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VIGY:比翼是非盈利机构,我们最早和领事馆合作,他们会有一些资金支持,做一些国外艺术家的展览。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国内艺术家的个展,我们称它为“one by one”(一个接一个),当时做了宋涛、徐震、杨振中、梁玥、张鼎等,做到后面,耿老师(耿建翌)也参与进来,在2004年做了个个人项目,叫《没用了》。雅昌艺术网:最早比翼做了哪方面的展览?VIGY: 比翼成立于1999年,最早是由策展人乐大豆创立的。早期的比翼成员是乐大豆、徐震和我,徐震主要做艺术策划、展览设计和布展,我主要做运营。从1999年到2009年,比翼做了十年,举办约200多个活动。比翼应该是国内最早的非盈利艺术空间,十年来,我们没有通过比翼卖过一件作品。最早成立比翼的时候,很多艺术家朋友还没有空间做展览。上海的(当代艺术)的画廊只有香格纳画廊,之后有了沪申画廊,还有另外一个非盈利空间东大名创库,除此之外,艺术家几乎没有稳定的展示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1)

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VIGY JIN)

随着第一批西岸文化机构如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的日益活跃,上海西岸完成了文化产业的初步尝试与雏形;近期,几家画廊相继宣布进驻西岸,成立于2014年的没顶画廊是其中一例。没顶画廊新址位于龙腾大道2879号,靠近余德耀美术馆,开幕展“信息雕塑公路”已于今年9月8日成功举办,而今年11月9日,徐震首家“徐震专卖店”将于该空间开业。借此机会,雅昌艺术网特别专访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VIGY JIN),讲述没顶画廊的故事,和由它辐射的上海艺术土壤的变迁。

“比翼”初期,上海艺术展览的“草根时代”

雅昌艺术网:没顶画廊虽然只成立两年,但我们知道,十多年前,没顶画廊的主创人员是比翼艺术空间的元老,当时上海的艺术环境是怎样的?

VIGY: 比翼成立于1999年,最早是由策展人乐大豆创立的。早期的比翼成员是乐大豆、徐震和我,徐震主要做艺术策划、展览设计和布展,我主要做运营。从1999年到2009年,比翼做了十年,举办约200多个活动。比翼应该是国内最早的非盈利艺术空间,十年来,我们没有通过比翼卖过一件作品。

最早成立比翼的时候,很多艺术家朋友还没有空间做展览。上海的(当代艺术)的画廊只有香格纳画廊,之后有了沪申画廊,还有另外一个非盈利空间东大名创库,除此之外,艺术家几乎没有稳定的展示平台的。不过,上海是有很多艺术家的,当时包括徐震、杨振中等艺术家都在自己自发的做展览。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2)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3)

比翼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最早比翼做了哪方面的展览?

VIGY:比翼是非盈利机构,我们最早和领事馆合作,他们会有一些资金支持,做一些国外艺术家的展览。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国内艺术家的个展,我们称它为“one by one”(一个接一个),当时做了宋涛、徐震、杨振中、梁玥、张鼎等,做到后面,耿老师(耿建翌)也参与进来,在2004年做了个个人项目,叫《没用了》。

雅昌艺术网:比翼初期,参与进来的国内艺术家们的创作内容有什么特征?

VIGY:当时其实蛮多影像作品的,制作成本低是一方面,我们知道装置和雕塑是很贵的,一些艺术家的DV还是问朋友借的。

雅昌艺术网:当时办一个展览大约要用多少钱?

VIGY:展览现在看来是很便宜,当时一个月的房租就四千块。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4)

2003年,艺术家合照“我们又回来了,淮海西路原厂房变成了平地”

雅昌艺术网:比翼最早选址在哪里?

VIGY:在淮海西路,红坊创意园隔壁,有300平方米,当时那里是皮革机械厂的老厂房,我们隔壁是裁缝店,楼上是做窗帘布的,旁边还有机械加工的。当时我们是厂区唯一的一个艺术机构,其他人会在吃午饭的时候来我们这里看看录像,觉得很好玩。大约在2002年、2003年的时候,原来的厂房要拆迁,于是我们都走了。我们走的时候,旁边的小工厂已经都走了,工厂要继续生产,等不了那么久时间。

雅昌艺术网:回忆在淮海西路的日子,当时的比翼给您带来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VIGY:我们在淮海西路呆得并不久,但是那几年是比翼最活跃和草根的一段时间,我们一个月最多可以做4、5个活动。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那么频繁?

VIGY:年轻,刚开始做,大家都很新鲜。而且很多活动只做一、两天,真的是因为经费的问题,因为涉及到设备。你要是做音乐,就涉及到音箱这些。那个时候,音箱真的很贵,我们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买得起,都是租的。所以,要是没有钱,那我们就做一个晚上。这个礼拜做完,下个礼拜再来一个。

雅昌艺术网:比翼在那里最后一场展览是什么?

VIGY:叫“24点半”。我们当时邀请了上海30几个艺术家。我们跟厂里的人说,反正你们都要拆了,你们楼上的通道、隔壁的公共空间,和外面的空间都空着,那就让我随便用。他们觉得很好玩就同意了。那次活动从半夜12点半开始,到凌晨3点钟结束。我记得最后的一个场景让我很感动,几个乐队的朋友在现场做了表演,我们坐在地上大合唱,当时是很乌托邦的。第二天,我们开始打包东西开始搬家。

雅昌艺术网:比翼后来去了哪里?

