条件支持下的武侠片的魔幻化表达,还是说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精彩的武打场面丰富了魔幻电影的内容,二者的结合已成为电影工业的现实选择。比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并没有神仙妖魔这种魔幻人物的设置,但是在片中出现的穴位易容的法术却有十足的魔幻色彩。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3)

早期电影中代表法力进攻的“白光”在电影里具象为鹿的形象,这不仅是电脑技术成熟的表现,也是魔幻元素与武侠电影进一步结合的表现。

除了武侠文化原型,中国魔幻电影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影片是由古典名著改编而来。在新世纪以后的魔幻电影创作中,有占一半的魔幻电影改编自《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4)

简单说由于“敬鬼神而远之”儒家文化传统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神话类叙事作品发展一直不如欧洲繁盛,真正具有较高文学成就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有《西游记》《山海经》《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等。但仅仅是这些作品也为中国魔幻电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一直是魔幻电影改编的主要蓝本。

《大话西游》以鲜明的个性化艺术追求成为《西游记》改编的经典。刘镇伟拍摄的《情癫大圣》虽然也是对西游记的解构式改编,但影响力却远不如《大话西游》,同样,直接由《大话四游》衍生而来的《越光宝盒》以及后来拍摄的《大话西游3》反响也都差强人意。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5)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6)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7)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8)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9)

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框架,但在改编中,孙悟空被设定为猴妖,一改“美猴王”的传统形象,成为凶残丑陋的妖怪,影片的视角也不再是原著的“取经”,而是“降魔”。玄奘和段小姐的爱情也是建立在“除妖”这一共同理想之上。

收服鱼妖、猪妖和猴妖的过程也是魔幻元素施展拳脚的主战场。鱼、猪、猴三个妖怪的形象主要依靠电脑特效实现,收服他们的打斗过程也因有了魔幻元素参与而更具观赏性和奇观化。《西游伏妖篇》在继承上一部的基本设定的前提下把蜘蛛精、红孩儿等故事进行了重新的编排,策略亦是如此。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0)

2019-02-18

Photos for everyone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1)

陈嘉上和乌尔善分别拍摄的《画皮》和《画皮Ⅱ》。《画皮Ⅱ》是披着“画皮”的外衣的全新杜撰,《画皮》则沿用了原著中的故事框架,但在审查条例的限制下也作了一些修改。电影将原著中的“鬼”改为了“妖”,这种处理是为了规避电影管理条例中“不得载有宣扬邪教、迷信的内容”规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死为鬼,物老成精”的说法。中国人对妖的认知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它们是汲取了天地之精华的动物或植物的人格化表现,《聊斋志异》中也描写了很多可爱善良的女妖形象。《画皮》中将鬼改编成了非常具有魅惑性的“狐狸精”,同时也加入了原著中没有的爱情元素。相比原著中对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的描写,狐妖的改编处理使人物更动人也更具观赏性。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2)

除此之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乃至对改编之改编的《悟空传》也都是《西游记》原型的变体或解构。《鲛珠传》改编自《华胥引》,《华胥引》又是以《列子》和《山海经》为支撑。电影以九州大地为舞台,讲述了飞贼泥空空、捕快黑羽、王子蛤蜊三人在寻找鲛珠的旅程中相互扶持、成长,并一同对抗野心勃勃的羽族后裔血烈的故事。

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魔幻电影也可说是IP电影,对经典名著的IP开发已经成为魔幻电影的特征。由于原著在较长的篇幅中一以贯之的主旨观念和固定的人物形象使得改编虽有变化,但整体上还是保留了人物关系或主题上一种比较稳定的模式。

当然,经典IP可以为魔幻电影提供捷径,反过来看却也可能对魔幻电影的发展形成局限。类型电影的发展需要处理好“陈规”与“创新”的关系。

近几年盗墓题材频频成为电影电视剧争相表现的内容,魔幻元素也有了古代背景之外的表现空间。《寻龙诀》《九层妖塔》都是根据《鬼吹灯》改编的电影作品。《寻龙诀》的魔幻场景的出现极具恐怖意味,这种氛围正好契合了盗墓探秘的危险性,加上3D技术的处理,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大军压境的紧张感。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3)

2019-02-18

Photos for everyone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4)

相比之下《九层妖塔》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盗墓的主题被“探寻神秘生物”取代。这种改编的确使影片整体都带有了魔幻色彩——处处都是解释不清楚的神秘力量,情节也总有东拼西凑的痕迹,完全不能得到观众尤其是曾经的读者的认可。

《九层妖塔》的改编遭受到多方的批评,而导演陆川在采访中透露,接到这部戏的时候他也接到了明确的要求:一是盗墓题材不能拍摄;二是“鬼吹灯”这三个字不能在标题出现;三是电影里不能有鬼。

这种要求确实使创作者陷入尴尬的境地,对于盗墓题材来说,要兼顾原著内容与管理条例实在两难,改编处理力图既满足了观众的奇观需求,又为电影中的魔幻情节作出科学的解释。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5)

同样选择以科学手段来解释魔幻现象的《盗墓笔记》却没能像《寻龙诀》那样成功。“盗墓”作为新兴题材,确实为魔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但僵尸等神奇生物在现代的故事背景下却难以通过电影审查。由此,当代题材进入魔幻电影的表现方式还有待探索。

(本文摘自《海上影潭(第二辑)》,李亦中 万传法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6)

《海上影潭(第二辑)》

李亦中 万传法 主编

定价:58.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7)

国庆赠书活动已结束

请获奖读者尽快回复联系方式

(姓名、手机号码、收货地址)

哪吒获奖(哪吒冲击奥斯卡)(1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