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卖废品的微薄收入让刘志峰和这些老人们感到很知足,但身体日渐衰弱,他们常常因为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倍感吃力。但前来刘志峰这里卖废品的,大多也都是像他一样,是子女在外、省吃俭用的老人。无儿无女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将要卖的废品当中,居然有价值260万元的金印。经营着废品回收站的下岗工人叫做刘志峰,他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为了不给家人增加负担,下岗之后就一直靠着收废铁为生。

2001年,一位老人走向沈阳的一家回收站:“这个你收不收?”听到这句话,低头的壮汉默默地擦干了额头上的汗水。

从这一天开始,这位壮汉很快就在辽宁沈阳这个地方出了名。

当天,已是下岗工人的他正在自己杂乱的回收站里摆弄着收来的破铜烂铁,不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拎着沉甸甸的包裹就向他走来。

这位老人是来卖废品的,他是住在附近的独居老者,专靠拾荒为生。

无儿无女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将要卖的废品当中,居然有价值260万元的金印。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

一、废品站的主人

经营着废品回收站的下岗工人叫做刘志峰,他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

为了不给家人增加负担,下岗之后就一直靠着收废铁为生。

但前来刘志峰这里卖废品的,大多也都是像他一样,是子女在外、省吃俭用的老人。

卖废品的微薄收入让刘志峰和这些老人们感到很知足,但身体日渐衰弱,他们常常因为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倍感吃力。

刘志峰也没有想到,自己那天的一个善举,居然会带来如此大的回报。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来刘志峰本来是不想做那位老人的生意的。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2)

当时国家已经全面铺开了缩减钢铁产能的政策,所以刘志峰的回收站的收入和以前相比简直就是大相径庭。

但看着独居老人们的生活实在是不易,就靠着这几毛钱生存下去,所以他才做了这桩生意。

而他有这样的举动,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刘志峰,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工厂里上班,日子也算过得去。

但是随着90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大量的工人也都失去了铁饭碗,没有背景、学历又不高的他自然成为了数以万计的下岗工人中的一员。

下岗之后,他就开始经营着自己的废品回收站,主要是收一些废铁。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3)

二、因善举而“大获丰收”

当时沈阳正在大力发展重工业,东北又有着分丰富的石油资源,冶铁炼钢行业很是火热。

依靠着老工业基地,刘志峰的废品回收站在那时的效益十分不错。

而且,农民出身的刘志峰,为人很是耿直,做起生意来从来不会斤斤计较。

一两毛钱在90年代还是有一定的分量,他也体谅着请来卖废品老人们的不容易,经常会会给他们凑足了零头。

不够十斤的废品,差个几两,刘志峰也会按照十斤的价格收购。

自己的废品回收站有了一定的效益之后,他看着累得满头大汗的老人们不辞辛劳,扛着一堆废铁过来,还会提高他们的收购价格。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4)

很会体谅他人的难处,刘志峰的废品回收站的生意自然不错。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废铁的生意居然会一落千丈。

进入了21世纪以后,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纷纷面临着改变产业结构的局面。

冶铁、采矿这些对环境破坏较大的重工业,全部都被政府严加管控。

缩减钢铁产能的政策也就面向了全国实行,刘志峰的废品回收站,主要就是靠着回收一些废弃的金属过活。

这一政策无疑是断了刘志峰的生路,许多其他的废品回收站因为利润太低,纷纷选择关门。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5)

刘志峰自然不愿意放弃下岗之后的心血,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小店,开始逐渐减少对金属的收购量。

转而靠着其他类似于纸壳、塑料等废品,刘志峰的废品回收站才能勉强支撑下去。

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一位老人提着手里的几斤废铁,还是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刘志峰的回收站。

只见她的双手稍显沉重,而岁月也在她的脸颊下刻下了一道道的痕纹,在穿着上,她也是破破烂烂的。

看着这样一位生活不易的老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刘志峰觉得和自己相比,自己还算好的,还有一定的积蓄。

