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博苑助残活动(孝亲敬老不改初心)
厦门博苑助残活动(孝亲敬老不改初心)用心用力用情 照顾村中独居老人 在林良菽的办公桌里,保留着一张他20多年前绘制的莲塘村简易规划图,图里凝结着他对这个村庄的责任和决心。年复一年,同样的山顶,年岁渐增的林良菽初心不改,山下则是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正变得越来越好的莲塘村。 这半个月无论多忙,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菽总要抽空给项目负责人黄小梅主任打电话,了解情况。如果抽得开身,他一定会自己开车过去看看,“看到村里的一百多位老人又能围坐在一起吃饭,感觉才踏实、安心。”这些老人,始终是林良菽心底最柔软的牵挂之一。 在林良菽心中,始终装着“慈乌反哺”的故事——据说一种叫“慈乌”的乌鸦,在母亲喂养长大后就会衔来虫子,喂给母亲吃。他说,从小了说,是子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往大了看,就是要为生养自己的土地尽一份责任。 二十几年前,林良菽有一个习惯,总会自己开车到莲塘山顶俯瞰全村。1998年,返乡创业伊始,他开着富康小轿车上
林良菽(前右二)在“老人之家”与老人们共进午餐。
文/图 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陈景赐 蔡冰宁 余庆东
翔安区内厝镇莲塘村的两所“老人之家”重开已经半个多月了,此前受疫情影响,十年来第一次停膳,一停就是五个多月。
这半个月无论多忙,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菽总要抽空给项目负责人黄小梅主任打电话,了解情况。如果抽得开身,他一定会自己开车过去看看,“看到村里的一百多位老人又能围坐在一起吃饭,感觉才踏实、安心。”这些老人,始终是林良菽心底最柔软的牵挂之一。
在林良菽心中,始终装着“慈乌反哺”的故事——据说一种叫“慈乌”的乌鸦,在母亲喂养长大后就会衔来虫子,喂给母亲吃。他说,从小了说,是子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往大了看,就是要为生养自己的土地尽一份责任。
二十几年前,林良菽有一个习惯,总会自己开车到莲塘山顶俯瞰全村。1998年,返乡创业伊始,他开着富康小轿车上山顶定下目标,要尽全力让莲塘村变得更好;20多年后,小车换成了商务车,他上山顶就能看到,“老人之家”已经开办了10年,新修的道路和公园点缀在焕然一新的村子里……
在林良菽的办公桌里,保留着一张他20多年前绘制的莲塘村简易规划图,图里凝结着他对这个村庄的责任和决心。年复一年,同样的山顶,年岁渐增的林良菽初心不改,山下则是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正变得越来越好的莲塘村。
用心用力用情 照顾村中独居老人
林良菽在莲塘村创办的两所“老人之家”,位于村道的东西两边,主要为1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一日3餐。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次停办伙食。
林良菽很着急,让黄小梅主任找了镇里、区民政局请教恢复运营的指导意见,找了区疾控中心请教日常防疫的要点……6月3日,“老人之家”重新开放,他也长舒了口气。
当天临近12点开饭,不少老人正坐在大厅板凳上喝茶聊天,而厨师小黄在忙着做饭。75岁的陈珠治和王雪程老人也帮着打下手,忙得不亦乐乎。在林良菽看来,烟火气和老人们就餐时的笑脸组合在一起,正是幸福的模样。
办“老人之家”的念头,起于林良菽2010年时和友人的一次闲谈。“当时他跟我诉苦,家中的老母亲由兄弟几个轮流送饭,但因为工作忙,有时候没有按点送饭,老人家有一次甚至说自己不该长寿。”林良菽说,村里的独居老人和孤独老人不少,有些人经常搬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发呆,也不出去走走,也没有和别人说说话聊聊天。他意识到,老人们缺的不只是三餐饭,还缺少陪伴。
“不如把这些老人聚起来,一起吃饭聊天,这样大家不会孤单,还能每天活动活动筋骨。”林良菽说,当时就是想为村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替大伙减轻一点负担,减少一点顾虑。但总免不得有人难以接受,觉得自家的老人为什么要别人来照顾。
林良菽的父亲是穿了多年警服的公安老干部,老父亲开导他,人一辈子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觉得有意义就要坚持做下去。于是,他动员林氏族亲腾出了老祖屋,再投入资金修缮——2010年4月,第一所“老人之家”就开起来了。
来源:厦门日报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