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心灵鸡汤,哪吒让千万职场人落泪
哪吒的心灵鸡汤,哪吒让千万职场人落泪被孩子的父母骂成妖怪。想和小朋友玩?为啥呢?哪吒还没出生就被贴上了妖魔的标签,在所有人异样而惶恐的眼光下出生。刚刚出生的小孩怎么知道啥是妖魔,啥是神仙,唯一想得到的就是父母的爱和朋友,还有周围人的善意。然而,妖魔的标签早就把不谙世事的哪吒钉在了耻辱柱上。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是那个“魔童”哪吒现在最热的电影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票房已经突破10亿
这部《哪吒》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印象中的《哪吒闹海》,黑眼圈,鲨鱼齿,拽得要命的性格,这样的一个“反派”性格的哪吒,注定这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电影。
为啥呢?
哪吒还没出生就被贴上了妖魔的标签,在所有人异样而惶恐的眼光下出生。
刚刚出生的小孩怎么知道啥是妖魔,啥是神仙,唯一想得到的就是父母的爱和朋友,还有周围人的善意。然而,妖魔的标签早就把不谙世事的哪吒钉在了耻辱柱上。
想和小朋友玩?
被孩子的父母骂成妖怪。
想帮人,得不到别人的赞许的眼光 反被污蔑成干坏事,一顿群殴。
《哪吒》是在被人的孤立中长大的
难道一出生就被注定要做妖魔,真的是命中注定要做的吗?
并不是,是电影里的每一个人,一步一步地把哪吒推向妖魔的边缘。
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人们的无尽的敌意,孤立,偏见乃至恶毒的语言和暴力,最后让哪吒忍无可忍地喊出:“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这样被逼无奈做出极端选择的哪吒,根本就是身在职场的我们的写照!
每个人初入职场时,就和哪吒一样,充满了善意,想要融入这个大圈子。然而,就有人开会故意不通知你,聚餐偏偏漏下你,外出活动根本就想拉下你,甚至当一伙人围在那里兴高采烈地讨论问题或者聊八卦时,你的一出现,立刻全场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一群人用排斥的眼光瞟你一眼,意味深长地一笑后,一哄而散。
你有被同事孤立的情况吗
即使自己努力工作获得成绩,或者违背自己的内心去迎合这些人,结果依然没啥改变。
这那种被孤立,被排斥的滋味,就和电影里哪吒的心情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被群体孤立,你,认吗?
社交孤立是职场生涯中最大的恶意正是被人们连绵不绝的恶意孤立,才让哪吒忍无可忍,最后爆点。
然而,现实中的孤立带来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更坏更惨。
芬兰的一名大学教授历经7年,对48万人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孤立会让人们的心脏病发病概率提高29%,让中风病患的死亡概率提高32%。
而一个涵盖340万研究对象的数据显示,被孤立的个人在其后7年内死亡的几率高于一般人30%。
有40%的职场人被同事排挤
尤其是近些年,社交孤立朝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发展,从1980年至今,表示自己受到社交孤立影响的成人,从20%增加到了40%。
人是群体动物,只有在群体中才能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然而,社交孤立恰恰就是迫使一个人从群体中剥离出来,强制拒绝互动往来的现象。
很多被孤立的人根本找不出被孤立的原因,更不用说改变被孤立的现状,只能不断地问自己: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明尼苏达大学的助理教授伊丽莎白·坎贝尔通过对350个理发师的调查研究发现,人们被孤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爱抱团孤立人
伊丽莎白教授发现,那些技术能力较强,表现突出的理发师,非但得不到同事的尊敬,反而更容易遭到同事的刻意排挤和孤立。
抱团取暖
反倒是那些技术能力和表现一般甚至比较差的理发师会受到同事的宽容对待。
更耐人寻味的是,越是排斥优异者的理发师团队,越是表现的团结一致。也就是说,孤立优秀者,成为了那些资历技术平平的理发师更加团结的导火索。
但是,整个团队的自我感觉,技术水平和职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不是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大多平庸的人宁愿选择孤立他,而不是协同共进。
- 利益冲突越是尖锐,孤立越是明显
之后,伊丽莎白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他们用电脑程序来假装新员工来和这些普通员工共事。
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同事排挤
当员工们发现,这个不露面的“新同事”,工作能力要远远超过他们,自己必须要做得比它更好,才能有更好的收获时,比如,上司的赞赏和更多的收入,他们就开始孤立和排斥这位“新同事”。
但是,如果双方共事,因为“新同事”的突出表现而能一同获得很好的收获,人们反而会非常喜欢这位能干优秀的“新同事”。
其实,这是一种“稀缺心态”在搞鬼。不少人认为,工资收入,升职加薪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产生了你多一分我就少一分,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心态。
人们把那些可能对自己的利益产生威胁的人,视作抢夺自己资源的危险人物。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源和利益不受损失,其他能力差不多的人就自然而然地结成同盟,用孤立,排斥地方式来胁迫对方放弃对资源的抢夺,直到所有人获得的利益到达一个能接受的范围。
被孤立的同事
职场的底层逻辑看起来就是这么野蛮粗暴而又可笑。
不在孤立中爆发,就在孤立中灭亡面对职场的恶意孤立,想要改变,怎么做?
