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实地集团资金链:实地集团票据风波

实地集团资金链:实地集团票据风波尽管张力一再强调说“父子互不干涉,各赚各的钱”,并且也没有计划将儿子培养成接班人,且在这则公告的背后,债务压顶的富力集团,自己也在“泥菩萨过江”中。但当张量和实地集团陷入债务危机的关键时刻,张力真的会袖手旁观吗?对此,有观点评论称,实地集团正在资本市场凭实力“坑爹”。为避免消息对股价造成大幅波动,富力地产这才紧急澄清,被业内视为“切割声明”。不过,这个被富力称为并无关系的地产公司实地集团,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量,实际是富力集团联席董事长张力的亲儿子。而此时此刻,实地集团就处在危机爆发的前夜。7月25日,有媒体报道称,实地集团商票逾期拒付,部分供应商和持票人赶赴广州富力盈凯大厦实地集团总部进行现场维权,现场一度混乱发生冲突。受此消息影响,此后两日富力也遭遇了股债双杀。维权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富力地产的一支债券暴跌, 创下了2021年1月发行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7月27日,富力地产收盘股价也下跌

文 | AI财经社 李逗 田晏林

编 | 董雨晴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这句话用在昔日位居地产界“华南五虎”之首的富力集团身上却不合适。近期富力发布的一则公告反而应了另一句老话——战场上,无父子。

7月27日午间,富力地产发布紧急公告,称与实地集团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对集团构成财务负债的财务贷款或债务担保安排,并且双方无股权关系。

不过,这个被富力称为并无关系的地产公司实地集团,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量,实际是富力集团联席董事长张力的亲儿子。

而此时此刻,实地集团就处在危机爆发的前夜。7月25日,有媒体报道称,实地集团商票逾期拒付,部分供应商和持票人赶赴广州富力盈凯大厦实地集团总部进行现场维权,现场一度混乱发生冲突。受此消息影响,此后两日富力也遭遇了股债双杀。

维权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富力地产的一支债券暴跌, 创下了2021年1月发行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7月27日,富力地产收盘股价也下跌了6.03%。

对此,有观点评论称,实地集团正在资本市场凭实力“坑爹”。为避免消息对股价造成大幅波动,富力地产这才紧急澄清,被业内视为“切割声明”。

尽管张力一再强调说“父子互不干涉,各赚各的钱”,并且也没有计划将儿子培养成接班人,且在这则公告的背后,债务压顶的富力集团,自己也在“泥菩萨过江”中。但当张量和实地集团陷入债务危机的关键时刻,张力真的会袖手旁观吗?

上市不成反陷“拒付风波”

7月25日,数百名实地集团的供应商和数名持票人,聚集在广州富力盈凯大厦实地总部现场,拉起了横幅维权。网络上流出的现场视频中,实地总部保安和维权者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场面一度失控。

供应商和持票人维权的起因,源自实地大量商票未如期兑付。在这之前,实地地产拟7折回收票据,遭到了一众投资人的反对。

但前来维权的只是实地众多供应商中的小部分。在此之外,有多位微博用户发文表示,实地商票已经逾期,并附带了相关商票照片,涉及金额从三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所谓商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作为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付款人为企业,承兑时间最长一年。商票设立的初衷,原是为解决企业的资金链危机,但由于商票以企业商业信用为保证,信用风险较大。

实地集团资金链:实地集团票据风波(1)

而对实地来说,商票违约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了。从今年5月份开始,实地地产已经被曝接连三次拒付到期商票。根据市场消息,实地未兑付商票总规模一度达到12亿元左右。

但5月7日,实地官方发公告却打起了马虎眼,称公司共涉及未兑付商票仅有5700万元,绝口不提商票总规模,其还表示由于涉嫌被中间人——山西富兴盛诈骗,只承兑商票70%款项,剩余的30%正在走司法途径。这在当时引起了多家供应商和持票人的强烈不满,维权之声四起。压力之下,实地又称已100%承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底,实地地产再度被曝出商票逾期兑付问题,实地集团再次发声明称,公司始终积极有序兑付商票,因小额商票的持票人较多,银行系统完成商票兑付的相关流程需要时间。

