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各地区票房,爱情神话第二大票房市场来自这里
爱情神话各地区票房,爱情神话第二大票房市场来自这里其一是该片贴近生活,有烟火气。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的跌宕与撕心裂肺的矛盾冲突,也不试图进行道德说教,而只是表现几个上海小资男女的日常生活、日常琐事,而这类人物及其故事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具有典型性,因此就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再者,《爱情神话》没有完整的中心事件,只是主人公一直在和周围人对话,比如:老白对欲拒还迎的李小姐的追求,老白与老乌找场地策划画展,这些故事都很接近“生活流”,很接地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遇见。该片在国内一线城市及多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二线城市反响热烈,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赵建中:作家、电影评论家、翻译家从媒体提供的这些平台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城市规模最大、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拥有《爱情神话》最多的观众与最铁杆的拥泵。我有多个文化界人士组成的微信群,其中最活跃的是一个由原北京798艺术中心策展人担任群主的微信群。该群有180位微信用户,以北京地
电影《爱情神话》“生活长卷”海报
近日,电影《爱情神话》在国内院线全面上映,本报也进行连续报道,并专访了电影《爱情神话》的导演、编剧邵艺辉,五位文化人士走进上海会客厅分享观后感。从电影票房和观众口碑来看,电影《爱情神话》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佳绩。
一线城市占据《爱情神话》票房半壁江山
《爱情神话》在上海地区热映同时,也引爆了全国票房市场。记者在此前曾采访多位电影界、文艺界和语言界人士,不少专家预测,吴语所覆盖的江浙沪“包邮区”应该是《爱情神话》票房主要来源。而从目前电影票房实际情况来看,《爱情神话》的票房并不完全依赖于江浙沪“包邮区”,国内多个一线和二线城市为该片贡献了主要票房。
《爱情神话》主要高票房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月6日下午1:28分,《爱情神话》全国票房为1.82亿,从主要高票房城市情况来看:上海毋庸置疑以7259万票房排在首位,而北京以1396万票房排在第二位,出乎一些市场人士的意外,深圳以710万的高票房排在第三位;其他高票房城市当中,杭州票房为600万,苏州票房为430万,南京票房为422万,广州票房为403万,成都票房为400万。仅以上海、北京、深圳三城票房计算,就为《爱情神话》贡献了近一半的票房。
一线城市占据《爱情神话》票房半壁江山
如果按城市类别进行统计,截至1月6日下午1点15分,《爱情神话》全国主要票房分布情况,一线城市总票房9767万,二线城市票房5609万,三线城市票房1535万。一线城市票房占比超过50%,占据《爱情神话》票房半壁江山。
专家点评:《爱情神话》为何很对大城市观众胃口
赵建中:作家、电影评论家、翻译家
从媒体提供的这些平台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城市规模最大、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拥有《爱情神话》最多的观众与最铁杆的拥泵。我有多个文化界人士组成的微信群,其中最活跃的是一个由原北京798艺术中心策展人担任群主的微信群。该群有180位微信用户,以北京地区人士为主。有多位群友近日在群里交流观感,他们表示十分赞赏与喜欢“《爱情神话》的调调”,并且围绕沪语中的“嗲”进行了热烈讨论。
当我微信向一位上海文艺青年好友推荐此片时,她回复说:我正在深圳出差,在深圳的电影院看了此片,深圳的观众对此片的反应非常热烈。
该片在国内一线城市及多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二线城市反响热烈,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是该片贴近生活,有烟火气。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的跌宕与撕心裂肺的矛盾冲突,也不试图进行道德说教,而只是表现几个上海小资男女的日常生活、日常琐事,而这类人物及其故事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具有典型性,因此就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再者,《爱情神话》没有完整的中心事件,只是主人公一直在和周围人对话,比如:老白对欲拒还迎的李小姐的追求,老白与老乌找场地策划画展,这些故事都很接近“生活流”,很接地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遇见。
