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高危职业原因:为什么教师变成了高危职业
教师高危职业原因:为什么教师变成了高危职业风险性因素,又叫危险性因素,会增加负面结果的因素。 人的心理韧性水平是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平衡的结果。 《心理韧性》这本书,从理论基础,到案例分析,再到实操练习等方面,详细地讲解了怎样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 首先第一章,作者重点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理韧性和对孩子心理韧性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心理韧性,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韧性不仅能够帮助人恢复原状,甚至使其获得成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变成了危险的职业。因为稍微不注意,有可能哪一句话没有说对,就有学生会跳楼自杀。面对这些“玻璃心”的孩子,当老师的应该怎么办呢?
自从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现象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变成了小皇帝或者小公主。在家里,家长们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但一旦进入幼儿园和学校,一个个小皇帝和小公主,就开始不太适应。因为,在集体生活里,不可能再拥有家里一样的特权。做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不适应,又该做些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学生动不动就跳楼自杀,还是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的不适应,都是因为孩子们缺乏心理韧性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拥有强大的心理韧性呢?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积极心理学硕士,安妮女士写的这本书《心理韧性-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也许能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韧性》这本书,从理论基础,到案例分析,再到实操练习等方面,详细地讲解了怎样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
首先第一章,作者重点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理韧性和对孩子心理韧性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心理韧性,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韧性不仅能够帮助人恢复原状,甚至使其获得成长。
人的心理韧性水平是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平衡的结果。
风险性因素,又叫危险性因素,会增加负面结果的因素。
保护性因素,能提升个体能力,促进个体发展的因素。
韧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的。韧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从第二章开始,本书就进入了提升心理韧性的九大能力,以及提升这些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韧性,是为了让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变得强悍起来。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要素与英文词组:“toughen up”“强悍起来”,这个词组的九个首字母一一对应,分别是:
构建心理韧性有九大能力:
Tolerating Frustration:忍耐挫折,心理免疫。 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让孩子从小面对一定的挫折,就像从小给孩子接种疫苗预防生病一样,是对孩子进行“心理疫苗”的接种。
Optimistic Outlook:乐观心态,认知重建。 决定我们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方式。
Understandinng Values:审视价值,活出意义。 人的三观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水平,更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意义。
Growth Mindset成长心态,直面失败。 不要追求完美,正确面对失败,还得培养我们的心理韧性。
Healthy Lifestyle :关注健康,养护身心。 身体的健康情况将影响心理健康。身心健康互为影响。
Emotional Regulation:管理情绪,调控感受。 学会提升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
Network Building:建设关系,心怀感恩。 感恩的心,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
Unwinding Stress:管理压力,达致平衡。 适当的积极的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和韧性发展。
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有效应对。
在不断地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我们的韧性。
我简单来介绍一下,管理情绪,调控感受的能力。
“What”,这种能力是:情绪调节也被称为自我调节,是指一个人监控和调节自己拥有哪些情绪、何时拥有情绪及如何体验和表达情绪的能力。“Why”这种能力为什么很重要?情绪调给人带来的积极影响贯穿人的一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How”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帮助孩子学习情绪调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教孩子认识和调控情绪、提升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
这里对有负面偏好的孩子,作者介绍了“三件好事”练习。具体操作如下:
每天说出三件好事,每天都写下当天的三件好事。
第二天说的三件好事,最好与前一天的不一样。 至少坚持一周。
一周之后,可以变成隔日写,写两天内发生的三件好事。一个月后,可以每周一次,写本周内的三件好事。最好能长期坚持。
“三件好事”的长期练习,能让我们变成关注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人。
关于提升积极情绪,书中还详细介绍了12种方法。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作者对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能力,每一种能力都从“2W1H”的角度进行解析:“What”这种能力是什么?“Why”这种能力为什么很重要?“How”怎样培养这种能力?每一种能力最后,作者都列有具体的练习。
可以说,这就是一本提升心理韧性的葵花宝典。当然每一种方法,都要长期坚持实践,才能看到成效。这里没有速成法,这是一条修炼之路。
这本书既适合孩子,也适合家长和老师。希望孩子学习后能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学习后,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让家长与孩子有更好的亲子关系,让老师的工作不再是高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