VIGY:我们在巨鹿路巨富大厦后面有一个园区呆过一年。其实我们在那边做了一个开幕party。我们把整个展厅变成一个沙滩放了很多黄沙,放一个游泳池,变成一个夏日party。不过,当时那个空间离后面的居民太近,之后被居民举报,之后就没有做过展览。

雅昌艺术网:那如何维持机构运作?

VIGY:我们租其它空间做展览。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5)

“真理”王思顺个展,2014,没顶画廊现场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6)

“过剩的想象,无所事事的绝妙” 2016,没顶画廊现场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7)

“惊奇的发现”陆平原个展,2015,没顶画廊现场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8)

“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施勇个展,2015,没顶画廊现场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9)

“异教徒”刘成瑞个展, 2016,没顶画廊现场

M50时期 展览变得更正规了

雅昌艺术网:比翼什么时候搬去M50的?

VIGY:我们差不多是和香格纳一个时期进园区的,最早找的是之前没顶画廊对面那个空间。那个空间有600平方米,有个斜顶很漂亮。当时我们进M50时,里面都是印刷厂、机械厂,有些工厂还在工作,只有4楼那个空间空着。那时候是工业电梯,要上楼有个阿姨要给你按楼层的,一到下班,我们就没有电梯了,厂房的4楼相当于居民楼的6楼,好高啊,要是搬东西,我们还要和物业申请,让阿姨能不能加一会儿班。

雅昌艺术网:进入M50后,您觉得整个上海艺术氛围有什么不同?当时M50画廊分布如何?

VIGY:做展览的频率、时间和内容都越来越正规了。之前在淮海西路做的内容更频繁,也更草根——今天拍个脑袋你下个礼拜就做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很亢奋。没有钱了就接活。我记得有一次有个品牌叫徐震做一个烤箱说明书,我们就去一家店里点上十几种鸡,还拍照,因为最后要用在说明书上的。当时,大家就这么过,赚来的钱付房租、付水电费,付展览费,大家都都很高兴。记得最早搬出红坊时,搬家公司觉得很搞笑,说我们连地板和电线都要搬走,因为当时真的是没有钱。我们觉得地板和电线我们万一还能用怎么办?其实后来完全忘了,其实运输费也挺贵的。但是也蛮好玩的。

雅昌艺术网:据您回忆,差不多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觉得周围画廊变多了?

VIGY:我觉得是09-10年左右。比翼在M50呆到2009年,比翼不做后,我们去了桃浦,在2014年回到M50开没顶画廊时,发现一下子有那么多画廊了。所以, 2009年以后,的确开了很多画廊。

雅昌艺术网:画廊增多后,给上海艺术土壤带来哪些变化?

VIGY:很多艺术家开始由画廊代理,艺术家开始“脱贫”了,做展览的成本越来越高。十年前(1999年),艺术家完全不考虑任何制作费、也不涉及销售。2009年时,画廊和艺术家已经树立了合作规范。

雅昌艺术网:没顶画廊是比翼之后的第一个画廊吗?

VIGY:在2009年左右,我和大约十个艺术家每人出了2万,一起做了一个“小平画廊”。画廊位置在香格纳画廊的旁边,当时楼上是张恩利老师的工作室。我们最早做了廖国核和袁远的展览,一年大概卖了110万元的作品,不过成本花了120万。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10)

“内容觉醒”苗颖个展,2016,没顶画廊现场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11)

“信息雕塑公路”2016,没顶画廊现场

西岸,高规格的当代艺术群落

雅昌艺术网:没顶画廊在M50呆了两年,目前为什么搬至西岸?

VIGY:在今年4,5月份时,我们就想搬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初是想在M50里面找的,但确实没找到合适的。我们考虑三个因素:空间层高、位置和大小。后来我们想到西岸,但今年7月前是没有空间的。后来我们听说有空间出来,8月徐震出差回来就去看了,看了一眼就说定了,速度很快。

雅昌艺术网:来西岸的原因是?

VIGY:一个是可以让更多观众(不一定是专业藏家)进来看展览。另外,西岸正在聚焦当代艺术。据我所知,华氏画廊和Hi艺术空间去龙美术馆外独立的楼层里,另外还有韩国的画廊和香港的画廊准备搬过来。

雅昌艺术网:您认为,西岸会形成怎样的当代艺术群落?

VIGY:西岸更倾向于进驻国际画廊和专业美术馆。据我所知,有5、6家国际画廊现在想在上海开办事处,或开一个很小的展厅,他们也在考虑西岸。对那些国际画廊来说,它们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它们只需要进入中国,来了解中国的市场和政策。目前,由于西岸空间有限,所以它对画廊的选择标准也会很高,这里将变得更专业。

雅昌艺术网:如您所说,有不少海外画廊想通过上海试水中国市场,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上海画廊生态?

VIGY:过去,不少国际画廊会选择香港,那里有完善的免税政策,也是最接近中国大陆地区的,我们说“他们在门口等着”。如今,上海是中国商业化程度最成熟的城市,海外画廊愿意选择上海而不是北京,一个原因是因为上海对他们来说更有效率,商业的契约精神高。而且,上海各类专业的艺博会越来越多,一级市场的艺术产业链在稳定的发展,上海的艺术市场将会越来越良性发展的。

作者:彭菲

编辑:大白

放心收藏,全球见证,扫码立即送鉴

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没顶画廊总经理金利萍)(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