有的人选择屈服于群体,认为胳膊拧不过大腿,一个人死扛,不但抗不过去,反而一不小心被同事穿个小鞋,或者背后捅一刀。光对付同事就够了,哪里还有精力在工作上呢,不但得不到好处,可能连工作都不保。
于是,很快就“弃暗投明”,削去锋芒,用违心的讨好来自保,最后,不但失去自我,甚至可能成为抱团孤立他人的成员之一。
从孤立中变得强大
而有的人,则选择不认命,把孤立当做磨刀石,用来不断地打磨自己。
比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是这么做的。
他在上山下乡的时代,依旧不放弃看书。在所有人眼里就是个异类。很多知青看不惯他,孤立他,甚至还有知青说:“你装什么装,假正经。”
他依然我行我素。
然而,8年后的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王毅凭着自己积累的能力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后来又凭着出色的外语水平和文笔进入了外交部工作,最后当上了外交部部长。
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
被孤立,有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让自己的心陷入沼泽。
面对职场社交孤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让生活继续,才更为重要。01:使用思维阻断法,阻止负面思维的蔓延
面对职场孤立,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来自同事的敌意,那种被群体排斥,冷落,焦虑的感觉,导致思想不集中,脑子里会无法控制的,不断显现被同事孤立的各种场景和感觉,最后影响工作。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使用思维阻断法,及时打断这种负面思想。
什么是思维阻断法?
是指,在负面思维出现的过程中,通过人为干扰的办法,中断负面思维,经过多次的重复干扰,促使这种负面思维症状消失的方法。
用积极的思维阻断消极的思维
一共有四个步骤:
- 让自己放松
- 回想自己被同事孤立的场景和感受
- 说出“停止”,并命令自己停止想那些东西
- 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比如,用笔或者本子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响声等,这种突然的刺激能把自己从负面的思维观念中拉回来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一出现负面思维的时候,我们只要在心里对自己说“停止”,就能立刻停止负面思维的继续出现。
坚持自己,才能扼住他人的恶意。
02:批判性思考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在职场上,自以为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看清一切,其实,他们所认可的,不过就是和自身经历相似,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观点;或者是能让自己产生优越感的事件。
学会批判自己的思维
然而,也正是这些认知限制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只有真正的独立思考,什么孤立,什么排斥,统统都是狗屁!
这时候需要有批判性思考。
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是指自己在决定要相信什么或者要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和反思性的思考。
批判性思考通常对内容不断地提出批判性的问题,也就是怀疑 提问。
比如,我被孤立是事实吗?
有什么理由认为我是被孤立的?
被孤立不可怕,可怕自己放弃自己
我是被哪些人孤立?
他们孤立我的目的是什么?
孤立影响我的工作目标吗?
只有把问题不断的细化,才能找到自己内心一直追求和渴望的目标。
孤立,只不过是我成长路上一个障碍而已。
03:成为强者,才能打破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效应,是指群体就像羊群一样容易盲从,只要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盲目地一哄而上。
避免自己成为羊群效应中的一员
这就好比《哪吒》中的众人,谁都没有真正看到过魔丸,只是听仙人说哪吒是大妖魔,就盲目判定哪吒以后就一定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然而,哪吒并不因此认命,虽然被人们一时的成见孤立,却依旧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最后挽救陈塘关来证明,是妖还是仙由自己决定。
孤立只是那些弱者使用的伎俩,是自己做不到,也要把人拉下水的小人心态,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实力碾压他们,才能凌驾于他们之上。
是妖是魔,我自己说了算
也只有当自己的实力,大大强过于职场上其他的人,才能真正打破羊群效应,把孤立击个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