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飞加格达奇小飞机(延误颠簸经济舱)
直飞加格达奇小飞机(延误颠簸经济舱)“我们抱歉地通知您,你所乘坐的航班因为……原因不能按时起飞,起飞时间待定。”有可能被困机场难以脱身“a necessary evil”,职业球员这样形容自己的旅行。它是“必要的邪恶”,更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延误 无法把控的起飞时间
在经济舱、公寓、Uber、网络和其他。中,温网和美网两届大满贯亚军得主凯文·安德森的妻子凯尔西·安德森述说了作为“普通球员”需要向生活妥协的内容,其中就包括飞行。
在一个自然年的12个月里,大概会有11个月都被比赛填满——网球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职业赛事,它不只是显示在比赛用时里,也显示在赛季的漫长之中。
选手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不同的比赛,以周为单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迁徙”。
经济舱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同时他们还会利用积攒的航空里程来兑换一次免费的飞行或者升舱券。与之相对应的,往往是漫漫无期的延误、颠簸的飞行、无法适应的时差以及由此而来的“Tennis Pro疲劳综合症”,和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a necessary evil”,职业球员这样形容自己的旅行。它是“必要的邪恶”,更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延误
无法把控的起飞时间
有可能被困机场难以脱身
“我们抱歉地通知您,你所乘坐的航班因为……原因不能按时起飞,起飞时间待定。”
对于球员来说,听到这样的航班延误的广播简直是家常便饭。通常情况下,他们会继续沉浸在社交媒体或者游戏、电影、书籍、聊天当中,努力打发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
不过,有时候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这一“待定”可能就是一整夜,或者直接取消。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2010年12月末肆虐欧洲大陆以及北美的暴风雪,大西洋上空大范围的高气压改变了大气环流状况,使得当年成为1910年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因为极寒而失去生命。
当时刚好是2011赛季的开端,大多数网球选手都需要从北半球乘坐飞机前往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备战以及参加比赛,这样的天气条件让大家都叫苦不迭。
罗迪克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新赛季首秀即将发生在布里斯班。但是由于美国东部遭遇暴雪袭击,他被通知前往澳大利亚的航班已经延误,不得不留在北卡罗来纳的家中继续等候。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发,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他无奈地表示,能够顺利起飞看上去比他发出时速超过200公里/小时的发球难多了。
前世界第一萨芬娜把阿根廷作为冬训基地,她原本希望可以顺利完成南半球的转场,毕竟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奥克兰要比从莫斯科到奥克兰近多了。然而她的航班被困在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没有该国签证的她不得不在机场过夜。
“我就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她在社交网站上写道,“飞机要下午两点才能飞,而现在才凌晨1点!”
关于发生在机场的故事,法国球员加西亚也有话说,她将其形容为“噩梦”——2016年,她无意中走出了多哈机场,然后就再也没办法回去了。
“我不能通过安检和旅客的区域,被困在那里足足有14个小时。我就一个人干坐在椅子上,身上没有钱、信用卡和一切。”
“那是噩梦一般的经历,我错过了航班,想要重新买票又没有钱。现在说起来好像这件事还挺滑稽的,但当时真的是非常崩溃,一点也不有趣。”
颠簸
飞行中的气流让人焦虑
纳达尔有轻微“恐飞症”
能不能登机?能不能准点起飞?这是球员们在起飞前最关注的问题。而一旦飞机腾空而起,有些人的“恐飞症”就要出现了。
众所周知,在球场上火力四射的纳达尔在生活里其实是有些胆小的,飞行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从15岁开始就已经开始在职业网坛征战,十几年后他依然会有轻微的恐飞,尤其是在遇到气流颠簸的时候。