实际上,商票违约潮的背后,是实地地产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实地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实地集团的净负债率分别达到了38.09倍、5.33倍、2.25倍,远高于行业普遍在1倍上下的正常水平。

而从现金流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年末,实地地产借款总额约为126.57亿元,但一年内偿还的短期借款为35.8亿元,而其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0.4亿元,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缺口。

为了偿还债务,实地不得不高息融资。据招股书显示,实地尚未偿还的信托及其他非银金融机构16笔贷款中,利率均超10%,其中最高达24%,其次还有19.4%、17.5%等,融资成本十分高昂。

而且,度过了艰难的2019年后,实地在2020年还栽了个大跟头。AI财经社统计中指院数据了解到,2020年前8个月内,实地集团大力投入了85亿元,用于扩充土储,拿地力度远超2019年全年不到75亿元的拿地额。但就在两个月之后,随着其赴港招股书失效,实地闯关IPO正式失败。此后,实地集团的拿地投资额也停滞在了前8个月的85亿元,直至年底再无新增。

但事实上,上市闯关失败,给实地带来的不止是投资停滞。为了冲刺上市,实地在计划上市前签约了大笔的商票融资,随着上市的失败,这些商票单们则变成了一个个讨债书。

2021年春节过后,就在那些讨债的供应商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实地集团的高管们一个接一个地火速离职。在这之前,为了冲刺销售规模,张量几乎挖遍了行业里的明星职业经理人,不惜重金打造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天团”。

此前的媒体报道佐证了上述信息。据媒体报道称,2021年春节左右,实地集团13名高管相继辞职,且大部分人是裸辞。这份名单中有副董事长兼总裁刘森峰、执行总裁兼CFO李斌、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罗剑威、副总裁兼成渝区域总裁张炜等职业经理人。至于离职的原因,实地集团称大部分人员是被公司劝退,仅有两人系因个人原因辞职。

这些曾经的职业经理人,来的时候头戴明星光环,作为地产圈老人,他们拥有碧桂园、中海等头部企业背景,雄心壮志,但如今也只能带着一片遗憾离去,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众多供应商和商票持票人,曾经把希望寄托在张量之父身上。但殊不知,曾经的“靠山”富力地产,如今也身陷债务泥潭,截至2020年底,富力地产的有息负债高达1800亿元。就在7月27日,富力地产股债双双大幅下跌,当日股价下跌6.03%。

形势已然不一样了。以前借钱给实地是输血,现在借钱简直是要了“命”。哪怕是亲儿子,也得明算账。对于讨债的人来说,富力紧急撇清关系,也意味着希望的再次破灭。

富二代的“励志”人生

年轻的张量,曾经也是个不甘于“富二代”标签的叛逆青年。

他不仅是富力集团创始人张力之子,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称号——与王健林之子王思聪、潘石屹之子潘瑞、王志才之子王烁,并称为“新京城四少”。但这些与生俱来的光环,也成为了张量的枷锁。

与人红是非多的“万达公子”王思聪不同,张量颇为低调,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作为张力独子,张量曾在加拿大读书并获得加拿大国籍,海外留学归国的张量思路清奇,想法独特,他尤爱科技,是一名典型的科技发烧友。

不过,走上创业之路的张量,一直烦恼于如何摆脱“富力少公子”的标签。在一番波折的创业路上,他活生生地演绎出了一个富二代努力上进的励志故事。

归国之后的张量,不仅做过餐饮、网络、矿业,还进入投资界创立了黑洞投资。在房地产之外,他尤其热衷娱乐行业,这一点倒是与王思聪不相上下。2017年,张量接盘了天马娱乐(现名传递娱乐),正式踏足娱乐圈。

