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六年纠结考研还是考公(一直蹲家考研考公)
毕业六年纠结考研还是考公(一直蹲家考研考公)每每想到这一点,她就愧疚难当,觉得自己失败又没用,像极了啃老族,大学毕业了还在靠父母养。父母并不富裕,省吃俭用供她备考两年,她却还没有考上。考了两年,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大概率还是失败。她哭得崩溃又伤心,不仅是因为二次考研又失败,更因为深觉愧对父母。因为备考的两年里,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房租、生活费以及为考研买资料报辅导班的钱都是父母出的,光支付宝就花了6万多……
如果你毕业不工作,无所事事家里蹲,父母可能会嫌弃你啃老。
但如果你是专门在家考研考公呢?
01
网上有个很火的视频,是一个毕业两年的女大学生哭诉自己考研的事情。
考了两年,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大概率还是失败。
她哭得崩溃又伤心,不仅是因为二次考研又失败,更因为深觉愧对父母。
因为备考的两年里,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房租、生活费以及为考研买资料报辅导班的钱都是父母出的,光支付宝就花了6万多……
父母并不富裕,省吃俭用供她备考两年,她却还没有考上。
每每想到这一点,她就愧疚难当,觉得自己失败又没用,像极了啃老族,大学毕业了还在靠父母养。
02
毕业不工作,一直蹲在家里考研考公,这种“新型啃老”正在90后群体中兴起。
知乎有个帖子:考研n战失败,家里蹲,现在该怎么办?
发帖人2015年教育学毕业,因为不想当老师,于是开始考研。
第一年,失败;第二年,还是失败;第三年,复试被刷,仍旧失败。
迫不得已找了份工作,嫌弃工资低,做了一个月就辞职了,继续备战考研……
毕业好几年了,没怎么工作过,一直蹲家里备考,一战二战三战……考不上就一直考,没完没了。
同龄人要么事业小有成就,要么已经结婚生子,只有他人生卡在那里,身份尴尬前路迷茫。
在这个帖子下,有不少相似遭遇的人在倾诉。
“我今年二战失败了,失败原因很简单,我自己太贪玩儿了,别人是学5天玩2天,我是学2天玩5天,接下来准备三战或者找个工作。”
“19年毕业,大四考一次,连续脱产考研两次,总共考了三次,这次分数出来又凉了。”
“我也是n战,大龄,今年打算骑驴找马了,无论什么工作先找个干着。”
“15年毕业连续考了四年,但更悲催的是我一次复试都没进,每次总是差一点。憋了四年多真的心态完全失衡,尝试过找工作又干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除了考研的,还有考公的,潮姐有个前同事,因为经历过私企的毒打立志要进体制内,辞职考公,目前已经三年了,还没有听到她上岸的消息。
因为迟迟考不上,整个人自卑又封闭,已经在朋友圈销声匿迹了。
这样不工作连续备考,到底是真的想考研,还是拿考研当借口逃避工作?
03
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8年毕业生821万人, 2019年834万人, 2020年874万人, 2021年将达到909万人……
就业压力可想可知。
相比庞大的毕业生规模,好的工作岗位却并没有那么多。
所谓“条条大路通销售”,不少应届生吐槽,简历投了几百份,最后约面试的不是房产中介就是各种销售岗……
理想的好工作找不到,销售又不想干,于是只能寄希望于考公务员和考研。
然而考研和考公务员竞争更激烈,如今早已是“地狱级难度”,不是靠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成功上岸的。
备战好几年,已经是常态。
全职考研考公,一考好多年,父母有苦难言,自己也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固然难,但逃避也不是办法,早晚还是要面对。
与其用考研考公逃避压力推迟就业,蹉跎几年光阴,不如先试着找个工作养活自己。
大学毕业后还一直家里蹲,即使父母不说,自己也会底气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