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移动飞信公司怎么样(移动员工眼里的飞信退场)

移动飞信公司怎么样(移动员工眼里的飞信退场)当年的移动对飞信这个业务其实是既上心,又非常不负责任。说上心,是因为公司是真的把它作为主推业务在推广,也很重视它的注册数和安装数甚至后续对活跃度都有考核指标。那么作为第一线的操作管理人员,我们会将进营业厅的所有客户都作为目标对象来推进工作。这里我想作为当年的操作人和见证人特别说一些当年的往事,希望不会引起官方的反感和诉讼,毕竟我讲的是真实发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年代也过去很多时间,希望大家就当一笑谈,且听一乐呵就行。后来微信的出现,大家惊讶的发现时代真的变了,短信收费的时代一去就不复返了,而作为先导者,飞信其实还是有很多客户群的,之前很多的学校和公司组织等,因为免费短信的存在,布置任务和分配工作都减低了很多企业成本,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提出了希望飞信可以对其他两个运营商号码用户也免费。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不是移动不愿意,而是对手愿不愿意的问题。因此飞信当年没办法一统天下打开局面,有很大的原因是因

作为一个有十几年中国移动工作经验的中年人,从大学刚毕业来到社会进入移动营业厅从最基础的柜面做起,经历的成长,体会了升职和上司的空降抢夺,再到离开后作为合作方的区域督导二次回归。我有自信拍胸脯说,移动的业务,我很熟。

而今天看到了曾经非常熟悉的业务--飞信的退市,看到了一些缅怀的文字,虽然内心也有缅怀,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业内人,也想换个角度聊聊飞信的另一面。

2007年-2022年,飞信也磕磕碰碰的走过了15年,有辉煌有好的口碑开心的赞美,更有嫉妒的声音和对客户体验完全不上心的指责。前面说了,今天想讲另一面,那就说说它不好的地方吧。

移动飞信公司怎么样(移动员工眼里的飞信退场)(1)

虽然经历过的人都会觉得,飞信是微信的祖先。飞信出现的时间远远的早于微信,而且取代短信这个收费功能的软件,飞信的概念其实是非常正确和超前的。刚诞生的时候,很多质疑的声音都说移动在自毁长城,一毛钱一条的短信收费,每年的营收不比电话费收入低,自己开发一个免费的短信软件,是在挤压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对联通电信那两个老对手出了个很流氓的课题,我要不要跟上也做一个免费的短信软件来留住客户呢?

后来微信的出现,大家惊讶的发现时代真的变了,短信收费的时代一去就不复返了,而作为先导者,飞信其实还是有很多客户群的,之前很多的学校和公司组织等,因为免费短信的存在,布置任务和分配工作都减低了很多企业成本,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提出了希望飞信可以对其他两个运营商号码用户也免费。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不是移动不愿意,而是对手愿不愿意的问题。

因此飞信当年没办法一统天下打开局面,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只能在移动自己运营的环境下免费,就是说你在电脑和手机端可以免费发短信给使用移动号码的朋友,但是如果你发给联通的朋友,就要以一毛钱一条的标准收费;如果你用手机短信而不是客户端回复你朋友发的这条通知,也要收一毛钱一条;如果你发给的人不是你的飞信好友,还是一毛钱一条。以至于当时不少用户被逼着换成了移动手机号,否则就只能继续使用QQ或是忍受着一毛钱一条短信的高昂费用。这一点可以还说不是移动自己的问题,非战之罪。

那后面飞信作为一个朝南坐公司做出来的软件,更新升级的不及时,和对用户体验的木知木觉才是让自己从宝变成草最大的自作自受。随着智能手机的到来,消费者对于软件的要求变高了,需要更多的新功能,微信更新的公众号、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让微信逐渐替代了飞信成为新一代社交软件巨头,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难以离开微信,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入口。假如飞信当年及时开放了其他运营商用户注册账号的权利,并推出更多实用功能的话,那微信和QQ基本不可能做到今天的地步。

这里我想作为当年的操作人和见证人特别说一些当年的往事,希望不会引起官方的反感和诉讼,毕竟我讲的是真实发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年代也过去很多时间,希望大家就当一笑谈,且听一乐呵就行。

当年的移动对飞信这个业务其实是既上心,又非常不负责任。说上心,是因为公司是真的把它作为主推业务在推广,也很重视它的注册数和安装数甚至后续对活跃度都有考核指标。那么作为第一线的操作管理人员,我们会将进营业厅的所有客户都作为目标对象来推进工作。

没错,进来一个70岁充值30元的老爷爷,我们会让他上柜台电脑充值,然后直接给他在号码上后台系统里直接把飞信功能打开,这样一个开通数就有了,而作为不使用这个功能的客户,因为它的免费性,对自己号码的影响一点都没有,自己不去查询的话,压根就不会知道新增了这个好像本来就是内置的附加功能。那么充值的客户会开功能,进来买手机,过来换月租费套餐的客户,都会默认直接把这个免费功能开上去,虽然可能一天进厅的那100来个客户最后实际使用飞信的用户往往只有个位数甚至更少,但飞信的开通数就蹭蹭往上跳了,因此现在能查到其“巅峰期”在2010年前后,根据当时的数据机构统计,在巅峰时期飞信的活跃用户高达9000万,注册用户更是超过了5亿 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人手一个。是有多么巨大的水分,我们内部就当是个笑话。

而作为实际使用过飞信的人来说,它的免费给了我超前的享受,但最早的飞信其实是没有手机端的,只有pc端可以发送信息给对方,如果朋友回复我的免费消息他还是有扣费的情况,因此还是会让使用者对这个功能产生不少意见。当然随着后来的发展,手机端都有了,但微信也出来了,人家还能发语音,人家还能取代qq,人家还能用所有运营商手机号码来添加,这些虽然都倒逼着飞信也不断的更新,但互联网时代的慢人一拍往往就吃不到利益的蛋糕了。

就好比是一辆和谐号子弹头的列车头,超前的理念的前瞻的眼光让它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但后续的拖沓不作为和敷衍,直接让这个软件变成了一节节的绿皮车厢挂在了列车头后面,拖累了行车速度和整体运行。

很遗憾看到一个曾经熟悉的身影离开了视线,但也很荣幸作为经历者对它有过接触。也许有一天还会跟朋友聊起曾经的过往,聊到那些老古董的故事,我会把飞信的历史发展再整理一下讲给朋友们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