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员工怎么自我介绍(新员工自我介绍贼尴尬)
作为新员工怎么自我介绍(新员工自我介绍贼尴尬)而且,来到一个新地方,你最开始的行动和想法,往往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可承认自己有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症”),并不能解决问题。离开熟悉的家人、朋友、故乡,独自一人拉着行李箱,站在陌生的环境里,对着陌生人尴尬地说出那句:“你好,我叫XXX。以后请多多关照。”单是想想,都觉得开不了口。“和不熟的人聊天,感觉特别累。我宁愿去写篇论文、干一下午体力活,也不想和陌生人接触。”
做到这3点,大概率你会遇见幸福!
【文】董小琳 【分类】沟通技巧
一晃,暑假就要结束了。
“新生开学、新员工入职”近在眼前。
离开熟悉的家人、朋友、故乡,独自一人拉着行李箱,站在陌生的环境里,对着陌生人尴尬地说出那句:“你好,我叫XXX。以后请多多关照。”
单是想想,都觉得开不了口。
“和不熟的人聊天,感觉特别累。我宁愿去写篇论文、干一下午体力活,也不想和陌生人接触。”
可承认自己有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症”),并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来到一个新地方,你最开始的行动和想法,往往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直接决定了你会收获多少幸福。
该面对的,终究还是要面对。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换了新环境,该如何想、怎么做,才能顺利渡过陌生期?
全文导图
一、所谓“社交恐惧”,其实是你的主动选择1、与生人、熟人无关
说自己有“社恐症”的朋友都明白:不想聊天,并不仅仅因为新环境、陌生人。
即使是和熟人在一起,情况也不会好多少。
- 跟合得来的人,能天南海北地聊个不停;可遇到志趣不投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说。
- 明明自己一个人在家没事干,朋友约你出去,刚要答应却又找了个借口回绝了。
- 即使去参加聚会,也是只见别人在那高谈阔论,你不是在低头吃东西,就是玩手机……
年底聚餐,别人联络感情,我却活像个蹭饭的。
所以说,恐惧社交,和生人、熟人关系并不大。
有了社恐症,无论遇上谁,都不想搭理。
那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正常社交呢?
2、你的主动选择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
每个人的生活模式,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之前发生过什么,无关。
也就是说,见到陌生人张不开嘴,并不是真有什么病,而是你主动选择这么做的。
为什么会这样选呢?
那就要问问自己:你到底在怕什么?
也许之前有过那么一次,你主动和对方打招呼,那人却毫无反应。
再或者,你当着全班进行自我介绍,结果却遭到了个别同学的嘲笑。
于是,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况,你就害怕了、不敢了。
与被忽略、被嘲笑相比,承认自己有社恐症,更容易接受些。
也就是说,社交恐惧症的本质,是惧怕“暴露自己的劣势”。
社恐患者常常会有很多顾虑,像表现不够好、话说不到位,被认为无趣、没能力等等。
于是就干脆不说话、不接触、不交流了。
这并不是说你是刻意假装高冷。
而是这种选择,会保护你,是一种下意识地反应。
3、所有选择的背后,都有你想达到的目的
在解释这种“无意识的主动选择”时,阿德勒还说过一句话:
人总是会战略性地选择某种状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假如你正跟男朋友吵架,这时有人敲门,邻居过来借东西。
你大概率会立刻换上一副正常脸,开门去应和。
至少不会把吵架的状态,带到和邻居的交流中。
然后等邻居走了,再关上门继续吵。
为什么你会变来变去?
其目的,无非是不想让外人看到自己家的矛盾。
因此,要远离社恐症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选择背后的目的”入手。
你想要的是不出丑,还是在新环境里如鱼得水?
很明显“不出丑”只是最低要求。
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向更高的标准看齐。
但这话说起来容易,怎么才能做到“如鱼得水”呢?
除了鼓励自己勇敢开口之外,你还得有一套趁手的兵器。
二、给人留下好印象的自我介绍记得我当初刚入职,办完手续,跟领导报道后,就被安排到了一个项目组。
虽然组长说了句:这是新来的大学生啊,大家以后多照顾。
可坐在空荡荡的工位里,我悄悄地观察了下周围:每个人都在各忙各的,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没人注意到多了一个我)。
我要不要主动去和新同事聊一聊呢?
可说什么呢?
看他们都这么忙,万一打搅了“正事”,不就讨人嫌了吗?
……
不妙,社恐症又要发作。
赶紧拿出“自我介绍”的“社交兵器”。
1、你该认识谁?
在《如何用最短时间实现最高效社交》一书中,作者说:
职场新人至少应该主动接触3类人——
- 团队的直属领导、成员,以及为团队提供支撑服务的行政、财务人员;
- 公司的核心领导、核心客户,以及同批入职的同事们;
- 临近办公桌的同事,前台、保安、传达室、食堂等日常会接触到的人。
这么多!
