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电影多长时间看完:谁是真正的布局者
利刃出鞘电影多长时间看完:谁是真正的布局者但是,兰森对玛塔的药包动手脚时不巧被管家弗兰看到,她怀疑老爷子的死跟兰森有关,所以通过表妹拿到了老爷子的化验单,并撕下标题纸页寄给兰森,兰森移花接木,用同样的方法把玛塔骗到了他预定的“案发现场”,而此前他早玛塔一步赶去将弗兰杀害,然后想趁玛塔见到已死的弗兰时报警让玛塔落入法网,从而成为杀害老爷子和管家弗兰的“凶手”,这样老爷子哈兰的遗产将最终重回兰森和他们家庭手中。玛塔在发现自己给老爷子注射了过量吗啡之后,老爷子情知急救已经不能挽回他的生命,这会给玛塔这个善良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和妹妹招致巨大麻烦,于是他巧妙设计,在药力起效之前自杀,让玛塔脱却嫌疑。第二天兰森发现老爷子之死并没有让玛塔背上过失杀人的罪名,他不甘心失败,又设计让玛塔自己承认过错从而夺回遗产。故事发生在一个弥漫着古典气息的庄园中,85岁的悬疑大师自杀身亡,留下了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一名私人侦探受雇对警方已经下了结论的案件再作调
想和我父亲交流,这是必须的,他喜欢游戏,他喜欢玩,想和他玩,必须遵守他定的规则。
——《利刃出鞘》
《利刃出鞘》去年上映的时候收获了相当的口碑,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6%,豆瓣评分8.6,是年度佳作之一。一般观众在二刷三刷之后才能把整个剧情“无悬疑”地连贯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甜甜圈”。但即使这样,你仍然有可能没有完全看懂这部悬疑电影。
为了展开对这一佳作的分析,我们有必要简要复盘一下整个剧情,还没有观看影片的朋友看完电影之后再来看我的解析。
故事发生在一个弥漫着古典气息的庄园中,85岁的悬疑大师自杀身亡,留下了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一名私人侦探受雇对警方已经下了结论的案件再作调查,他怀疑老爷子自杀另有隐情,或许凶手就藏在这一大家庭当中。
老爷子的长女琳达和女婿理查德靠当年父亲资助的100万元启动资金趟水房地产业,拥有自己的公司,他们的儿子兰森无所事事,过着花花公子式的浪荡生活;小儿子沃特打理着老爷子的“似血佳酿”出版公司,沃特的儿子是一个自行其事的“键盘侠”,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中;老爷子的儿媳乔妮“开创”了自己的护肤品牌,其女儿梅格正在完成大学学业。另外,老爷子还有一个百余岁不知其几的老母亲,一个勤勉的管家弗兰,以及本片女主,被老爷子雇来照护他的护士玛塔。
如果我们抛开观影时的层层剥茧的推理和数次出人意料的翻转,可以把剧情简列如下:老爷子准备将所有遗产留给护工玛塔,知道这一结果的外孙兰森不甘心自己和家庭将来一无所有,在老爷子85岁生日的当夜,偷偷潜入老爷子的卧室,调换了他每天必用的两种药物“痛力克”和吗啡,想通过玛塔的手送老爷子归西,从而使玛塔因过失杀人而失去遗产继承权,从而保证自己得到原来应有的那一份遗产。
玛塔在发现自己给老爷子注射了过量吗啡之后,老爷子情知急救已经不能挽回他的生命,这会给玛塔这个善良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和妹妹招致巨大麻烦,于是他巧妙设计,在药力起效之前自杀,让玛塔脱却嫌疑。第二天兰森发现老爷子之死并没有让玛塔背上过失杀人的罪名,他不甘心失败,又设计让玛塔自己承认过错从而夺回遗产。
但是,兰森对玛塔的药包动手脚时不巧被管家弗兰看到,她怀疑老爷子的死跟兰森有关,所以通过表妹拿到了老爷子的化验单,并撕下标题纸页寄给兰森,兰森移花接木,用同样的方法把玛塔骗到了他预定的“案发现场”,而此前他早玛塔一步赶去将弗兰杀害,然后想趁玛塔见到已死的弗兰时报警让玛塔落入法网,从而成为杀害老爷子和管家弗兰的“凶手”,这样老爷子哈兰的遗产将最终重回兰森和他们家庭手中。
然而,玛塔虽然中计,可是她没有眼睁睁看着弗兰垂死挣扎,而是打了急救电话将弗兰送入了医院。