2019年初,传递娱乐将北京悦凯影视纳入麾下,悦凯影视旗下艺人杨洋、宋茜等人集体加盟传递娱乐。同年9月份,传递娱乐附属公司广州戴德又收购了闻澜文化60%的股权,张量也由此成为了杨超越的老板。

但有魄力和有能力是两件事。张量的黑洞投资正如公司名字一样,进军的项目最后大多变成了“黑洞”。比如2017年张量最大手笔的一次投资,斥资4亿投资的小蓝车,如今以失败而告终。2020年底传递娱乐也是净亏损1.27亿元。

最终,让张量声名鹊起的,依然还得是地产业务。

实地的一路兴衰,都被打上了张量的强烈个人烙印。不走寻常路的他,不喜欢父辈经营地产业务的态度,而是希望把实地打造成“地产界的苹果”。科技因素、智慧社区等概念,成为了实地地产的一件华丽外衣。这种十分敢冒险的态度,算是完美继承了张力的基因。

2015年,试图摆脱富力的张力,曾提出“增加非富力业务,打造自己的品牌”,并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改造地产。那一年,实地开始走出广州大本营,开启全国化扩张之路。

为此,张量不惜挖来一众明星企业高管。最著名的还是2017年,前百度高管李明远出任实地总裁,探索智慧社区模式。不过,仅仅一年后,李明远便辞职离场了。

即使有科技概念加持,实地依旧遭到了资本市场的无情抛弃。闯关失败的实地,最终引发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实地的商票危机,接踵而来。

说到底,对实地真正“关爱有加”的,还得是张力执掌的富力集团。尽管张力对外一直希望撇清与实地的联系,但事实上,实地一路的发展壮大,其实都离不开富力的“搀扶”。

早在2003年,张量创立恒量建设集团——即实地地产的前身,这家企业便成为富力重要合作承建商之一,承接了富力多个住宅小区和甲级写字楼建造和装修等工程。

实地2006年成立之初,主要聚焦广东区域,而实地的法人也长期由张量的大伯、张力的哥哥张小林担任。正因此,实地地产一直被视为富力系企业。

这只是故事的开始。实地与富力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后续的一个个关联交易中相继展开来。张量想要努力摘下的“富力少公子”标签,变得愈加刺眼。

富力还能救实地吗?

不管此时富力如何撇清和实地的关系,但张力的确在儿子做生意的许多阶段都给过助力。

两者的关系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密切。2006年时,实地集团首个项目中山璟湖城就选在富力大本营广东,彼时张力派遣多个富力旧将前来坐镇,该项目由富力地产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邬琳直接操盘,而另一位富力高管王洪志,则长期担任实地地产副总裁与广州、遵义、无锡等城市公司的负责人,至今依旧是实地的执行董事。

除了给人,张力还给儿子垫了不少钱。据清流工作室报道,2017年,张力为实地地产垫款9亿元,同年实地地产向张力偿还垫款高达13亿元,偿还富力系公司垫款8921.1万元。此外,实地地产还为张力关联方提供机电装修服务、供货并获得租赁服务,2019年,实地地产总计应付张力关联方即富力旗下公司2.06亿元。据实地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张量及其父亲张力曾共同担保了三笔金额为27亿元、23.45亿元、28.50亿元的借款。

就在实地地产的招股说明书中,有关关联公司的介绍占了足足四页。相关关联公司共计98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张量控股的公司:如广州哈奇公司、广州黑洞投资公司、广州盈绿生态园林工程公司等;其二便是跟富力有关的公司,如北京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富力万丽酒店、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力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对于生意上帮过儿子,张力并不否认,但他同时表示,“实地本身就是张量的公司,我仅在他公司上市的时候帮了一下。”

张量目前掌管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传递娱乐(HK01326)、脑洞科技(HK02203)和力量能源(HK01277)。其中力量能源是张力和儿子张量共同控制的港股上市公司。

2020年,为了充实企业运营资本,实地集团在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但首次闯关以失败告终。业内分析认为,这或许与实地集团过快扩张,企业缺钱再加上前段时间许多小房企排队赴港IPO,让港交所的态度越来越谨慎保守有关。

如今,再加上商票“拒付风波”,实地的上市之路恐怕更加难行。张力还能怎么救儿子?

