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讲王熙凤(红楼梦中唱的这三出戏就暗示了包括王熙凤在内的所有人物悲惨的结局)
红楼梦讲王熙凤(红楼梦中唱的这三出戏就暗示了包括王熙凤在内的所有人物悲惨的结局)秦腔《双官诰》剧照曹雪芹在此处安排这三出戏是否别有用意呢?我觉得,应当是表达这样一个信息:在看似平和的封建伦理秩序里,隐藏着种种的矛盾与抗争,也预示着包括王熙凤在内的所有人物的悲惨的结局,即平静水面之下,有激荡的暗流在涌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双官诰》又名《忠孝牌》、《忠孝节义》,源于明代《双官诰》传奇,经过清代戏曲家李渔改编成戏,主要内容是三娘碧莲身为婢妾,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相夫教子,最后得到双份官诰,荣耀备至;《还魂》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折,主要内容是少女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与柳梦梅终成眷属;《弹词》是清代戏剧家洪昇所作《长生殿》中的第三十八出,主要内容是借内廷艺人李龟年之口,抒发沉痛的故国之思和兴亡之感,全曲慷慨悲凉,如泣如诉。再说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
按了一说红楼之梦中戏是一个系列,解说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文及涉及到的人物,本次先发第一、二两篇,欢迎关注,欢迎发表意见。
作者:了一
一、平静水面之下激荡的暗流
《红楼梦》第十一回《庆良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写道:尤氏叫拿戏单来,让凤姐儿点戏。凤姐儿说道:“亲家太太和太太们在这里,我如何敢点。”邢夫人、王夫人说道:“我们和亲家太太都点了好几出了,你点两出好的我们听。”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去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
《双官诰》又名《忠孝牌》、《忠孝节义》,源于明代《双官诰》传奇,经过清代戏曲家李渔改编成戏,主要内容是三娘碧莲身为婢妾,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相夫教子,最后得到双份官诰,荣耀备至;《还魂》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折,主要内容是少女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与柳梦梅终成眷属;《弹词》是清代戏剧家洪昇所作《长生殿》中的第三十八出,主要内容是借内廷艺人李龟年之口,抒发沉痛的故国之思和兴亡之感,全曲慷慨悲凉,如泣如诉。
再说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荣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
曹雪芹在此处安排这三出戏是否别有用意呢?我觉得,应当是表达这样一个信息:在看似平和的封建伦理秩序里,隐藏着种种的矛盾与抗争,也预示着包括王熙凤在内的所有人物的悲惨的结局,即平静水面之下,有激荡的暗流在涌动。
秦腔《双官诰》剧照
正在上演的《双官诰》,赞美的是三娘碧莲“深明大义、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典型的淑女的品质,维护的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即将上演的《还魂》,则是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即将上演的《弹词》,则又表现了国破家亡后的凄凉景象,正如剧中所唱《一枝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衰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昆曲《长生殿·弹词》剧照
王熙凤个人的命运,从这三出戏里似乎也可以得到暗示:大幕拉开时风光无限,大幕落下时终将穷途末路,罪重而亡,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从整部小说来看,《还魂》的演出,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的悲剧做了铺垫。《弹词》的上演,预示着贾府大厦将倾、烟消云散的结局。
二、繁华过后芳魂散
《红楼梦》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中,贾政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妃省亲之日,有点戏的情节。其中写道: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了,快拿戏单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人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
这段描写,涉及四出戏,一个人物贾元春。
昆曲《一捧雪》剧照
先说四出戏。第一出《豪宴》,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李玉所作《一捧雪》中的一折。故事讲述明朝嘉靖年间,严世藩向莫怀古索取祖传玉杯一捧雪。莫怀古连番设计保卫祖传玉杯,却尽被识破。最后莫怀古之子莫昊冒死上书,以昭雪父亲不白之冤。第二出《乞巧》,是清代戏剧家洪昇所作《长生殿》中的一折。故事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重点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第三出《仙缘》,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作《邯郸记》中的一折。故事源自唐代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讲的是书生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第四出《离魂》,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中的一折。主要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为情可以生,为情可以死”的爱情故事。
昆曲《牡丹亭·离魂》剧照,张继青饰杜丽娘
再说贾元春。贾元春是书中着墨不多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她维系着贾府的荣华富贵。她是贾政的嫡长女,排行老二。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充任女史。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这样,她以贵妃的身份,为贾家带来极大的政治依靠。书中用了整回篇幅描写“元妃省亲”时贾府流金淌银之盛,极力渲染出繁华的场面,让贾府的奢华荣耀达到顶峰。
那么,贾元春所点的四出戏,有什么寓意呢?我以为用一句话概括:繁华过后芳魂散。
《豪宴》描写严世藩强取古董“一捧雪”,似乎暗示贾府会因一件古董玩火自焚。书中第四十八回,借平儿之口,详细叙述了贾赦强取石呆子古董扇子的事情。这件古董便是石呆子古董扇。在石呆子眼中,视扇子比自己的命还宝贵;在贾琏眼中,“原是不能再得的”;在贾赦眼中,“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石呆子古董扇引起了什么后果呢?书中第六十五回至六十九回,描写“二尤”的部分,贾赦特派贾琏两赴平安州公干,第一次“来回得十五六天的工夫”,第二次“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近两个月的限了”,足见石呆子古董扇这件事相当棘手,贾赦把它升级为“机密大事”。后面写贾家抄家,有李御史参奏平安州,直指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乞巧》,元春点这出戏似乎是着眼于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盟誓,祈愿皇上忠于爱情,以保住贾府的荣华富贵。其实,剧中军民问罪于国舅杨国忠和杨玉环,一被杀,一自缢。预示着贾家的结局,也不过如此而已。《仙缘》,本是一出热闹戏,八仙降临,吉祥福瑞,配合了元妃省亲“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热闹喜庆场面。《离魂》,演中秋之夜,杜丽娘病逝。《牡丹亭》以梅花喻杜丽娘,《红楼梦》中有“东边宁府花园内梅花盛开”的句子,宁府花园是大观园前身,而大观园又是为元春兴建的省亲别墅,这样看来,似乎是以梅花喻贾元春。联系一下,可否认为是以杜丽娘之死伏贾元春之死呢?
昆曲《邯郸记》剧照
在《红楼梦》中,在描绘了贾元春风光无限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凄凉。书中这样写道: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这段话,应当是贾元春对父亲的肺腑之言,可见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极权的管辖,也无人身自由的难以言状的辛酸。贾元春最终的结局是暴病而亡,贾府也从此失去了靠山。
《红楼梦曲》中有一首《恨无常》,这样唱: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昆曲《长生殿》剧照,蔡正仁饰唐明皇,张静娴饰杨贵妃
这段唱词,是贾元春内心真实的独白,也警示世人:繁华过后尽凄凉,功名利禄烟云飘。
(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