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表个税怎么计算(最新工资表计算个税公式来啦)
工资表个税怎么计算(最新工资表计算个税公式来啦)3不超过36 000元的部分税率(%)速算扣除数1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综合征税,自2019年1月1日起试行,将“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的减税政策,从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实施。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累计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6 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6 000至144 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过144 000至300 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过300 000至420 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过420 000至660 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 000至960 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过960 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注:本表所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指居民个人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及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6项)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一般无)后的余额。
修改后的个税按全年应纳税计算,后期增加的个性化专项附加扣除,让每个月固定的个税变得浮动起来,遇到个税跳档,甚至个税额能比上月增加1000元左右。
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用excel计算新个税。
1、录入工资基本表,并按最新税率计算出个税,下表蓝色背景列为辅助列。
用到的公式:
(1)A2至E2为输入列,分别为月份、姓名、基本工资、补贴、奖金;
(2)应发工资F2=C2 D2 E2;
(3)保险公积金个付G2=C2*22.2% 3(以北京市个付为例,操作中注意上下限);
(4)应税工资H2=F2-G2;
(5)累计应税I2=H2
(6)累计专项J列为每个月专项附加扣除,=2000*A2;
(7)累计免征额K列每个月减除5000元,=5000*A2;
(8)年度应税L2=I2-J2-K2;
(9)年度税率M2根据年度应税及税率表计算税率=IF(L2<=36000 0.03 IF(L2<=144000 0.1 IF(L2<=300000 0.2 IF(L2<=420000 0.25 IF(L2<=660000 0.3 IF(L2<=960000 0.35 IF(L2>960000 0.45 "出错了")))))));
(10)速算扣除数N2根据年度应税及税率表计算速算扣除数
=IF(L2<=36000 0 IF(L2<=144000 2520 IF(L2<=300000 16920 IF(L2<=420000 31920 IF(L2<=660000 52920 IF(L2<=960000 85920 IF(L2>960000 181920 "出错了")))))));
(11)个税O2=IF(ROUND(L2*M2-N2-P2 2)>0 ROUND(L2*M2-N2-P2 2) 0);
(12)累计个税P2=0;
(13)实发额Q2=H2-O2
2、录入2月信息,带公式部分,除I列和P列有变动外,其余公式可直接下拉。
(1)I列为累计应税,1月份只有1月份的应税,2月及之后的累计应税要加上之前月份的,I3公式调整为H3 I2;
(2)P列相同,1月份的个税就是1月的累计个税,自2月份开始,P3公式调整为02 P2
3、E列奖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有额度,如果涉及年终奖个税优化也会用到,此文暂不细述。
4、全年工资个税表如下
5、关键点截取,供个人练习核对
6、个税跳档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3月个税到4月个税增加500余元,原因为个税跳档,可以看到M列从0.03变为0.1,12月的个税同样的道理,因为奖金的加入导致个税跳档。
欢迎大家关注,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