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强审守初心:喜迎二十大强审守初心
喜迎二十大强审守初心:喜迎二十大强审守初心促进专项资金健康有效运行强化专项资金审计促进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围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进一步拓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政府性资金为主线,对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延伸审计林业、交通、教育、农业、畜牧、水务、住建、卫生等系统和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部分乡镇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审计了预算编制、调整、预算收支执行和预算平衡情况,审计调查了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中注意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研究财政问题和提出审计建议,注重审计的整体性、效益性和建设性。以联网审计系统为依托,重点关注“全口径”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关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使用情况;关注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和结构、政府资产负债、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等。将所有纳入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审计人员实时采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数据,及时核实审
2012年至2022年期间,全县审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秉承“监督体现服务,创新引领发展”审计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统筹规划、依法审计,注重从机制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七个坚持”(即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坚持质量与规范并重、坚持整改与落实并重、坚持探索与完善并重、坚持应用与创新并重、坚持管理与培训并重、坚持担当与奉献并重。)使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 11月16日召开县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十年间,完成审计项目458项,其中: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项目89项;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81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交接50项;审计各类专项资金140项;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交办审计及审计调查事项98项。项目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教育、交通、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金额2063.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 361480.36万元;审计处理后,决定应上缴财政资金1183.48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2911.21万元;共提出审计建议400多条,撰写《审计要情》30多篇,编发各类审计信息257篇。2014至2015年度获得市审计局年度考核一等奖;2015年度报送的内部审计项目连续获得省审计厅优秀内部审计项目。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财政资金审计
促进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进一步拓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政府性资金为主线,对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延伸审计林业、交通、教育、农业、畜牧、水务、住建、卫生等系统和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部分乡镇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审计了预算编制、调整、预算收支执行和预算平衡情况,审计调查了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中注意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研究财政问题和提出审计建议,注重审计的整体性、效益性和建设性。以联网审计系统为依托,重点关注“全口径”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关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使用情况;关注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和结构、政府资产负债、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等。将所有纳入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审计人员实时采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数据,及时核实审计疑点,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有效促进了财政预算单位和个人自觉增强财经法纪意识,实现了由事后“亡羊补牢”向事前警示防控的转变。
2022年6月16日按期进行支部换届。
强化专项资金审计
促进专项资金健康有效运行
结合我县实际,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对农村土地整理、教育、环保、医疗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注重分析、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维护民生和经济安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项目单位进行了整改和纠正,促使各项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有效运行,最大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对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或结算进行了审计,有效促进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运行。发挥了审计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监督服务作用。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权力运行不断规范
前往八步沙林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受县委组织部委托,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交接,重点审查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现象,是否发生资金截留挪用、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资产账实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账外资产、资产未经规定程序随意处置,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通过审计,增强了领导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的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依法理财能力。同时,将部门、乡镇、专项资金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汇总纳入财政同级审报告中反映,增加了同级审报告的分量,受到人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做好审计“两统筹”
切实增强审计工作合力
按照国家、省、市审计机关统一安排部署,先后抽调业务骨干90多人次,参与开展高台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民乐县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等异地交叉审计20多项。审计组成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一边学习掌握国家、省、市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系列方针、政策,一边开展审计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同时,积极配合做好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相关工作,选派业务骨干40多人次,参与省、市、县各级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相关工作,切实加强了“三类监督”合力。
在广场开展审计法宣传活动。
强化审计整改力度
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执行力
为确保审计查出问题切实得到整改和纠正,建立了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包括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审计建议和意见的采纳情况以及采取的整改措施等。把前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实施方案,进行查证核实并列入审计评价。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抽查了问题比较集中单位和部门。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率达到95%以上。
重视党风廉政建设
树立清正廉洁的审计形象
在艾黎纪念馆开展局机关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着力加强了廉政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 增强审计干部严格守规、廉洁从审的自觉性和在构筑反腐倡廉体系中的责任感、使命感,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了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责任分解,责任督促,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个关键环节任务,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强了源头治腐,认真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完善廉政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加强了廉洁自律,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堵塞漏洞,不断提升惩治预防腐败的能力。(审计局)
本期编辑:陈蓉
责任编辑:刘伯武
审核:杨建刚
终审: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