首先就富力集团内部而言,虽然是两个老板共同创立的企业,李思廉主管公司财务和市场营销,张力主管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但从持股看,李思廉持股28.97%高于张力的27.5%。能否通过富力输血实地集团,其实张力做不了主。

富力的高层肯不肯救实地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富力有没有能力救。

据克而瑞榜单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富力地产累计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646.6亿元,位列第33名,较2020年排名第24,下滑9位。

甚至,富力债务危机的爆发比实地还要早。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手持大量酒店资产的富力集团,入住率更是严重缩水,收入微薄,曾经从万达手中收购的77家酒店成为了巨大的累赘。2019年、2020年该公司连续两年业绩都不达标。

2020年底至2021年初,富力地产将名下更多数量的核心企业股权质押给了广州城投。此举主要为了向广州城投获取一笔50亿元的短期贷款,寻求补充流动性。

实地集团资金链:实地集团票据风波(2)

今年以来,富力销售端疲软,更是放弃拿地,高息展期,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富力累计实现总销售收入约650.8亿元,仅完成年度目标约43%。亿翰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TOP30房企销售收入平均增速为53%,而富力地产同期增速仅为34%,远不及行业大盘。

2021年2月,为偿还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债务再融资,富力地产发行了一笔本金金额为3.25亿美元,期限为2024年到期的美元票据,利率高达11.625%。

作为张力的儿子,或许张量永远摆脱不了“地产二代”的标签,实地的发展,也确实离不开富力的扶持。但现在,富力以一纸公告划清界限。或许张力想帮,但现实不允许。特别是双方都被债务纠缠的局势下,这对父子的命运将走向何处,依旧是个巨大的问号。

洗牌在即,年内已有232家房企倒闭

实地地产面临的紧张局面,正在地产行业普遍发生。

7月28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60.34亿元。截至当日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105.79亿元。目前,蓝光还在与这些金融机构协调解决方案。

同期暴雷的还有华夏幸福、泰禾,它们相继因为债务问题陷入困局。2020年末,华夏幸福爆发债务兑付危机,截至今年7月,其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732.2亿元。为了填补债务窟窿,华夏幸福早已走上了卖卖卖之路,但一直到现在仍没有解决债务危机。

泰禾的债务困局持续时间更长。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作为泰禾的灵魂人物,黄其森一直忙于与债权人周旋,推动公司内部复工复产。据其几天前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亏损在8.5亿元-11.5亿元,2020年同期亏损15.8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泰禾已到期未归还的借款仍有444.91亿元。

实际上,黑马们身陷囹圄,超级头部房企也不好过。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恒大集团暴雷的传闻连续不断,先是被银行追债、信用降级,最近又取消了特别分红计划。在取消分红公告发出的当天,即7月27日,中国恒大跌幅超11%,创四年来新低。而据统计,今年以来,恒大市值累计蒸发已超过900亿元。

小房企们更是不必说。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截至7月29日,递交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累计已达232家,绝大多数为地方性小房企,主营业务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在A股近50家已披露半年业绩预告的上市房企中,近半中小型房企也是亏损状态。而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358起并购行为发生在房地产行业。

昔日万科一句“活下去”的口号,正在成为今年房企们最强烈的呼声。

三道红线与集中供地规则,让2021年整个房地产行业融资规模保持低位运行。中小型房企无钱可用,而大中房企凭借资源优势、资金优势、运营实力等领先优势,反倒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占率。相对应的则是不断被挤压生存空间的中小房企,其地产项目售卖情况也将出现疲弱态势。

行业洗牌已然在发生,而在这场无法逆转的竞速游戏中,出局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