可其他独居老人的生活就无依无靠了。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6)

所以即便是自己的回收站里已经囤积了不少卖不出去的废铁,刘志峰还是选择接下来了这单生意。

这位前来卖废铁的老人姓王,也是刘志峰回收站的常客,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光顾一次。

老人并不知道废铁的市场行情,每天省吃俭用,翻着垃圾桶,收集着废弃的塑料瓶、路上不要的废钉子才能勉强过活。

所以,镇上的许多人都对这位老人报以异样的眼光,因为她总会在原地驻足,等到路人喝完水之后,再上前捡起对方不要的瓶子。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7)

王姓老人去到其他的废品回收站时,其他的老板看着他好糊弄,经常缺斤少两,不会给到正常的市场价格。

所以即便刘志峰的回收站距离王老人家有四五里路,老人还是会选择不辞辛劳,来到刘志峰这里。

刘志峰和这位王姓老人也算相熟,并不想让他无功而返,所以对她没有过多为难,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他先是搬出了一张椅子,让已经有些疲累的老人歇歇脚,后面还端了一杯水出来给对方递了过去。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8)

三、金印的秘密

进行称重之后,刘志峰还额外给了三毛钱,买下了一块上面布满了污渍的正方形铁块。

之后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把各类废品进行归类,但把那个正方形的铁块铁块也扔到了一边。

老人在拿到几块钱之后,就离开了,并不关心自己又卖出去了什么。

等到了次日,当刘志峰正准备带一批废铁出去贩卖的时候,他却发现了一些异常。

这个正方形手掌大小的铁块,似乎分量不太对劲,比同体积的废铁都要重上许多。

刘志峰定睛一看,居然发现这块废铁,在太阳下隐隐约约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觉得这块废铁不同寻常的刘志峰,又打了一盆水过来,用抹布擦拭着废铁上的灰尘。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9)

慢慢焕然一新的铁块,褪去了最外一层的包浆,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金灿灿的外表逐渐显露。

原来这是一方金印,因为沾染上泥土和污垢,才明珠蒙尘。

在金印上,还有着许多他根本来看不懂的字符。

当他对金印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发现居然重达500多克。

按照当时黄金的价格,就算是一块普通的黄金,以这个重量,不做任何修饰价格也是天价。

不知道要收几十吨的废铁,才能有着和这方金印一样的价值。

刘志峰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物件,但是也猜得出,这件东西是个古董,价值不菲。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0)

当天上的馅饼掉在了自己头上,常人在面对这样的惊喜时很难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

所以刘志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想知道那个物件到底是什么,价值几何。

等到天亮,他就出门开始打听起了这块金子的来历。

首先他去拜访了一位收藏古董的朋友,这位朋友,自退休之后,就对这些物件很感兴趣。

当看着老刘拿出这一块沉甸甸的金子之后,他立刻就拿起了放大镜反复端详。

查看了几番之后,这位朋友喜出望外地对刘志峰说道:“好宝贝,一定要好好收藏,这可是个稀罕物件,很有可能是一位大人物的金印。”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1)

不过,刘志峰的这位朋友并不是专业的收藏家,只能得出这方金印价值不菲的结论。

于是,经过朋友的介绍,刘志峰找到了几名相关的专家,对这方金印进行了鉴定。

而专家们第一眼就断定了,这方金印肯定是属于权贵人士才能拥有的物件。

不仅如此,还对这方金印赞不绝口,惊叹着它复杂的雕工——上面有几圈金印的形制,还有雕刻的花纹、文字。

最终,大家都弄清楚了这个价值不菲的、被丢弃在废铁堆里,沾染了污垢的物件,原来是辽国大将军调兵遣将时才会用到的金印。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2)

四、估价已是天价

这方金印历史悠久,又是高层权贵人士才能使用的,对于研究辽国时期的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

