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7月27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静主持召开示范区生态环境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深入分析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聚焦“重点、难点、堵点、痛点”四个方面狠抓落实、研明路径、力求突破,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会议指出,虽然现阶段区生态环境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改善,但距离公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员业务素质不够强。在精准精细、科学有效服务指导企业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优化提升之处,尤其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衔接不够,对学习成果的深化、消化、转化运用不够。队伍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在落实惠企政策中缺乏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工作谋划不够长远。往往是紧跟上级部门安排,超前性工作、创新性工作不突出。环评审批环节还不够效率。在服务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过程中,因为政策宣传不够广泛,企业知晓率不高,造成审批环节会出现周期较长的情况,当中也会出现个别办理人没有一次性提供完成的申办材料、环评文件编写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了整个环评审批运作效率滞后。
会议强调,今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要不断深刻反思,认真查摆服务短板和不足,足履实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真正以一支过硬素质的“环保铁军”为企业有序发展贡献环保力量。快速提升队伍业务素能。积极践行“倾听民意、服务基层、解决难题、推动发展”的服务宗旨,切实加强自身队伍综合素能提升,邀请专家技术团队开展全系统业务技能专项培训,通过系统、完善的专业学习与丰富执法经验的相结合,有力促进全区环保队伍的业务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局。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优质做好企业服务。紧密结合“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标准,在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在处理复杂矛盾的问题中提高自身和队伍的品质,以“无事不扰、有事不推,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为原则和目标,出新招、用实招、想高招,全力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以更高标准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贡献力量。守好审批底线,提升工作效率。要在严格、规范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政策法规宣讲引导,扎实开展建设项目类型、选址、布局、规模等方面帮扶落实,指导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在企业办理审批前期,构建良好的技术服务互通平台,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措施,如印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手册、线上开通微信服务工作群、“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在建设项目满足选址和立项规划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时限,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供稿: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景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