坐等对方找自己的可能性真心不大。
那该如何主动和对方搭讪呢?
2、完美开场的4步法
简短招呼;
报上姓名;
说明你的沟通原因;
给对方选择权。
比如说,我看到身旁的同事正在浏览网页,貌似没有太急的任务。于是就凑过去说:
“冯师傅,您好,我叫董小琳,今天刚入职。我就坐在您旁边,应该会天天遇到的哈,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机会跟着您做项目呢。如果您现在有时间,我可以简单介绍下自己吗?”
听完这段开场白,如果他手上没有立刻马上就得交的工作,是不是就会继续听我的介绍了呢?
即使他真的很忙,我还可以顺便约个时间:
“那您看,下午4点左右,会不会有时间呢?我还有点业务上的问题,想跟您请教~”
3、给对方留白
终于可以讲出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了。
且慢,你的介绍是不是这样的?
我叫XX,毕业于XX。在学校里做过XX,得过几次奖学金,做过哪些值得骄傲的事。
简直就是求职简历的翻版!
你要知道,职场中没人在乎你曾经有多牛。
他们更想知道,你能帮自己做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价值。
如果按照简历念,你的第一印象就彻底毁了。
那该怎么办?
答案就是:保持互动,给对方留白。
适时地向对方提问,根据他的回答,调整自己的表达。才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我学的是软件工程。刚才听领导说,组里有个硬件程序开发的项目。是不是您这边负责的呀?”
“偶,是呀。你对硬件开发熟悉吗?”
“读研时,我倒是帮导师做过一个硬件开发。但是很初级。您看我要不要先找些资料提前学习下?”
“可以呀。那我给你发点资料,你先看看。”
“谢谢冯师傅啦。”
【提问的3个关键】
✔ 想清楚:你想给对方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好学、谦虚,还是好合作?
✔ 掌握比例:讲两个自己的事,就最好转向对方。
✔ 有始有终:结束对话前记得表达感谢,或者约好下次沟通的时间。
这样的新人介绍,不仅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更能帮你快速进入新角色,逐渐走上骨干的位置。
但,做好自我介绍,仅仅是社交的第一步。
和他人相识之后,你还要学会搭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工作性质,决定了你的人际方式1、两类知识
知识技能可以分为两类:显性与隐性。
- 显性知识就是一些套路的东西。
像我们刚才说的自我介绍开场的四个步骤。或者是一些数据统计表格、固化的流程等等,这些都是显性的。
说白了,就是一看就会的。
- 隐性知识,说的则是传说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部分内容。
就像刚才和对方互动提问的环节。
我不可能总结出一个套路,让你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向对方提问,具体问些什么。
所谓隐性,大都具有主观的,感性的,很难用结构化概念呈现的特点。
2、不同策略
现在,我想请你梳理一下:自己平时的工作,用得更多的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多】
比如一些操作类的工作,大都是在用显性知识。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不同的人,与他们建立联系。
但不需要太深入,互相认识,点头示好即可。
因为认识更多的人,你能获取到的显性知识就会越多,越新。
从而能帮助你顺利地完成工作。
【隐性知识多】
比如一些需要做判断、决策的岗位,或者是搞艺术、创作类的人,更需要隐性知识的支撑。
因此,这时的你就得改变“广撒网”的人际策略,反而要更关注与自己亲密的小圈子。
只有在密切深入的沟通联系中,你才能学习到对方掌握的隐性知识。
就比如说,通过刚才的毛遂自荐,我顺利地加入到冯师傅的硬件程序开发项目。
编程这件事,刚开始用到的,是典型的显性知识。
只要按照开发的框架流程,根据要实现的功能,逐一填写代码就可以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可以多和同组同事交流,看看有没有更好用的源代码、小工具等等。
而到了联调和测试阶段,单纯套用框架就灵了。
而是需要丰富的开发经验,能精准地判断程序的关键点和问题所在。
这时,我就应该多和带自己的师父沟通,学习。
多听听他遇到问题时的思路、想法,定位Bug的方法,才能积累出更多的隐性知识。
总之,走出社交恐惧的阴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没有人能看一篇文章、听一节课后,就立刻能和别人攀谈起来。
但方法原理是不变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勤加练习。
千万别等到明天要去见新领导,今天晚上才想起来自己还有社恐症。
不妨利用平时的点滴机会,多主动和身边人沟通交流。
比如说早上卖咖啡给你的服务员,等孩子放学时站在身边的同学家长,隔壁新搬过来的一家三口……这样,通过练习逐渐找到顺畅沟通的感觉,掌握其隐性技巧。
再遇到“关键社交”,你就很难“恐惧”啦!
多平台签约作者,读有趣的书,写走心的文,只为和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抱拳][抱拳]
记得点赞留言,转发给您最贴心的朋友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