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和父母分离(双胞胎儿子是自闭症)
孤独症孩子和父母分离(双胞胎儿子是自闭症)在可可和乐乐三周岁那年,施梅等来了确诊:她的双胞胎儿子,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闭症。兄弟俩被带去一些早教康复机构,在那里呆了几个月后,二宝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很明显有一些自闭症症状:无法对话交流、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手舞足蹈……最先发现问题的是施梅的老公。“老公上网查询了一下跟我说,孩子的症状,和自闭症有点像。”第一次去医院,专家诊断为疑似自闭症。大家都不愿相信。“说是疑似自闭症,我们总想,应该是误诊吧,总会变好的。”
7年前,双胞胎可可(化名)与乐乐(化名)出生时,杭州人施梅(化名)一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孩子们的成长看起来也顺利,五六个月断奶后,施梅就回单位上班,两个宝宝交给了在家的奶奶和外婆带。
事情是在可可和乐乐两周岁的时候出现的。
一家人渐渐发现,双胞胎和一般的孩子有点不一样。“不会叫爸爸妈妈。对大人的回应也不太有。”
最先发现问题的是施梅的老公。“老公上网查询了一下跟我说,孩子的症状,和自闭症有点像。”
第一次去医院,专家诊断为疑似自闭症。
大家都不愿相信。“说是疑似自闭症,我们总想,应该是误诊吧,总会变好的。”
兄弟俩被带去一些早教康复机构,在那里呆了几个月后,二宝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很明显有一些自闭症症状:无法对话交流、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手舞足蹈……
在可可和乐乐三周岁那年,施梅等来了确诊:她的双胞胎儿子,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闭症。
4月2日,跟小时新闻记者说起确诊那一刻的心情,施梅已经淡定了许多。只是这7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一家人是怎么熬过绝望再到现在的,施梅用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但是他们现在是两个小画家。”施梅说。
可可和乐乐完成的绘画作品
辞职,当全职妈妈
辞职是可可和乐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施梅做的第一个决定。
确诊后不久,双胞胎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施梅鼓足勇气,去找附近的幼儿园,给兄弟俩办理了入园手续。
9月1日开学,才过了两天,学校老师就找到家长,说两兄弟的行为跟不上其他孩子。“上课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坐不下来,还乱涂乱画。”
施梅找到了萧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每周固定三次接送孩子进行康复,同时学习自闭症康复领域的专业知识,参加和自闭症有关的培训。
可可和乐乐对周围的新事物不了解,施梅就带着他们到超市、水果店和商场逛,“我会指着店铺里卖的东西告诉孩子们,这是苹果、这是香蕉,香蕉是黄黄的,弯弯的,像月初的那一弯新月,然后再告诉他们哪些是能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以此帮助他们认知事物。”
一次次的逛,一遍遍的重复,那段被施梅形容自己像个疯子一样的日子里,在专业康复师的帮助下,可可和乐乐终于有了进步。
如今读幼儿园大班的双胞胎和原先相比已经有了不少改变。
“原来两个孩子互相没有交流,就和陌生人一样,现在他们会交流唱歌画画阅读,哥哥的语言表达有点欠缺,不过弟弟很活泼,会把书上看到的词语告诉我。”施梅说,在康复师的帮助下,兄弟俩也能“坐得住”了,“原先他们一分钟都坐不住,现在可以坚持每节课30分钟;以前大小便都不会的,现在可以自己如厕吃饭穿衣,还能帮助老师收拾教室及照顾其他小朋友。”
我的儿子是“小画家”
施梅无数次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保持健康,我要活得久一点,为了可以照顾两个孩子多一天,哪怕一天也好。
在常人看来,自闭症患者往往不爱说话,看上去比较封闭,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很多时候,自闭症儿童会通过绘画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一次偶然的情况,施梅发现了可可和乐乐的“绘画天赋”。“两兄弟小时候,家里的墙上,全都是他们涂鸦的痕迹。”
一开始家长们来不及阻止,可渐渐的他们发现,可可和乐乐在拿起画笔后,往往会格外专注,也会安静下来。“后来我们专门买了白板放在家里,方便他们‘创作’。”
可可和乐乐两周岁时,在家里墙上完成的绘画“作品”
两兄弟对于临摹很感兴趣。“别人画的东西,哥哥看一眼就能模仿着画下来,后来我给他们都报了美术兴趣课,手机上也下载了美术AI课。”
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同学们也发现了身边的这两位“小画家”。在老师的帮助下,可可和乐乐的绘画功力有了长进。之前,幼儿园里办了一次儿童画展,可可和乐乐的作品双双入选,惊艳全场。“其中有那两幅参赛作品,两兄弟花了差不多一下午时间完成,弟弟要求比较高,一开始不满意,后来问老师要了画纸后重新画了一次。”
可可和乐乐的绘画作品
其实,像可可和乐乐一样,通过绘画来表达自我的自闭症儿童还有不少。
4月2日,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的浙江省“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暨全国首个省级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主题活动中,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也见到了由浙江赛丽美术馆带来的孤独症儿童画展。
那一幅幅惊艳的画作,都是来自一个个“星星的孩子”。
浙江赛丽美术馆带来了一场孤独症儿童画展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