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一饭之恩两则
十大古代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一饭之恩两则正在这时,一个使者报告:“金天王有书信送到。”道士看了信,思考片刻,叹口气说:“既然金天王出面,只好勉为其难!”然后写了一份表章,焚香祭拜烧掉。张县令即刻去往天王庙,准备了丰厚的祭品,祷告后在庙里留下二十万铜钱。果然,一路畅通,顺利到达了莲花山顶峰。只见一座茅屋,一个道士正在打坐。看到张令,道士说道:“你是一个将死之人,无异于行尸走肉,怎么会来到这里?”张县令跪倒哀求:“我听说仙官有好生之德,能让白骨再生,所以远道而来,求您上奏天庭,延长我的寿命。”道士说:“我曾经为隋朝的奸臣求情,所以被贬到这里,你何德何能让我上奏求情,是不是想让我再被贬一次?”张令不断哀求,仙官脸上露出怒容。张令割了一盘羊腿肉放到黄衣人面前,黄衣人露出惭愧的神色,然后大口吃起来。他喝了两斗酒,一整只羊腿,然后道谢说:“承蒙您赐我一饱,上次吃得这么尽兴,还是四十年前。”县令很惊讶,试探着问他姓名出身,黄衣人说:“实话告君
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今天再讲几个这样的故事,结局各有不同。
其一:浮梁县令张某聚集了大量财富,产业遍布江淮各地,不可胜数。他任职期满,回京师报到。路上,每到一地都派仆人提前到达,准备好各种美食。
路过华阴的时候,仆人提前在客店院子里搭了帐篷,摆上各种菜肴,又开始烤羊。刚刚烤熟,来了一个黄衣人,黄衣客大模大样坐到宴席旁边,仆人大声呵斥,他毫不理睬。
开客店的老妇悄悄对仆人说:“最近这里歹人横行,此人可能就是强盗,你不要惹他。”仆人想去报官,这时张县令到了门口。听了仆人的报告,张令说:“先不要报官,我去看看。”他进到院子里,客气地问黄衣人来自何方,对方“嗯,嗯”的敷衍,并不正面回答。张令请他喝酒,黄衣人也不道谢,边大口喝酒,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羊腿。
张令割了一盘羊腿肉放到黄衣人面前,黄衣人露出惭愧的神色,然后大口吃起来。他喝了两斗酒,一整只羊腿,然后道谢说:“承蒙您赐我一饱,上次吃得这么尽兴,还是四十年前。”
县令很惊讶,试探着问他姓名出身,黄衣人说:“实话告君,我是送死籍的鬼吏,泰山府君征召人魂,我去各部送文书,让各部按名册拘捕。”张令想看看名册,黄衣人同意。翻看几页后,只见上面写着:前任浮梁县令张某,贪财好杀,即刻追拿!张令大吃一惊,对黄衣人说:“死我并不害怕,但是没有准备,偌大的家产还没有安排好,有没有延期的方法?我现在带着上万两银子,如果你能给斡旋,这些银子全部送给你。”
黄衣人说:“一饭之恩,自当全力回报,再多的银子对我来说都毫无用处。仙官刘纲现被贬在莲花山。你徒步三拜九叩去求他,别无其他办法。另外,我听说金天王和南岳王昨晚赌博欠了二十万铜钱,被南岳王追讨得很急。你去金天王庙祈祷,送上二十万钱。就算金天王不给你说情,也会保佑你去往莲花峰顶。不然的话,荆棘茂密,山石突兀,普通人很难上到顶峰。”
张县令即刻去往天王庙,准备了丰厚的祭品,祷告后在庙里留下二十万铜钱。果然,一路畅通,顺利到达了莲花山顶峰。只见一座茅屋,一个道士正在打坐。看到张令,道士说道:“你是一个将死之人,无异于行尸走肉,怎么会来到这里?”张县令跪倒哀求:“我听说仙官有好生之德,能让白骨再生,所以远道而来,求您上奏天庭,延长我的寿命。”道士说:“我曾经为隋朝的奸臣求情,所以被贬到这里,你何德何能让我上奏求情,是不是想让我再被贬一次?”张令不断哀求,仙官脸上露出怒容。
正在这时,一个使者报告:“金天王有书信送到。”道士看了信,思考片刻,叹口气说:“既然金天王出面,只好勉为其难!”然后写了一份表章,焚香祭拜烧掉。