最关键的则是,因为多年的经验,她在老爷子生日当晚给他注射药物时,凭直觉并没有拿装着吗啡的“痛力克”的瓶子,而是将吗啡的瓶子,其实却是“痛力克”的药物打入了老爷子的身体,这虽然造成了她的恐慌和痛苦,并引发了此后老爷子设计的一系列“棋着”,但实际上她并没有犯罪。当她即将坦承自己的罪行时,看到弗兰藏起来的血液检验报告副本的私人侦探布兰克及时阻止了她,并完成了自己的最终推理,揪出了这个局中局、连环套当中真正有罪的兰森。
将兰森彻底钉上罪行柱的关键是玛塔在接到医院的电话之后机智地谎称弗兰被救了,这样一来,看上去随后弗兰将完全供出兰森的所作所为,兰森以为事情已经完全败露,所以亲口承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
一般来看,这部片子的重头对手戏在三个人之间展开,兰森、玛塔和布兰克,兰森最终靠自己的善良天性战胜了兰森,获得了遗产,而布兰克作为一个“局外人”完成了“解套”,最终使好人得善果,恶人被惩罚,成就了“绅士侦探”之名。
可是,如果我们仅仅从这个层面来理解这部电影,将失去对它的深厚的社会内涵和叙事艺术的品味。那么,应该怎么样来看待这部悬疑电影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找到整个故事的“操刀者”,也即布局者。
全片拿过刀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老爷子哈兰,一个是外孙子兰森,谁是“操刀者”?想要找出真正的操刀者,我们可以从以下“成功”的三个层次来寻找蛛丝马迹。
第一,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并不只是他的事业,而是他的整个人生。
从事业角度来看,哈兰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作品有千万近亿的销量,是名符其实的推理小说大师,他白手起家,不但功成名就,而且靠一己之力支撑着整个家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正如他所遗憾的那样,他并没有把自己人生和创业的理念传承给下一代。
他的后代,每一个人在人格、德操、思想、行为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明显缺陷,就像曹公笔下的大观园一样,除了两只石狮子之外,没一个人是干净的, 这座庄园中的情形也差不多,虽然这些人不是杀害老爷子的凶手,但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给人以坚实温暖之感,没有一个人在走独立光明的道路。
他们在老爷子出事之后,几乎少有悲伤的表现,不顾老爷子的意愿,“利刃出鞘”,摩拳擦掌地想要捞回自认为该得的那一部分遗产。面对布兰克的调查,他们各藏私心,谎话连篇而又相互拆台和攻讦,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白手起家”,温情有爱,而每一个人在另一些家族成员的口中又无一例外地被称为花花公子和丧家犬。从这一点来讲,老爷子又是失败的,由此总憋着一股子失望和懊丧。
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再不作弥补就将失去最后的机会,于是他先后断了这些吮血者的财路,以此警醒和改变这些人。如果这并不能达到目的,那也不再助长这些人继续蝇营狗苟,骄奢淫逸,表面光鲜而底子里继续烂下去。
这一点是整个故事的背景,如果抽离这个有共同的虚矫欺诈的本质而又形态各异、表现不一的家族群像,那么这个故事就失去了引人思考的厚重的社会底色,如果说没有这一个背景,那么人们在欣赏和完成从“入套”到“解套”的悬疑体验时,其可深味的意涵也会薄弱得多。
从这一点上来讲,故事可以说是从老爷子哈兰试图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成功来展开的,这一努力的结果,将成为我们关心的电影的主题。
第二,一个作家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写在纸上的“玲珑阁”,而在于他能够布置现实的“巧连环”。
