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弊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弊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有沙僧总是义无反顾地陪着师父,挑着重担,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可是,他也是最容易被忽视那个人。 沙僧是几个徒弟中最佛系的存在,孙悟空总是风风火火,一有不满就要回花果山,八戒呢,更是动不动就往地上一坐,翻个白眼说不走了,饿了就耍小聪明向师傅讨要吃的。 俗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好像在职场上,也是这样。现在如果我问你,你对《西游记》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大概十个人里有八个人会回答孙悟空,剩下两个人会分别回答八戒和唐僧。 我们可怜的老实人沙僧就老是被忽略。
大概所有公司都有这两种人,“老实人”和“会哭的人”。
“老实人”总是兢兢业业,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但是,他存在感很弱,你甚至不会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会哭的人”呢,他能力不一定很出众,但就是能给领导同事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是在饭桌上第一个活跃气氛的人,是最和上司自来熟的人,是在说说笑笑中就提出自己需求的人。
俗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好像在职场上,也是这样。
一、老实人吃亏,哭的人吃奶现在如果我问你,你对《西游记》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大概十个人里有八个人会回答孙悟空,剩下两个人会分别回答八戒和唐僧。
我们可怜的老实人沙僧就老是被忽略。
沙僧是几个徒弟中最佛系的存在,孙悟空总是风风火火,一有不满就要回花果山,八戒呢,更是动不动就往地上一坐,翻个白眼说不走了,饿了就耍小聪明向师傅讨要吃的。
只有沙僧总是义无反顾地陪着师父,挑着重担,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可是,他也是最容易被忽视那个人。
沙僧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而八戒,则是个会哭诉自己需求的“会哭的人”。
职场上,你是沙僧,还是八戒呢?
我们公司有两个做活动策划的同事,小A和小B,小A负责今年的元旦活动,小B则负责年会活动。
其实他俩能力是差不多的,但最后活动办下来的效果却差得很远,元旦活动远不如年会办得好。
究其原因在于,小B会“哭”,而小A不会。
最后成果出来,小A的元旦晚会出乎意料地寒酸。
其实他策划案做得不错,可是做到一半发现缺物料,但他愣是不想跟领导申请,依然自己硬着头皮干,结果最后出来的效果实在让人夸不出口。
而在活动的策划过程中,小B会实时向上司汇报完成进度,并且经常会提出一些要求,申请资金补贴,一般来讲上司会都欣然同意。
最后,年会活动完成地很完美,小B策划有功,年终奖被加了两个月的工资。
小A就像是只会埋头苦干的沙僧,而小B就好比那个会哭诉自己需求的八戒。
鬼谷子说过:“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这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既然可以拿到手的东西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如果可以双赢,又何必要死守规则不放呢?
有时候,“哭”是获取资源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想要当个会哭的人,想要在通过“哭”来赢取红利,首先就得搞清楚正确的哭法。
不然,你的哭声就只是单纯的聒噪,不仅不能帮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反而让人生厌。
(1)说出自己的不满
就在这两天,一个叫“王小琴”的女上司火了,因为她要求员工一天做出100张海报,折算下来差不多三分钟就得出一张海报。而且不给调休和加班费。
这种无理要求自然,员工自然是不满意的。
于是当事人就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提出了质疑。
由于对方过于无理取闹,当事人气不过就把这段对话发布到了网站上,引发众怒。
现在这个员工已经成功办理离职,脱离苦海。
但是,这位"王小琴"只是众多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老板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员工正在遭受他们的无理盘剥。
但大多数员工选择了忍气吞声,因为害怕被上司穿小鞋。
实际上,只要是工作上有不合理的地方你都该勇敢说出来,。
你抱怨了,你“哭”出声了,无非有两种情况。
一是老板听进去了,于是修正了不合理的地方,满足你的需求,这样很好。
二是老板完全不在乎,将不合理进行到底,那么你就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还该留在这个地方。
退一万步讲,你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该哭的时候就得哭。
(2)让领导看见你的付出
有时候我们会埋怨领导看不见我们的付出,但实际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我大学同学前两天在微信上跟我抱怨,说公司有个女同事特别喜欢邀功,经常有意无意地跟领导在领导面前强调自己的付出。结果这两天老板就给她加了工资。
“那个项目明明是我和她一起做的,而且我大部分都是我负责,她也就帮忙联络了几个客户,却把自己吹得像什么似得,最无语的是,老板还信了她的鬼话。”
同学说,这个人就是个戏精,每次做出一点点成绩,就非得搞得全办公室的人都知道。
同学的语气里有很多鄙夷,但又流露出一丝羡慕。
虽然不得不承认我们都不喜欢这种夸大其词的人,但在职场上,如果你不学会适时地表达自己,那你永远也得不到上司的青睐。
能力强是一回事,领导知道你能力强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老板都不知道你是谁,又该怎么给你升职加薪的机会呢?
毕竟,在职场中,酒香也是怕巷子深的。
(3)不要妄自菲薄
我表弟是个大四的学生,如今临近毕业,他开始疯狂找实习,但奇怪的是,除了一个看起来就不靠谱的公司外,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取他。
我就很纳闷,据我所知他能力也不差呀怎么就没地方愿意收留他呢?
我猜肯定是面试时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于是我和他来了场模拟面试。首先我让他介绍一下自己,结果他说的话让我哭笑不得。
“我今年毕业于xxx学校,是一本,但也是双非。
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但是成绩可能不算特别好。
我六级倒是过了,但是分数不怎么高。
我..."
他还没说完就被我叫停了,这几个“但是”听得我差点吐血。
我不求你夸大自己,但最起码别妄自菲薄啊。
我问表弟为啥这么贬低自己,表弟一脸无辜地表示,我的确在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诚实一点不好吗?
诚实是好事,但诚实不代表你要把所有情况都说出来。
有时候明明是优势,却生生被说成了劣势。
有人能把百分之六十的成效夸成百分之九十,就有人能把百分之百说成百分之七十。
四、写在最后职场上,说到底能力是关键,仅仅依靠撒娇,卖惨,邀功来混职场的话,那你必然混不长远。
不过,我们既要老实做事,偶尔也需要“哭一哭”。
就像弘一大师说过的:“做人要留慈悲心肠,做事要有霹雳手段”。#办公室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