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教育大讲堂第十期(润物无声美美与共)
鄂尔多斯市教育大讲堂第十期(润物无声美美与共)本次活动深入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素养指向下音乐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课题推进的方式,全体音乐教师共研共进,不断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服务音乐课堂,让学生实现课堂情境中的“真学习,在学习”,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活动上,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员姚丽雅老师作了《五级联动:素养指向的音乐大单元教学》讲座。紧扣审视、思考、深度学习、评价以及大单元设计等关键词,介绍了音乐素养的课堂层级建构、基于“学—教—评”一致性的课堂五级联动、基于评价的问题发现与改进,引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和谐发展。准格尔旗民族小学格根塔娜老师的《森林水车》引导学生走进奇妙世界,她用美妙的音乐将水车画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通过聆听歌曲情绪等音乐要素、模仿水车“咕噜”的音响效果,并在课堂上加入音条乐器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格尔旗薛家湾第
润物无声,美美与共,鄂尔多斯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名师工作室小学音乐素养指向的音乐大单元教学推进活动在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九小学举办,全市各旗区教研员、中小学音乐教师以线下或线上直播的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
教学展示 各显风采
杭州市明德小学的杨利珊老师受邀带来了一场音乐欣赏直播课《那不勒斯舞曲》,用变幻的方法带着孩子们欣赏古典乐史上最卓越的旋律大师之一柴可夫斯基的舞曲。以律动参与、听辨游戏、画旋律线等方式,教学生认识“重音记号”,准确记忆并演唱乐段 A 的尾音,哼唱主题旋律;认识“小号”的形状及音色,了解曲目在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体会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多维度多层面地让学生感受澎湃力量。
东胜区第八小学的彭如老师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将孩子们带到了八十年代,一起感受《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唯美意境。聆听、模唱、视唱、跟随音乐轻轻摇摆、轻声哼唱等环节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曲调。她的教学设计精细,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方面给提出新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学习音乐、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
准格尔旗民族小学格根塔娜老师的《森林水车》引导学生走进奇妙世界,她用美妙的音乐将水车画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通过聆听歌曲情绪等音乐要素、模仿水车“咕噜”的音响效果,并在课堂上加入音条乐器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九小学高飞老师执教的《森林狂想曲》是一首自然声音与音乐融合的器乐曲,学生从欣赏乐曲到自己表现乐曲,让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审美实践中加深了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有效提高音乐素养,让学生真正得到音乐情感的熏陶。
专家引领·助力成长
活动上,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员姚丽雅老师作了《五级联动:素养指向的音乐大单元教学》讲座。紧扣审视、思考、深度学习、评价以及大单元设计等关键词,介绍了音乐素养的课堂层级建构、基于“学—教—评”一致性的课堂五级联动、基于评价的问题发现与改进,引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和谐发展。
本次活动深入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素养指向下音乐大单元教学教研活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课题推进的方式,全体音乐教师共研共进,不断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服务音乐课堂,让学生实现课堂情境中的“真学习,在学习”,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