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9.2以上的动作电影:我给打10分这样的电影
评分9.2以上的动作电影:我给打10分这样的电影在电影中,对于现代城市场景的展示很少,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画面,都在缓缓呈现着这条胡同尚存的人间烟火,以及老人们最为平淡且真挚的邻里情,我想,导演这种刻意规避对比带来的落差,其实,只是为了能够,最纯粹的表现出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们,干净且不被打扰的生活方式。整部电影的叙事风格是极其平淡的,它只是一个剃头老人晚年生活的展示,在这稍显缓慢的节奏中,却一点儿都没有感觉无聊,反而会从诸多故事情节以及细节展示中,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无论是敬大爷还是他服务的街坊老人,大多数都是这胡同最后一批坚守者,而他们的子女,因为工作或是生活,早就搬到了更为繁华的城市中心。“剃头匠”是一个已经差不多消失的行业,当把镜头对准这一古老的行业时,我想,我们痛心的,不是行业的消失,而是人们面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日渐没落的生活坚守。近乎纪录片形式的拍摄手法,搭配着青灰色的色调,当镜头对准这群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时,他们就
许多年以前,我曾穿梭在北京尚未被拆迁的胡同里,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喧嚣,偶尔会碰到几位独坐大门口的老人,他们操着一口正宗的北京话,在那里谈天说地。胡同很窄,抬头却能窥探到最蓝的天空,这一条条幽深的胡同,成为了岁月流逝的记载,而历史千帆过尽后残存的坚守,恐怕只有年纪大的老人们才知道,它所拥有的价值。
那时候,看到北京胡同,我总是会想到两部电影,《我们俩》和《剃头匠》,都算是比较小众的文艺片,却能够触碰到人们最柔软的情感神经,它是关于生活的,更是关于人心的,不断变迁的时代,向前走的是身体,落在路上的是灵魂。
《剃头匠》上映于2006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13年的时间,而电影的主演靖奎老爷子,也已经去世很久了,其实,靖奎就是真正的剃头匠,当时拍摄这部电影时,他已经有九十多岁高龄了,作为非专业演员,却在电影中,奉献了最为出色的表演,或者说,那不是一种表演,而是历经沧桑之后对于生活真实的呈现。
电影所聚焦的是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可却不仅仅局限在这点上,关于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关于发展与坚守的诠释,关于流淌在岁月中,最不应该被忽视的过去,那里藏着祖辈们最纯朴的情感,而这种情感,迷失在了快节奏生活的当下。
“剃头匠”是一个已经差不多消失的行业,当把镜头对准这一古老的行业时,我想,我们痛心的,不是行业的消失,而是人们面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日渐没落的生活坚守。
1近乎纪录片形式的拍摄手法,搭配着青灰色的色调,当镜头对准这群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时,他们就像是这一条条等待拆迁的胡同一样,宁静中只剩下对于生活最后的一丝眷恋。在《剃头匠》这部电影中,导演并没有使用太多的镜头语言,总是全景呈现的固定镜头下,透露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那是繁华褪尽之后,对于生活依旧保持着的乐观与热爱。
服务街坊四邻的敬大爷,对自己的生活作息近乎苛刻,每天的行动都是有规划的,那挂在墙上的日历,记录着每天要干的事情,那总是慢五分钟的老式钟表,把一天划分成好几个时间段,而在这些时间段里,敬大爷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那就是,起床,吃饭,然后骑上他的小三轮,去给约好的街坊家里剃头,之后和其他老头打麻将。
整部电影的叙事风格是极其平淡的,它只是一个剃头老人晚年生活的展示,在这稍显缓慢的节奏中,却一点儿都没有感觉无聊,反而会从诸多故事情节以及细节展示中,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无论是敬大爷还是他服务的街坊老人,大多数都是这胡同最后一批坚守者,而他们的子女,因为工作或是生活,早就搬到了更为繁华的城市中心。
在电影中,对于现代城市场景的展示很少,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画面,都在缓缓呈现着这条胡同尚存的人间烟火,以及老人们最为平淡且真挚的邻里情,我想,导演这种刻意规避对比带来的落差,其实,只是为了能够,最纯粹的表现出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们,干净且不被打扰的生活方式。
虽然,新旧事物总是存在更迭,正如传统与现代的交替一样,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极力否定过去的存在,就像电影中,这是一群已经快被城市化发展遗忘的老人,而这个胡同,俨然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庇护。即使,电影中数次出现拆迁这个字眼,可是,导演也只是略作提醒。电影对于新旧冲突的展示并不强烈,它的重点是,将这些原本存在的矛盾,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对接点,然后,站在过去的时间点,审视当下的发展。
电影中,那些无处不在代沟,也是用最为平静的方式展示出来,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代沟,现代发廊与古老剃头匠之间的代沟,高楼大厦与矮小胡同之间的代沟,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这些代沟,其实,都是自然发展规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毕竟,成长总是伴随着消亡,可是,我想导演在拍摄这部电影时,除了怀着某种怜惜的情感之外,更多的是不甘。这种不甘,并不是试图阻止新生事物的发展,而是试图留住过去的最为纯粹的情感记忆,说白了,就是对于包含在传统文化中某种情感的不舍。
细腻的情感总是很难用画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电影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敬大爷的生活琐碎上。打麻将时对于死亡的侃侃而谈;为了不麻烦子女,自己给殡仪馆打电话,可是又因为繁琐的手续而放下听筒离开;始终揣在口袋里的梳子,总是把自己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给街坊剃头时,从来都是工具齐全,且认认真真。
很多时候,电影中的画面都是无声的,像极了中国山水画的留白,可是,无声却能给人最大的触动,这就是糅杂在所有中国人骨子里最为传统的情感。不善表达,但能感同身受,即使年轻人,也能在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展示中,体会出那份对于生活的豁达以及对于生死的看淡。
2这部电影,给人第一直白的感觉便是孤独,老人和胡同一样,都是渐渐被时代抛弃的孤独个体,但是,他们依旧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对于传统的坚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并不刻意,却处处融入在还残存的生活仪式里头。
电影中,有一段场景是我最难忘记的,那就是敬大爷对着录音机,自己阐述自己的生平,这时候,观影者才真正的,第一次知道了老人曾经所经历过的事情,琐碎但是深刻。
人老了,他的记忆力便会慢慢衰退,而时间就像是一把筛子,将曾经的过往层层筛选,最后,能够留下的,便是过尽沧桑之后的那份珍贵,于是,在敬大爷的自我阐述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当学徒的事情,这其实已经点出了电影的主题,那就是对于传统自始至终的坚守。
剃头行当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就像电影中还提到的老北京爆肚,以及尚未被拆迁的老胡同等等,那些都是被具象化的传统符号,它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而老人们便是传统文化最后的坚守者。
老的对立面,有时候不是新,而是遗忘,因为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没落,正如敬大爷送走的一个个老街坊一样,悄悄的来,悄悄的走,那份孤独带着最后的执着,却也带着被人们遗忘的遗憾,老人成了传统文化的代表,可是,城市发展的快节奏下,谁还能记得胡同里的他们呢?
电影并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延续性,而只是展示传统文化所凝结的深厚情感,我想,大概导演也不清楚,究竟这种传统文化,能不能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孤独伴随着哀叹,就如不断重新被粉刷在墙上的那个“拆”子一样,一直在写,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拆迁时间。大概,导演还抱着一丝希望,那就是希望人们可以醒悟,可以重新拥抱这些被遗忘在胡同里的老人,以及关注这所剩无几的老胡同,因为,那里面藏着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