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阿里如何能符合价值观(阿里取消361考核制度)
入职阿里如何能符合价值观(阿里取消361考核制度)这里其实和目前正在出现的社区电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有人都眼馋于平台的福利,而不顾一切的去薅取着团购的“羊毛”,却并没有多少人会看到在慢慢被社区团购倾轧下的菜贩们,这些一直在做着中间商差价的“讨厌鬼”们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慢慢挤压生存空间,在这种趋势下,平台势必整合这一行业。当某些割韭菜的镰刀初次出现时,第一批感觉到痛的人很快便会妥协在了一点微小的甜头,而在这种妥协中,当镰刀再次出现,所有的韭菜便会默认这种规则的出现,为了更好的生存,几乎所有的职场考虑的不是向上寻求出路,而是在向下进行内卷,毕竟只要比最慢的人快一点,那么就不会被背后的怪兽吃掉。而制度的取消对于其中大多数”6”可能并没有什么改变,中庸之道的这部分人不管“3”的福利有多诱人还是“1”的结局有多残忍和这部分人关系并不大。至于剩下的“3”,作为生活在食物链上端的人不管取消与否对他们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在这里部分人会说末尾淘汰制度在任
阿里巴巴员工在网上曝光取消了“361”强制考核资格,大部分阿里人的狂欢似乎在这一刻开始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所谓的“361”考核制度:在阿里的绩效考核制度中,将绩效评分按照3:6:1的标准进行分配,3.75—5分的员工占了其中的三成,3.5到3.75分的员工占了六成,这也是绝大部分普通者,而剩下的一成则为3.25分以下,这一部分人会被取消年终奖和晋升机会,连续2年绩效评分低于3.25可能面临被辞退。
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末尾淘汰制,因为“361”制度的存在,所有的基层员工都需要努力的去工作,积极的拥抱996的工作模式,因为只有这种年轻人的福报才可以让他们可以在光鲜的大厂继续努力挣扎的生存。
当然了这针对的是其中的“1”,毕竟这种弱者在大厂中来说是极少数,要么没有积(拥)极(抱)的(9)工(9)作(6)的“弱者”,要么便是在职场中被内卷的“老实人”,毕竟对于能过阿里终试的员工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c v的程序员了。
而制度的取消对于其中大多数”6”可能并没有什么改变,中庸之道的这部分人不管“3”的福利有多诱人还是“1”的结局有多残忍和这部分人关系并不大。
至于剩下的“3”,作为生活在食物链上端的人不管取消与否对他们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在这里部分人会说末尾淘汰制度在任何一个公司的存在,诚然这已经是一个如今职场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也是所谓的习惯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某些割韭菜的镰刀初次出现时,第一批感觉到痛的人很快便会妥协在了一点微小的甜头,而在这种妥协中,当镰刀再次出现,所有的韭菜便会默认这种规则的出现,为了更好的生存,几乎所有的职场考虑的不是向上寻求出路,而是在向下进行内卷,毕竟只要比最慢的人快一点,那么就不会被背后的怪兽吃掉。
这里其实和目前正在出现的社区电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有人都眼馋于平台的福利,而不顾一切的去薅取着团购的“羊毛”,却并没有多少人会看到在慢慢被社区团购倾轧下的菜贩们,这些一直在做着中间商差价的“讨厌鬼”们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慢慢挤压生存空间,在这种趋势下,平台势必整合这一行业。
那么如今“361”制度被移除,究竟是为了平息众怒,还是为了给更加艹蛋的新制度腾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