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智商和情商活到最后:情商VS智商 不一样的结局
靠智商和情商活到最后:情商VS智商 不一样的结局大儿媳婚后第二年便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母凭子贵,经常耀武扬威,孙子的所有开销都是宋大妈夫妇支出。02孙辈们出生二儿媳是儿子进修时候的同学,彼此感情不错,毕业后就随着二儿子到本地就业,很快婚事就提上了日程。房子是公家分配的平房,宋大妈夫妇准备给儿子儿媳买几件像样的家具就好,很快看好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套组合柜,还准备再买一件梳妆台和一个角柜。让宋大妈夫妇想不到的是,组合柜刚搬进新房,大儿媳妇就发飙了,说什么也不要现在用的老式家具了,非要给她也换成新式组合柜,这让宋老太非常为难。这个时候二儿媳妇非常善解人意,体谅老人的不容易:“有个放衣服的柜子就行了,其它的家具就算了,以后我们自己慢慢添”。宋大妈欣慰二儿媳妇的体恤和懂事,但结婚那天婚房的布置让宋大妈心里有点难过。不大的婚房,里间是卧室,床和衣柜就占满了,外间是起居室,沙发两边的墙角本来是梳妆台和角柜的位置,二儿媳却放置了两个大箱子,看起来满满堂堂
所谓情商,通常指情绪商数,从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的基础是培养自我意识,从而增强理解自己及表达自己的能力。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这五种特征组成。而所谓的智商,即智力商数,系个人智力测试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具体就是认识客观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和智商的碰撞在老宋家两个儿媳妇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究竟谁更胜一筹呢?网图侵删
宋大伯和宋大妈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出生、工作、甚至结婚都在宋大妈夫妇身边,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而二儿子参军复原回来虽然在本地工作,但住房和宋大妈夫妇离得有点远,只有周末和过节才回来看望二老。
01结婚初期
大儿子工作没几年顺理成章在父母身边成家立业了,婚事也是父母帮忙操办的,尽着当时的条件给办了风风光光的婚礼。大儿子是二婚,第一个老婆是同班同学,结婚半年就查出患了白血病,不治而亡,也没有留下子女,再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的大媳妇是宋大妈的远房亲戚,年轻漂亮,婚后就没有工作过,当时宋大妈夫妇觉得儿子有个家就好,媳妇工作不工作也不刻意要求,自己有退休工资,补贴儿子一点也无所谓,媳妇也很享受这种少奶奶般的生活。
二儿媳是儿子进修时候的同学,彼此感情不错,毕业后就随着二儿子到本地就业,很快婚事就提上了日程。房子是公家分配的平房,宋大妈夫妇准备给儿子儿媳买几件像样的家具就好,很快看好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套组合柜,还准备再买一件梳妆台和一个角柜。
让宋大妈夫妇想不到的是,组合柜刚搬进新房,大儿媳妇就发飙了,说什么也不要现在用的老式家具了,非要给她也换成新式组合柜,这让宋老太非常为难。这个时候二儿媳妇非常善解人意,体谅老人的不容易:“有个放衣服的柜子就行了,其它的家具就算了,以后我们自己慢慢添”。宋大妈欣慰二儿媳妇的体恤和懂事,但结婚那天婚房的布置让宋大妈心里有点难过。
不大的婚房,里间是卧室,床和衣柜就占满了,外间是起居室,沙发两边的墙角本来是梳妆台和角柜的位置,二儿媳却放置了两个大箱子,看起来满满堂堂,却十分不和谐。婚后第三天,宋大妈悄悄给二儿媳双倍的现金,让二儿媳自己去买两件像样的家具,换掉两只大木箱子。
02孙辈们出生
大儿媳婚后第二年便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母凭子贵,经常耀武扬威,孙子的所有开销都是宋大妈夫妇支出。
二儿媳结婚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动静,宋大妈有点着急,毕竟自己儿子的年龄放在那里呢,忍不住开始催生!
宋大妈:你们结婚也有一段时间了,该考虑要个孩子了。
二儿媳:不急,我们还年轻呢,再过几年吧!
宋大妈:我儿子年龄比较大,也该要个孩子了。
二儿媳:就我们现在的条件,要个孩子,再请个保姆,经济上肯定捉襟见肘的。
宋大妈:请什么保姆,那能放心吗?我身体还行,可以帮你们带,你们安心上班就好了。
……
一年之后,二儿媳和二儿子家的宝贝女儿出生了,宋大妈信守诺言,把孙女带得好好的。
03孩子的成长
宋大妈的大孙子在全家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着,聪明的大媳妇还是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婆家的资源: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的衣服、甚至上大学的手机和电脑都是公婆出钱购买,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找你奶奶去”,竟然没有觉得不妥当的地方,儿子也跟着母亲啃老,啃得理直气壮。
孙女被宋大妈带到三岁的时候,被爸爸妈妈接回家上幼儿园,周末他们一家三口都会抽时间去看望老人,总是带点蔬菜水果之类的。
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二儿子夫妇被调到基层工作,同时也把女儿带到身边上学。
那个时候单位扩招,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加入职工队伍。二儿媳不计前嫌利用工作方便给大儿媳妇办理了职工身份,但是她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只想要工龄,经协商,大儿媳每年按时交个人应该承担的那部分养老金,其余的事情二儿媳来操作。
宝贝女儿该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基层的子弟学校被合并到了中心校,学生被分流到中心校住校。当二儿媳和二儿子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宋大妈夫妇的时候,重视教育的宋大爷果断邀请孙女到城里住在家里上学,就这样孙女开启了长达7年的借读生涯。
二儿媳安顿好女儿,和女儿商量好每个月固定的零花钱,又主动提出每个月给一定的生活费,被宋大爷婉拒了:自己家的孙娃子要什么生活费呢?
于是二儿媳每次看望女儿的时候,都买点生活用品或者基层那边能带过来的东西,宋大妈见人就夸二儿媳懂事,大儿媳妇因为自己的工龄在基层保着,对这个小侄女也十分客气,殊不知,女儿在这里安心就读,没有了后顾之忧,夫妻两个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网图侵删
其实,情商和智商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只不过智商高的人追求完美,就像文中的大儿媳妇,追求完美,追求公平,妯娌结婚的东西和她一样心里才感到平衡;自己生的儿子为婆家传宗接代,婆家理应给她的儿子付出,凭借着那点聪明得到了他们一家想要的物质财富。二儿媳看起来有点闷,没有大儿媳妇聪明,也没有大儿媳妇的智商高,但是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不争、不强、不哭、不闹,该得到的一点也不少,还让婆婆夸赞,又让妯娌感激——她的高情商诠释了完美的生活节奏呢!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