其二是该片输出了比较现代的观念,特别是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的女性风貌。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西区,萌生于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求新求变为特征的海派文化土壤。如果按照传统文化进行评判,这几位女性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或许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但该片却以大胆的笔触,凸显她们的自由独立、潇洒不羁、精致美丽与生活智慧。该片在大城市引起良好反响,这或许说明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变化,而大城市则是首当其冲,得风气之先。
三是该片带有浓郁的文艺清新的风格,很对大城市观众、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青年观众的胃口。该片的艺术风格有点类似欧洲片,或者说有点象伍迪.艾伦的影片。影片通过一些细节分别提及四部意大利电影: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的同名电影《爱情神话》《甜蜜的生活》,庞蒂的《来日方长》,还有女导演里娜·韦特缪勒的《星期六,星期天和星期一》;多处展现法国梧桐掩映的上海西区街道、街头咖啡馆、上海女性的生活方式与穿着时尚;多处穿插带有摇滚风格的歌曲。
这些具有“国际范”的文艺清新的风格,对于生活在经过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发达城市的电影观众来说,都是独具魅力的。
此外,虽然 《爱情神话》是一部沪语电影,但因为有字幕,所以并不会影响“沪语圈”以外的观众群体观看。更有意思的是,我所在的微信群中一位北京观众中还说:“上海话吐字跟北方话非常不一样,跟粤语、闽南话也不一样,听着很舒服,像是语言按摩。”
电影当中部分经典沪语对话:
1.“侬好了,好关脱了。”沪语“关脱”,表示话题结束,勿要再讲下去了,人个嘴巴好比是收音机个开关。生动有趣。而搿搭个“好”,是“可以”个意思。勿是好坏个意思。
2.“嘴巴一揩,跑路呀!”沪语个“跑”,是走的意思,勿是奔。跑路,具象凸现。
3.“十三点”指人个言行举止轻狂。侬哪能介十三啦!邪气形象个,假使用普通话,就无法精准表达。
4.“侬哪能介勿懂经个啦?”懂经,沪语,意思大致为时髦。但搿是只可以意会个,假使翻为普通话,却又是讲勿清爽了。
5.“年轻辰光最吃搿一套唻!”吃,是欢喜个意思。但是,假使讲“欢喜”,远远勿及“吃”字来得有味道。
(沪语专家、上海大学语言学教授丁迪蒙提供内容,原文见“《爱情神话》,上海人为啥叫好声一片”)
专家点评:北京朋友要跟我学上海话
何振华:资深媒体人、上海作家、杂文家、评论家
新年元旦过后的这几天里,北京的好几位朋友都和我说他们自己抽时间去看《爱情神话》了。这几位金融、媒体及出版界的好朋友,年龄跨度大,90后、80后、60后、50后的都有。他们异口同声说是真心喜欢这部电影,起初看字幕时“对标字母找感觉”,到后来,他们很快就被那份自然而然的“实在”和“温暖”带入了“神话”。
电影里的街区,有他们知道的,有他们不知道的,有他们偶尔经过的,但觉着种种优雅的生活表象并没有透出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神秘,每一幅熟悉或不熟悉的画面里散发出的是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某种精神,而精神不一定非要表现出什么文化文艺来。人的精神原本就是实力,生活的本质或品质都缘于实力,而不是能力。巧在有两位年龄差距超过了三十年的朋友,都提到了《红楼梦》和张爱玲的作品,《红楼梦》的美,美在没有一个人物是完整的,张爱玲作品有的是那份湿漉漉的冰冷,而《爱情神话》里没有。几位北京朋友都表示,他们要开始跟我学说上海话。
1月6日下午,《爱情神话》在北京市场当日排片数量居于第4位
我再想要说的是,语言其实是有温度的。为何今天的北京观众也会对《爱情神话》表现出如此极大的欢喜之情?至少,以我之见,这个“梗”,恰恰也体现在一南一北这两座大城市中,有多少男女观众是多么希望老白、老乌和三位女性所演绎的梧桐深处的动人故事听起来像是一曲“优雅”而不再是悲怆“挽歌”,看起来真会成为某个稍纵即逝的“神话”呢。
#你会去看《爱情神话》吗?#
截至1月6日下午3点12分记者发稿时,全国已经有超过440万人次观看电影《爱情神话》,豆瓣评分为8.3。各位读者朋友,对于这部全国热映中的电影,你会去电影院看吗?欢迎留言并告诉我们你在哪个城市。
来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