加上又是使用黄金制成,不带任何杂质,自然就价值不菲。

专家们的估价在200万元以上,别说是200万,就算是200元摆在刘志峰面前,他都已经觉得是上天眷顾了。

一时间被200万元冲昏了脑袋的刘志峰,缓了一会儿才渐渐回过神来。

他并不是什么文化人,对于收藏古董自然没有什么兴趣。

还在温饱边缘徘徊的刘志峰,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事情。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3)

所以他打算将这块金印卖出去,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条件,并感谢一下自己的那位老朋友老王。

所以他把自己收到辽国将军金印的消息散布了出去,为了防止有心之人偷盗,他还小心翼翼地将金印装裱在橱窗内,并装上报警器。

这样既方便收藏家们观赏,又增加安全性。

躺在玻璃橱窗内的金印,在灯光的照耀下隐隐闪着金光。

雕刻的纹路和文字,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所以在简陋的小屋内,它是光彩夺目般的存在。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4)

闻讯而至的收藏家们,对这样的珍宝自然是目不转睛,而金印的价格也就被一抬再抬。

最终,这个辽国时期的文物,被以260万元的价格成交。

当拿到这260万元后,刘志峰自然是心满意足。

因为金印留在他手中,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装饰物,但在别的收藏家手里,金印既能得到妥善的保管,又能满足他人的收藏需求。

至此,刘志峰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废品回收站,开始寻找起那位卖给他这块金印的王姓老人。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5)

五、刘志峰四处寻人

虽然在法律层面上,刘志峰和王老人早就结束了金印的买卖关系,3毛钱换来了260万,赚大发了。

但是刘志峰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对对方有所补偿,

所以他向周围人打听着王老人的住在那里,他好亲自上门拜访。

当走了四五里的小路之后,他终于才来到了王老人的住所。

老人的家极其简陋,墙壁上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痕,而门前栽种着一些青菜和萝卜。

当他仔细端详的时候,发现老人屋子里的灯泡,发出的灯光也是极其昏暗的。而屋内的灰尘和蜘蛛网也遍布各地。

刘志峰顿时觉得,老王肯定很需要这样一笔钱,就从袋子里拿出了10万元现金,让他好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6)

六、老人的壮举

随后,刘志峰又把当时老王卖给他一块废铁,最后却卖出260万元天价的事情和盘托出。

换做是他人,要是听说了这样的事情,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刘志峰吐出更多的钱来回报自己。

甚至有的人会觉得,卖了260万,就只拿出10万元来回报,这样的回报是不是显得很小肚鸡肠呢?

刘志峰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便是要和老王对半分这笔钱,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老王听到之后,也略显诧异,但他之后的反应却让刘志峰始料不及。

他婉言拒绝了桌上的10万元现金,说自己已经年老,要这么多钱也没地方花。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7)

此外,他还表示,自己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没有子女,钱留给他也没啥意义,只能带到坟墓里去。而且自己也没做出什么贡献,受之有愧。

后来,老王还让刘志峰把钱留给更需要的社会人士,就像当初刘志峰对待他一样,去善待其他的弱势群体。

虽然老王这样说着,但是刘志峰还是不放心他就这样一人生活着,把钱留在了桌上,叮嘱着老王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就走了。

他还对老王说,自己也一定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做慈善,继续着自己的善举。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8)

刘志峰的好运外人并不嫉妒,他用自己的一生,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好人有好报。

若不是当属国家缩减钢铁产能,绝大多数回收站就都拒绝收购废铁。

刘志峰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如果没有这样做,这块金印说不定还一直躺在黑漆漆的废铁堆里。

经过此事,刘志峰的晚年已不用再为物质条件而担心,其子女的命运相应也会改变。

这样的结果,对于一辈子都在做善事的刘志峰来说,虽然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十分快速的社会,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事业辛勤地忙碌着,孤寡老人的生活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

80多岁收废品大爷:01年沈阳一废品站老板(19)

也希望我们都能像刘志峰一样,无论社会情况怎样改变,都一直保持着一颗善心,仔细留意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完-

参考资料

中华网:《一位收废品老板,花3毛回收一铁疙瘩,清洗后转手卖出260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