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明星的市场供需状况:地产IT金融
电影明星的市场供需状况:地产IT金融因此,尽管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贡献良多,进军电影行业的房地产企业仍旧还要面对它的内忧外患。比如,房地产企业体积巨大,内部各业务田忌赛马,管理者始终要思考如何让电影业务与集团整体发展协同的问题;又比如,假如有朝一日政策红利退去,房地产企业是否还有足够的“情怀”来支撑电影业务?也会是个疑问。不过,成事者都得讲求一个术业有专攻和思路够清晰。就在今年,万达清盘AMC和恒大被曝破产危机的动态先后出现,前者是习得经验和资金回笼后的及时止损,后者却预埋是已久的暴雷一击。地产扎根深,实业试水浅说起今日跨界进入电影领域的中坚力量,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还会是房地产企业。确实,从万达、恒大,到融创、苏宁……我国各家地产企业的业务开花也已切实地走进了人们的电影生活。总的来说,房地产企业进军电影业的路径多为建造影院和出品项目,新的抢滩地还有以实景娱乐和影都开发为主的“文旅融合”。为了紧贴时代脉搏下的电影梦想,今日之房
作者 / 小保
正如海航系掌舵人与先锋系掌舵人的讣告那样,如果不是媒体报道,少有人会主动把目光移到低调的“中植系”(中植企业集团)掌舵人解直锟身上。
而在中植企业集团对外发布《关于成立解直锟同志治丧委员会的通知》后,于冬、陈凯歌、陈红等赫然在列的电影人名也才让我们意识到了:原来“中植系”与今日之中国电影行业有着这般关系。
从煤老板、到房地产、再到互联网,“供血”中国电影的资本力量与时代风潮同调,又与社会变迁共振。时至今日,谁在试探?谁已暴雷?谁在挣扎?谁还坚守?梳理一番,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晰。
地产扎根深,实业试水浅
说起今日跨界进入电影领域的中坚力量,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还会是房地产企业。确实,从万达、恒大,到融创、苏宁……我国各家地产企业的业务开花也已切实地走进了人们的电影生活。
总的来说,房地产企业进军电影业的路径多为建造影院和出品项目,新的抢滩地还有以实景娱乐和影都开发为主的“文旅融合”。为了紧贴时代脉搏下的电影梦想,今日之房地产企业都给自己配套了更大的目标、更多的投资以及更长的周期。
不过,成事者都得讲求一个术业有专攻和思路够清晰。就在今年,万达清盘AMC和恒大被曝破产危机的动态先后出现,前者是习得经验和资金回笼后的及时止损,后者却预埋是已久的暴雷一击。
因此,尽管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贡献良多,进军电影行业的房地产企业仍旧还要面对它的内忧外患。比如,房地产企业体积巨大,内部各业务田忌赛马,管理者始终要思考如何让电影业务与集团整体发展协同的问题;又比如,假如有朝一日政策红利退去,房地产企业是否还有足够的“情怀”来支撑电影业务?也会是个疑问。
与房地产扎根深的情况不同,实业在电影领域的试水则要浅得多了。况且,“一代实业,二代金融”的描述不无道理,所以实业对电影行业的涉足还多以金融业务或工具来作中介。
关于这一点,过去以煤老板为代表的煤矿企业便比较高调。比如,《黄金大劫案》《志明与春娇》背后就有煤老板们的鼎力支持;而在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史上留下不错声名的,就有吴怀玺和他的龙腾艺都。
据悉,龙腾艺都曾主投过《绝命岛》《给野兽献花》,参投并发行《嘿店》《守株人》,单独发行《金陵十三钗》《双城计中计》《无底洞》《饭局也疯狂》《查无此人》等作品;《商业人物》对吴怀玺其人的评价也是“良性介入影视市场”。可惜的是,该公司近年大幅减少项目推出,最新动态是参股成立新公司,且新增“旅游管理服务;旅游信息咨询”等经营范围。
类似地,近期备受瞩目的华录百纳也是实业介入影视业的典型例子。
具体来说,华录百纳的支持力量是“广东省百强民企”“胡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盈峰集团。盈峰集团并非传统的文化公司,它由中国家电领头羊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之子何剑锋创立,业务涉及环境、文化、投资、消费、科技等领域,更与美的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备注:这也是为什么《雄狮少年》里出现了不少美的广告植入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学界曾提出过“拍电影是新兴实业”的观点;至于此观点是否有其意义和必要性,或仍需在实践中斟酌。
IT颇挣扎,投机必暴雷
离开房地产和实业,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互联网、金融、及其他相对较“虚”的行业领域。
总的来说,虽然互联网企业在内容领域颇有建树,他们的产品和内容也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观影选择;然福祸相依,不断“烧钱”的内容投入也让一众互联网企业颇为挣扎。
就以最为人熟知的“优爱腾芒B”为例吧。据最新(2021Q3)财报信息,阿里影业亏损逐季收窄,但优酷表现未知;爱奇艺三季度会员流失260万、三年亏损超260亿元;腾讯视频业绩减速,净利润十年来首次下滑;B站高月活、高营收与高亏损齐飞,盈利却不见踪迹;唯一有在赚钱的,似乎只剩芒果超媒。
因此,结合今年大文娱行业内的事件动态来看,涉足文娱内容开发的互联网企业都过得不怎么好。尤其是先后经历了选秀综艺叫停、裁员和会员涨价的爱奇艺,急需自救。
细化到电影领域,我国主要互联网企业今年的项目得失也有待复盘。比如,情报君所能想到的就有爱奇艺PVOD(高端付费点播)模式成效如何,腾讯影业片单兑现率如何,阿里影业周边衍生品业务状态如何等问题。
那么,互联网公司背后那些更“虚”的资产管理企业又在怎样评估和参与电影行业呢?
情报君认为,大多数资产管理企业对电影行业的评估和参与不仅是跟着最新风向走的,而且还是敢于挑战风险的。以对VC/PE极具投资吸引力的动画赛道为例,过去十年,不仅有IDG、GGV、高瓴等国际资本倾情投入,更有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国资力量参与助力,可见其热闹。现如今,由动画(技术)赛道引申出去的元宇宙赛道甚嚣尘上,新一轮的投资风潮已然出现。
然而,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VC/PE,只要是对文娱内容扎扎实实的投资,总体来说还是对行业发展有所裨益的。对此,我们须时刻警惕的是那些不实的投机,就像前不久轰动业内的“洗米华被捕”事件,背后牵扯出了曾出品/参投多部院线电影作品的太阳娱乐集团。
当然,洗米华被捕后,包括博纳影业和泰洋川禾在内的公司都迅速发表了“切割声明”,以防商誉受损。
同时,由所谓“电影投资”牵扯出的花式电影诈骗,也是我们需高度关注和警惕的衍生乱象。
财清才能路清
由此可见,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实业是当前供血中国电影发展的四个显著主力。
其中,投资链条组合多样,可以有简单直接的“金融—>电影”、“房地产—>电影”,可以有多加一环的“实业—>金融—>电影”,更可以有环环相扣的“实业—>金融—>互联网—>电影”。不过,在这背后有多少像“中植系”这样盘根错节的投资链条,不深究一番亦不可知。
可以确认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上不允许存在有卷走国有资产之嫌的各家“XX系”集团。因此,无论是投资电影还是投资其他,来路清、去处清的资金和资金链才是助力行业发展的有益之财。
从这个角度来看,持续完善对电影投资资金链条的财税监管再次得到强调。毕竟,我们距离电影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行业上下始终还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