哈兰能够在他的小说里安排那些非常奇妙的故事情节,可以说那些完美的故事成就了他作为悬疑大师的人生,但即便这样,如果说她至死也没有解决上述人生成败的大问题,那么于他而言,这将是作为悬疑大师的糟糕的“烂尾”结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他靠对自己子女心智品性的准确把握和对人心人性的深刻的洞察而布置了一场精妙的“棋局”。
作为一个85岁的老人来说,他已无所希求,生命于他而言已经实现了其意义,他不贪图残生,所以,当他发现玛塔注射错了药物之后,镇定地指导塔玛巧妙脱身,而自己却以极为奇崛的一笔——自杀来完成对自己悬疑人生的最终的升华。
没有人会想到悬疑大师会自杀,更没有人会想到他只是以自杀来帮助一个善良无辜的人脱罪,更没有人会想到他会以此奇笔来修满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章。
当玛塔告诉他自己给他打错了药之后,他立即想到了这有可能是别人有意调换了药瓶,但他需要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布局”,他并没有纠缠于获得一个需要靠时间来搞明白的“真相”,而是迅速做出了一个可以不使自己的人生意图和终局安排彻底泡汤的“假象”。
如果他是自杀身亡,他的遗产将按他的遗嘱全部由玛塔继承,他的儿女或者将从此警醒,如兰森所说,真正想明白,从此之后只能靠自己,或者呢,至少不会再躺在他所创造的家族基业上贪生享乐。甚至于,以老爷子的睿智及他活泼的天性,借此打击和嘲弄这些不知感恩,毫无善心的儿女。
他在发现人生这局棋有可能输掉的情况下,就将棋盘打落在地,重新复盘,从而转败为胜。
他当然无法尽知每一个细节,正如他在给玛塔作交代时所说,一定还有什么细节是没想到的,但往后的事情依然在他的思维“甜甜圈”之内,以他地玛塔这个善良而聪明的女孩的了解,他知道一些他想不到的细节能够得到及时弥补,从而使他的计划完美实现。
而其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布兰克开始怀疑她的时候,她用磁铁毁坏了监控录像带,她破坏了泥地上的脚印,她将攀爬阁楼时不小心踏落的木条扔到了一边。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一切都并没有逃出哈兰事先的掌控和计划。布兰克告诉玛塔,他的父亲生前认识哈兰,对哈兰非常钦佩,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布兰克的出现也是在哈兰的计划当中。作为悬疑大师的他和作为一个知名的被称作“最后的绅士侦探”之间互相毫无所知是不符合逻辑的。如果说哈兰老爷子在玛塔打错药之后即已察知这个意外并不是意外,那么他一定会想得到“真相”,这是悬疑大师和资深侦探的习惯思维,我们不必作过多的延伸,但这种设想却不是无中生有,因为这是悬疑作品的魅力所在。
第三,一个大师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身前,而在于后继有人,传其衣钵。
哈兰老爷子非常珍视自己的作品,从不允许将他的作品改编换钱,他是一个“传统”的老爷子。他之所以和子女决裂而又能够将他们每一个人的丑事原原本本告诉给玛塔,这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孤独,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已经把玛塔这个女孩当作自己的朋友。
我们看到,在他的儿女当中,小儿子沃特似乎和他的衣钵有点关系,他写书,而小儿子出版书。可是小儿子始终企图的是将老爷子的“传统”变成另一种东西,卖成金钱。他对老爷子真正骄傲的东西并不感兴趣,他也无法领会老爷子能够掌控一切的智慧。
作为一个思想和思维的创造者来说,他更希望身后有人能够继承其衣钵,继续靠纯真天性和无上智慧来掌握一切,这应该是一个大师真正上心着力的事情。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并没有把玛塔看作一个简单的护工或者朋友,从他将所有的遗产,包括他的所有作品的版权都留给玛塔这一点来看,他无疑对于玛塔怀有更大的希望。玛塔继承了他的财产之后会作出更优于其他人,更优于那些儿女的计划和安排;玛塔继承了他的作品之后,必然会保留他的作品的传统。最重要的是,大师那种既依循活泼的天性但又充满巧思和慧心的人性之智及坚决果断的人性之力更是需要有一个人来继承,而玛塔也许是一个最佳的接棒者。
