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用不用交税:自由职业者需要缴税吗
自由职业者用不用交税:自由职业者需要缴税吗(1)工资、薪金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1. 首先,如果你服务的公司是私转私转给你的,要小心了,你服务的公司自身有偷税可能性,私转私的情形,税务局无法知晓,但一旦该公司因为上下游等不合规原因被查,你也一定会涉及风险,需要补缴税金。2. 如果公司是公转私给你,它会需要你提供劳务发票,因为这是公司的成本,需要票据入账,否则企业只能自己承担由于没有发票而间接导致的企业所得税虚高。这个发票你可以去税务局进行代开,代开的过程中会要求你完成税费缴纳。3. 如果你自己有个体户或者企业,对方公司公对公转账至你名下企业的公户中,你需要自己给对方开票,并且将该笔收入入账,按期申报后缴纳相应的税费。
很多人以为:自由职业者,没有任职受雇单位,没有工资薪金收入,是不交税的。
但是,在这里告诉大家:自由职业者也是要交税的!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 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所以一般自由职业者拿到的个人所得已经由支付的人代扣代缴了。如果没有人代扣代缴或者年收入超过12万、有境外所得的要去地税局进行纳税申报,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1. 首先,如果你服务的公司是私转私转给你的,要小心了,你服务的公司自身有偷税可能性,私转私的情形,税务局无法知晓,但一旦该公司因为上下游等不合规原因被查,你也一定会涉及风险,需要补缴税金。
2. 如果公司是公转私给你,它会需要你提供劳务发票,因为这是公司的成本,需要票据入账,否则企业只能自己承担由于没有发票而间接导致的企业所得税虚高。这个发票你可以去税务局进行代开,代开的过程中会要求你完成税费缴纳。
3. 如果你自己有个体户或者企业,对方公司公对公转账至你名下企业的公户中,你需要自己给对方开票,并且将该笔收入入账,按期申报后缴纳相应的税费。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现阶段,绝大多数自由工作者尽管没有工资薪金所得,可是,有劳务报酬所得、或者稿酬所得、或者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等,这些都是应税项目。
至于说个税交多少钱,可以参考以下几张重要的税率表,很重要哦!
1、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预扣预缴)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算清缴)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算清缴)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算清缴)
问题一:自由工作者是怎么纳税的?
情况1:由扣缴义务人(支付方)代扣代缴
通常情况下,自由工作者经济收入能有扣缴义务人来预扣预缴税款,大多是因为你的收入来自正规的公司。依照公司正规程序流程,必定要代扣代缴收入所得税。
情况2:没有扣缴义务人,自己进行纳税申报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明文规定,纳税者获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该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并缴纳税费。
【注意事项】
自由工作者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仅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且平时已经预扣预缴了个税。
如果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那么,不要忘记在次年3月至6月办理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退税可能性非常大!
问题二:税务机关是如何清楚自由工作者收入的?
目前,税务机关开发了多款软件,与纳税者息息相关。
例如: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个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等。
其中,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适用于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税。
换句话说,扣缴义务人在向自由工作者支付所得时,同时需要向税务机关纳税申报。这些与收入相关的信息,一目了然!
而个税APP的功能,同样强大!
下载登录完成实名认证后,大数据会自动在系统中带出任职受雇单位,应税所得、扣除项目和已缴税额等信息。
表示,如果自由工作者平时预扣预缴了个税,那么,在个税APP上可以查看到详细的收入纳税明细。
【重要提醒】
部分自由工作者认为,扣缴义务人未缴税款,自己也不“主动”申报,就能不交税了?
风险实在有点大!我国将建立自然人失信行为认定机制。
针对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人,存在偷税、骗税、骗抵、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恶意举报、虚假申诉等失信行为的当事人,税务部门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依法依规采取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针对情节严重、达到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标准的,税务部门将其列为严重失信当事人,依法对外公示,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