一顿饭功夫,从天上飘下一道圣旨,上面写着:张某背弃祖宗礼法,盗窃了官位,贪婪好杀,诡诈无实。上天疏忽,让他苟延至今,现在已经查明他的罪孽,即将屠戮他的灵魂,你为什么要替他求情?念在修道之人以扶危为己任,以宽大为原则,所以延长张某寿命五年。希望他在这五年里弃恶从善,改过自新。但是写奏章的仙官不能无过,责罚待定。
仙官看完,对张县令说:“阳世人的寿命本来都可以到达百岁,因为喜怒哀乐,各种欲望错杂交织,伤害了根本。就像这干净的泉水,掺杂了酸甜苦辣,就不再是原来的泉水。你好自为之,不要枉费我一片苦心。”张令拜谢,站起来时道士已经不见踪影。
他回来的路上,黄衣人前来祝贺,并说:“我前世姓钟,在宣城县做脚夫,后来死在华阴,被冥府召去做了发放文书的小吏。虽然是小吏,奔波劳苦却和生前无异。求你再去天王庙送上两万铜钱,拜托金天王说情,免去我这份差事。最好是让我做个看门人。”张令一口答应,黄衣人消失不见。
张县令回到客店,对仆人说:“仙官说情,上天已经让我延寿五年,小小鬼卒必无法作祟。两万钱够我十顿饭,哪能这么白白耗费。”于是上路,不再去天王庙祈祷。两天后,他到达偃师,住在客店。忽然看到那个黄衣人推门直入,呵斥道:“你不思悔改,言而无信,现在大祸临头了!”黄衣人说完消失,张县令感觉不妙,就给妻子写遗言,还没写完就死掉了。(故事出自《稗海》搜神记,太平广记里也有收录。原文不太合逻辑的细节,在译成白话时略有修改。)
其二:江西秀才许生进京赶考失利,逗留京城。他经常博饮游戏,盘缠所剩无几。有一天,许生赢了五两银子,路遇好友,于是去酒楼要了好多菜。因为人少,喝酒很不尽兴。他看到旁边的桌上有个客人只要了一个小菜独饮,就邀请他过来一起喝。
起初那人推辞,拗不过许生的一再相邀,就过来坐下。客人大喝一顿后离去,并未道谢,也没说自己的名字。
几天后,他又到青楼游逛,看到几个贵公子找了十多个歌女,在中堂喝酒唱歌。许生自顾寒怆,悄悄从侧门而入。
他找到老相好桂儿住下,三更时忽然一阵喧哗声从外而入,夹杂着铁链撞击的声音。(清代早期严禁官员士子赌博狎妓,后期这条法令形同虚设,但治安官和巡卒经常以此敲诈外地有钱人。)
桂儿面无人色,缩在被子里发抖。许生也慌作一团无计可施。忽然,门被踢开,一个人举着灯笼照了照,看清许生面容后,回头说道:“这是间空屋,里面没人。”然后关上门离去。直到天明,门外才完全安静下来,许生畏畏缩缩来到大厅。只见桌椅餐具狼藉满地,贵公子和众歌女都已被带走,只有鸨母坐在屏风后哭泣。
许生问出了什么事,鸨母说:“我做着卑贱的行业,每月都要给主政者例钱。今年新换了司捕,一时没找到熟人通融,例钱没送上去,因此有此横祸,还牵连了诸位贵客。”许生问新任司捕是谁,鸨母说:“不知道名字,只知道司捕手下有个王六爷,司捕对他言听计从。如果能早些时日搭讪上次人,也不至于今天的下场。”
许生顺口说道:“我给打听一下,看看能否和王六爷搭上线。”鸨母千恩万谢,把许生送出门口。其实他就是随口说说,在鸨母面前示好,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
出门后,许生快步奔向自己住的客店,路过衙门的时候,遇到了酒楼上的那个食客。那人对他拱手说:“昨夜受惊了!”许生恍然大悟,昨夜庇护他的就是此人。道谢后,许生向对方打听王六爷,那人说道:“惭愧,正是不才!”许生求他给妓馆说说好话,王六爷说:“如果早些说,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已经把人抓到衙门,恐怕不好办。我试试吧,你在这等我!”
一顿饭功夫,王六爷回来,说道:“歌女们都已经释放,那几个公子,需要每人交五百两赎金。”
第二天,许生又去了那家妓馆,歌女们果然已经放还。她们对许生热情迎接,比对达官贵人还要隆重。鸨母替几位贵公子交了两千两银子,公子们释放后,对许生感激有加,还了鸨母银两外,又送了许生五百两。
其余妓馆听说后,都来宴请许生,他一时成了青楼的红人。又有几家青楼请许生牵线和王六爷认识,许生从中挣了不少酬金,带着银两回了家乡。《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