“我是那种会在飞行时感到紧张的人。如果碰上不稳定天气,我的手心就会开始出汗。”
最好的方式是转移注意力,飞机内自带的娱乐系统是他打发时间的好帮手。同时,和团队一起旅行也会减少他的焦虑。
此外,纳达尔对于酒店的选择并不是特别挑剔,他的标准是“特别干净”和“有好的服务”。这样当他抵达一座新的城市时,可以立刻进行休息,以应对接下来的训练、比赛、新闻发布会以及赛事相关活动。
但是舒服的酒店也有可能让他不愿意提前太多时间去机场,而是选择“刚刚好”。“所以我总是迟到,不过我从来没有因此而错过航班。”
时差
Jet lag让人睡不着起不来
横跨经度的体验很糟糕
在平常的时候,两届温网女单冠军科维托娃是个习惯早起的人。
但是,当她舟车劳顿地跨越七八个小时的时差抵达一个新的比赛地时,时差会让她难以入眠以及难以起床。
“我没有办法早睡,也没有办法早起。当闹钟在早上9点30分响起的时候,我总感觉像是5点钟。起床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平常要难上两倍。”
对于澳大利亚人斯托瑟来说,她已经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习惯了从南半球向北穿越赤道线的长途飞行。不过,面对横跨美国这种在经度上的体验,她依然表示那简直是“最差劲的飞行”。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从加利福尼亚印第安维尔斯飞去佛罗里达的迈阿密。时差其实只有3个小时,但是你需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抵达。”
她说如果你试过早上在加利福尼亚醒来,然后晚上抵达佛罗里达,就会知道整个人是多么恍惚……“时差问题,这是简直是最严重的时差问题了。”
疲惫
既定的赛程不等人
“长征”后可能过早遭到淘汰
即便是成功地克服了延误、颠簸、时差抵达目的地,舟车劳顿的疲劳接下来很可能让球员们付出代价。
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前温网女单亚军、4号种子A·拉德万斯卡在首轮不敌中国选手郑赛赛,整场比赛进行了99分钟。
为了抵达里约,A·拉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出发,在葡萄牙里斯本转机,经过多次延误最终耗时55个小时跨越将近5000公里才完成了这项“长征”。
“我几乎没有时间做出调整,”她说:“这条路真的是太长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球员在经过漫长的旅途后首战都会输球——它是影响发挥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的和绝对的。
2020年2月,在印度的普纳公开赛闯入男单八强之后,1997年12月2日出生的韩国球员权纯雨用了30个小时、跨越12000公里途经首尔飞往纽约,参加纽约公开赛。
首轮淘汰日本选手添田豪后,他迎来了前温网亚军、ATP排名第32位的拉奥尼奇。结果,韩国少年以7比6、6比7、6比4的比分获胜。
“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我一直告诉自己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我还年轻,所以时差之类的都不是问题,30个小时的飞行而已嘛……”
随后,这位年轻人爆发出一阵笑声。
舱位
量入为出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有人用经济舱“惩罚”自己
年轻是资本,它可以帮助球员克服很多东西,但为了应对漫长的旅途以及减少疲劳度,商务舱和头等舱或许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就像凯尔西·安德森所说的那样,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担得起。
安德森本人就经常飞经济舱,拥有超过100座男双冠军奖杯以及ATP双打世界第一头衔的布莱恩兄弟也是如此,纳达尔、莎拉波娃也偶尔会在经济舱被球迷发现。
2019年深圳WTA年终总决赛女单冠军斯维托丽娜有自己的逻辑,只要行程不超过5个小时,她都会选择经济舱。不过,如果时间超过5个小时,她就要买商务舱的票了。
“主要是我的后背有些问题,(买贵的机票)相当于是一种对自己的投资。我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在球场上有更好的竞争力。”
关于保持更好的竞争力,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
7届大满贯冠军得主大威廉姆斯不用为经济问题发愁,分分钟可以预定想要的任何舱位甚至是私人飞机。不过,充满进取心的她会用经济舱作为对自己过早输球的“惩罚”。
2008年夏天,在法网第三轮以5比7、3比6不敌佩内塔之后,她决定从欧洲坐经济舱排返回美国。
感觉怎么样?“极其舒适和开心,我的邻座儿是一位歌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