大师了解玛塔就像玛塔了解大师一样,哈兰知道玛塔的家庭情况,了解她的妈妈是一个非法入境者这种对玛塔一家来说非常紧要的信息,他们之间的了解远不止于此,他们时常对弈而玛塔常常胜出。哈兰嗜棋如命,哪怕是生日,哪怕是喝了酒,哪怕夜已深,他依然要拉玛塔开上一局,那么棋对他的重要也对应于棋对于他认识玛塔这个人的重要。“棋逢对手”在这里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玛塔就是大师哈兰的关门弟子。最后,事实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影片的最后,玛塔站在楼上,她的手里端着哈兰的杯子——“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
所以,真正的对手戏里怎么可能缺少哈兰呢!他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也是这局中局的“操刀者”,一切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洞察的,但一切都有其意义。我相信许多朋友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心里都会有一点疑惑,哪怕在布兰克将“甜甜圈”里的“甜甜饼”填起来,并且完美地补上了“甜甜饼”中间的那个“洞”,还是觉得有一点点不够完美。人们甚至会疑惑——玛塔真的是一个完美纯朴善良毫无机心的人么!当然不是!如果说玛塔是一个完全没有机心的人,他是无力承继哈兰大师的衣钵的,即使她能够得到哈兰慷慨的遗赠,又怎么能够保有这些丰富的遗产,并且让它们财尽其用,让它们发扬广大呢!如果我们从上述三个层次来解读《利刃出鞘》,我们才会感觉到神酣意足,回味无穷。
这部电影反映了部分现实社会问题。千万移民通过或正当或不正当的途径进入美国,他们共同支撑起了美国的社会大厦,他们可能处于社会底层,但同样为美国社会做出了贡献,并且不失为人心之善良和美好。美国上层社会的成功人士,虽然也有像哈兰老爷子一样的“白手起家者”,但更多的人也许靠的是“祖上的福荫”以及像兰森一样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底层人士默默无闻,处境艰难,而“上层人士”骄奢淫逸,毫不关注他们真正来自于哪里,生活得怎么样。哈兰一家人看上去把玛塔当“家里人”,但他们完全不知道她来自哪里,哈兰一家人每个人对玛塔来处的说法都不一样,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他们只想千方百计捞上自认为该得的那一笔。影片的最后,一个“南方佬”布兰克和一个“外来妹”玛塔击败了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上层本土人士,反讽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从而使影片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电影技巧上,它采取了经典的封闭环境设计。整个故事发生在庄园里,这是一些经典悬疑电影的传统,像《东方快车谋杀案》,发生在列车上,《尼罗河上的惨案》,发生在船上,这种封闭的环境设计会极大地调动读者和观众的“探案自觉”,看上去并不复杂的环境里的真相,似乎人人可见,唾手可得,而实际上却“咫尺天涯”“挂一漏万”。当剧情慢慢展开,每一个人都开始用谎言来掩盖真相的时候,我们以为也许真相就是被其中的某一个谎言藏起来了,其实,真相还远远没有到来。
在庄园这个封闭的环境和结构当中,莱恩·约翰逊在剧情设计上极尽腾挪,局中有局,套中设套,数次反转,最后一刻才摆出真相,可算神完意足。
影片最后兰森碰巧在刀丛中捡了一把道具刀,使我想起了一句我们很熟知台词,我们看到最后的那张哈兰微笑的画像时,他似乎在对兰森说: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老爷子哈兰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我的成长需要你,你的幸福需要我,欢迎关注爱的解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