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东省第三扶贫协作工作组名单(广东省第一贫协作工作组情系贵州七星关区)

广东省第三扶贫协作工作组名单(广东省第一贫协作工作组情系贵州七星关区)八寨镇大兴社区居民申庆富一有空闲都会来社区广场锻炼身体,“自从社区修建了广场,让我们饭后茶余有个散心的地方。“申庆富满意地说道。然而,让申庆富满意的不仅是广场,还有路灯和修到家的串户路。同样,在基层一线,荔湾区扶贫工作队积极协调,把更多优质的资源引入七星关区,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今年3月,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派驻七星关区妇幼保健院的最后一位专家黄亚深圆满完成帮扶任务离开,然而,在他帮助下新建起来的儿童康复中心已经独立运作,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接受治疗,“在2018年之前,我们没有开展儿童康复业务,通过帮扶后,将此项业务重新规划,不仅填补了七星关区儿童康复空白,还增添了20项儿童服务。“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孙琴芳介绍。七星关区妇幼保健院医生在诊治。除了帮助建立儿童康复中心,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还先后派驻9名专家分别从妇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医疗领域给予帮扶,传授先进的治疗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工作组七星关区工作队就扎根基层,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工作方针,结合七星关区所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帮扶活动,将一个个民生项目在七星关区落地生根,广结硕果推动七星关区各项民生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今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该工作队被授予“贵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面对表彰,广州荔湾区派驻挂职干部、七星关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万楚平说,“我们发挥的只是桥梁纽带作用,落实两地各级交付的任务,真正伟大的是身后一群在各个领域付出的工作者们。这几年在所有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从2016年开始,两地便开始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荔湾区先后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加大人才输送、资金投入、项目扶持,让七星关区各领域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

今年3月,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派驻七星关区妇幼保健院的最后一位专家黄亚深圆满完成帮扶任务离开,然而,在他帮助下新建起来的儿童康复中心已经独立运作,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接受治疗,“在2018年之前,我们没有开展儿童康复业务,通过帮扶后,将此项业务重新规划,不仅填补了七星关区儿童康复空白,还增添了20项儿童服务。“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孙琴芳介绍。

广东省第三扶贫协作工作组名单(广东省第一贫协作工作组情系贵州七星关区)(1)

七星关区妇幼保健院医生在诊治。

除了帮助建立儿童康复中心,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还先后派驻9名专家分别从妇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医疗领域给予帮扶,传授先进的治疗技术,从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实现了七星关区妇幼保健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诊疗转变,提升了当地产科质量,也提振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信心和勇气。

同样,在基层一线,荔湾区扶贫工作队积极协调,把更多优质的资源引入七星关区,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八寨镇大兴社区居民申庆富一有空闲都会来社区广场锻炼身体,“自从社区修建了广场,让我们饭后茶余有个散心的地方。“申庆富满意地说道。然而,让申庆富满意的不仅是广场,还有路灯和修到家的串户路。

走进大兴社区,一条条村道小巷平坦宽敞,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随着各类基础实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生活幸福指标日益提高。

大兴社区作为七星关区深度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薄弱……这些都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因素,2018年,在荔湾区扶贫工作队的协调下,一个个帮扶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惠及一方百姓,2020年,随着55个大棚的援建,通过招商引资,大兴社区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特色扶贫产业——鲜花种植,积极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发展。

然而大兴社区只是帮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荔湾区不断加大七星关区深度贫困村的倾斜支持,投入到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帮扶资金占比超过69.85%,并深入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捐赠10万元以上,覆盖全区24个深度贫困村,实质性帮扶率达100%。

为帮助做好搬迁群众的“后半篇文章”,荔湾区目光聚焦在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加快推动搬迁区域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建设,让搬迁群众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企业、政府部门的关心与关爱。

广东省第三扶贫协作工作组名单(广东省第一贫协作工作组情系贵州七星关区)(2)

一线医生为群众义诊。

“在扶贫车间上班,每天既可以照顾老人小孩,还可以补贴家用。”在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扶贫车间内,陶俊芬熟练地制作手中的服装,一个月下来她能挣到两千多元。

自开展帮扶以来,荔湾区先后投入资金用于扶贫车间建设和运作,在当地搭建就业平台,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荔湾区还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经验优势,因地制宜援建“柏杨林长幼日间托养照料中心 长者食堂“,让搬迁群众中的老年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点滴帮扶,成就大民生。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广州市荔湾区累计统筹帮扶七星关区1.38亿元,实施48个项目,覆盖受益人口21.09万人,直接带动贫困人口43192人实现生产生活。

然而,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工作组七星关区工作队作为两地项目协作、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不断发挥积极作用,无私奉献,将荔湾区先进的发展理念、丰富的帮扶资源、社会爱心捐助源源不断汇聚到七星关区,在推动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让两地结下深厚情谊,收获满满。(图/文 韩园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