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所有喜剧电影(这部范伟10年前主演的喜剧片)
范伟所有喜剧电影(这部范伟10年前主演的喜剧片)这么傻的海报,以至于当时我完全忽略了这部电影。豆瓣上海报下方的评论是这样的:《耳朵大有福》电影在2008年的1月4号上映,满满山寨风格的海报,却打着“贺岁大片”的名号。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制作,时隔多年之后,评论里反而出现了不少叫好的声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因为电影的封面或名字而错过了一些好看的作品。
今天咱就扒到一部10年前因为海报而被忽略的好电影,为什么现在介绍它?
因为现在电影太浮夸了,具备人间烟火气的电影越来越少了,相反以前的电影就更能让我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
这部电影就是:
《耳朵大有福》
电影在2008年的1月4号上映,满满山寨风格的海报,却打着“贺岁大片”的名号。
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制作,时隔多年之后,评论里反而出现了不少叫好的声音。
豆瓣上海报下方的评论是这样的:
这么傻的海报,以至于当时我完全忽略了这部电影。
以及:
这么好的片子竟然配这么无厘头的海报?
妥妥的被海报坑惨的节奏。
一看豆瓣评分7.7,对于喜剧片来说这样的成绩算是相当不错了。
本片编剧和导演都是由张猛担任。
张猛是谁?
那部在金鸡奖、金马奖、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华表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都斩获不少奖项的《钢的琴》就是出自他手。
他喜欢以东北为背景,镜头对准的是小人物的生活。
将底层人民的艰辛酸楚包裹成喜剧形态,让人在笑过之后,又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这就是所谓的在观众心里留下了痕迹吧。
张猛凭借《大耳朵有福》开启了个人的执导生涯。
作为他的处女作,该电影一举获得了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的奖项,以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此外,还入围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
男主角是范伟。
成名以前他便时常活跃在相声和小品的舞台上。
多年的舞台磨练使他的表演生动细腻,奈何总是不温不火,没有能让人记住的角色。
后来在本山大叔的建议下,他摘去了眼镜,也剃了寸头。
凭借《卖拐》中老实憨厚的形象,他终于被全国人民所熟识,而这也为他之后的资源铺开了一条路。
在片中,他饰演的就是一个相当接地气的角色,退休工人王抗美。
王抗美是普通的铁路工人,兢兢业业几十年,在岗位上熬到了退休的年龄。
电影开头就是抗美的退休仪式。
从狼藉的桌面和缭绕的烟雾看来,热闹欢腾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式。
人生就是如此,起起落落落落。。。
自从退休之后,抗美的生活也随之一落千丈。
要说这年龄到了,也是时候该安享晚年了,可现实的暴击总是能把人整懵。
退休金只有原来工资的一半,他的媳妇儿还躺在医院里,光是每个月的营养费就要花去340元。
收入减少了,支出也就必须缩减。
不能委屈了媳妇儿,那就只能从自己身上想办法。
晚上在医院陪完床,在小卖部买包泡面凑合着吃。
连5毛钱的榨菜都不舍得加,就着保温桶里媳妇儿吃剩下的鱼骨头、剩菜便能解决了一餐。
抽的烟改成了更便宜的大前门。
还美其名曰:这是领导抽过的烟,咱抽的不是价钱,而是信仰。
虽然苦,但也能从这份苦里看出他自娱自乐的消遣,这就是属于平凡人的烟火气!
他膝下有一儿一女。
女儿倒是嫁了个好人家,女婿光是一晚上应酬花去的费用都够老两口一个月的开销了。
可应酬多了,人难免会堕落。
王抗美退休的当晚,好不容易凑齐了女儿女婿一起开茶话会,可他们正因为婚外情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
儿子没有正经的工作,平日里总是到处瞎混。
要说他对家里最大的贡献,也就是姐夫被抓奸在床时,他领着两个小姐妹上去就是一通挠。
虽说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好歹也出了口气。
抗美还有一个混得不错的双胞胎弟弟援朝。
弟弟和弟媳两人一起做点小生意,赚了钱之后就沉迷麻将,不分昼夜的玩儿。
相比起下了岗的哥哥,他们的日子过得算是相当滋润了。
可尽管有着不错的物质条件,他们的老父亲却只能整日缩在逼仄的小房间里,用一个红薯将午餐和晚餐应付过去。
刚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家里又是乱成一团,对他来说没一件事是顺心的。
看着家里的老老小小,王抗美的肩头担着无形的重压。
以上就是这部电影的内核,压抑,无奈,还有挣扎……
不过可别忘了这是部喜剧,不是家庭伦理剧。
就好像当看到倒霉无比的卓别林时,我们总能被他滑稽的表演逗得开怀大笑。
这部同样讲述社会底层人物的电影,亦展现了其独具特色的黑色幽默。
要说咱传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是啥?
算命啊!看相、算命、摸骨,怎么玄乎怎么来。
很多人都说自己去算命就是图一乐呵,其实心中对未知的命运始终抱有隐隐的期待。
就好像此时正处于迷茫阶段的王抗美,恰巧遇见了路边的高科技算命。
3块钱算出自己的一生是福是祸,还能赠送形象设计“大头贴”,他这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
那山寨风的海报也正是源于此。
这一算可不得了,如意亨通、有福自来,和安徒生、马龙白兰度、高尔基是一个命。
原本抠门得只打算测后半生命运的王抗美,开心之下,愣是掏钱多给了小费。
一纸命运书,无疑给他的生活注入了强心剂。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他也没放弃发展事业的第二春。
医院隔壁床病人的女儿给他介绍了网络商务,兴冲冲的过去,一首热身曲还没跳完就被公安给叫停了。
原来这是一个传销组织……
想在街边摆个擦鞋摊,还专门扮成上级下来视察的样子,了解一下擦鞋业的市场行情。
结果,亲眼见证了小混混故意找茬不给钱的事儿。
寻思着蹬倒三轮儿卖体力,还特意请教了人家有没什么核心技术。
可一趟跑下来直接导致气喘病犯了。
曾在铁路宣传局担任主唱,看到卖保暖内衣的厂家在路边的宣传,他想到了将自己之前的手下召集在一起做商演。
这倒是蛮有想法的,可正当他热络的联系旧友时,转眼便看见人家拿着他写电话号码的纸用来擤鼻涕。
算出好命的满足感没能持续多久,就被这些挫折磨光了。
他当然也会有累到绝望的时候,在和老同事的喝酒聊天中,忍不住将负面情绪爆发了出来。
跌倒了,那就在地上躺一会儿。
可在发泄完之后,他又必须振作起精神,即使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也不能让人觉得自己落魄了。
这是他做为男人的尊严,也是最后的骄傲。
电影的最后,王抗美骑着二八自行车,在黑夜中高唱《长征组歌》,夜色似乎随时能将他淹没。
看着是有点傻,但仔细想想,其中有许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己或者是父辈都曾亲身经历过的。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终归来来自生活。而只有这种充满人间平凡的味道,才是优秀喜剧的最佳素材。
无论如何,这才是小人物的电影,没有高光的逆袭,没有紧张刺激的大反转。
一次次的满怀希望,却又一次次的失望而回。
失败是常态,成功只是偶然现象。
但不成功又如何,我们所要做的,也仅仅需要扮演好自己普通人的角色而已。
好好的过完这一生,已然足够了吧。
再有多的?那便是上天的馈赠。
咱还是当正常人吧。
本文主笔|大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