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孔子的电影观后感(有论语和颂歌就是没有感动)

孔子的电影观后感(有论语和颂歌就是没有感动)眼下的中国电影中以两类作品居多:一种处处马脚、恶俗到底,另一种是浑圆如球、雁过无痕。《孔子》是一部挑不出太多毛病但也几乎没有亮点的电影,是一部普及孔子学说和生平的入门教材,却不是灌注了伟大人格和入世精神的优秀影片,这是一部给中国人看不解渴、给外国人看不震撼的中庸之作。孔子的学说是中庸的,电影艺术却不能中庸,大片《孔子》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孔子》的选角曾让人大跌眼镜。近年来一直以假痴不癫形象示人的周润发,突然就成了席不正不坐的古往今来第一圣人,这不免有些穿越。

孔子的电影观后感(有论语和颂歌就是没有感动)(1)

影片的场景充满了先秦时期的朴拙、厚重感,但肯定不是照史穿衣,尤其是南子会见孔子时穿的珠环翠绕的服装,有型有款有气质。我一点也不怀疑《孔子》在国际上攻城略地的企图心。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兴风作浪,有两条可达成功的路线:一是占有全球通行的稀缺资源,比如《阿凡达》和《2012》。关于外星球的童真构想和对世界末日的震撼演示,全都具有连通全人类心思的议题基础,然后再以好莱坞独步当今影坛的CG特效技术加以还原,自然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二是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老话上做文章,以富于视觉效果的特色文化向世界获取一种“异族奇观效应”。也就是说,前者是商业大片路线,后者是文艺小片路线,弄好了都有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

《孔子》的题材的品质具备了征战海外市场的潜力,它所代表的特色文化固不足以抗衡《阿凡达》的“强势拆迁”,但可以形成一种别致的补充。此外,“软实力”在中国得到了高规格的强调,《孔子》很可能作为官方向世界输出华人文化的拳头产品,比如说:在重要的外交场合放映这部和谐的影片,在孔子学院中做深入浅出的第一堂课。对于出品方和主创人员来说,除了市场方面的收获,《孔子》还可能带来荣誉和资历的后续效益。

孔子的电影观后感(有论语和颂歌就是没有感动)(2)

回到影片本身。从全片来看,《孔子》相当程度上是《论语》的影像版。“仁者爱人”等经典语录常常被片中的孔子直接言宣。《孔子》忠于历史和经书上的记载,矩行规步,严谨无隙。《孔子》也是帮玫导演个人情怀的释放。从胡玫过往作品来看,她素有英雄和圣人崇拜情结。

孔子的电影观后感(有论语和颂歌就是没有感动)(3)

眼下的中国电影中以两类作品居多:一种处处马脚、恶俗到底,另一种是浑圆如球、雁过无痕。《孔子》是一部挑不出太多毛病但也几乎没有亮点的电影,是一部普及孔子学说和生平的入门教材,却不是灌注了伟大人格和入世精神的优秀影片,这是一部给中国人看不解渴、给外国人看不震撼的中庸之作。孔子的学说是中庸的,电影艺术却不能中庸,大片《孔子》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