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秋遍峰峦霜万里,夏赏原山不看林。将是怎么样的一番美景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春登长城不访古,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想象

倘若有一天 

美丽的原山邂逅蜡笔画

将是怎么样的一番美景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春登长城不访古,

夏赏原山不看林。

秋遍峰峦霜万里,

冬吟梨花又逢春。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

初识原山境内的齐长城遗址,源自于这首描写景色斑斓变化的四季诗。古老的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了防御楚国和鲁国的进攻而修建的。作为已知的、世界上修筑年代最早的长城,齐长城其遗址在山东境内起伏绵延达618.9公里,在长清、泰安、历城、莱芜、博山、诸城等18个县市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在石海以南的齐长城遗址,城体高2至6米,内宽4.5米,外宽5.5米,全长680余米,建有烽火台、颜门关、藏兵洞等,犹如一条巨龙亘贯景区东西,真实的再现了春秋时期齐国当年气势恢宏、气吞万里如虎的霸气,今天,当你站在锦旗烈烈的齐长城上,四周是波涛如怒的茫茫林海,一种投笔从戎、戍边卫国的豪气会从心底油然而生。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3)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4)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5)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6)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7)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8)

“南有石林,北有石海”,沿着古老的齐长城遗址向北而行就到了石海。石海由成千上万块巨石组成,每一块石头都有上亿年的历史,每一块巨石都有生动活泼的形象,有的像骆驼远行,有的似老牛躬耕,有的若大龟遨游,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约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海底沉积的许多厚重石灰岩,经过地球长期的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和风雨侵蚀作用,形成了石海。它们经过时光的雕刻,演变成一幅平静而又生动的立体画卷,壮观而又自然。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9)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0)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1)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2)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3)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4)

古老的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之一。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文化,以其改革性、开放性、务实性等特点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公立国、管仲改革、桓公称霸、战国称雄……这一切如颗颗明珠青史长留。

在古战场遗址的外围,是一组由十几条黄牛摆成的“火牛阵”,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79年,燕国大将乐毅攻打齐国,接连攻破70座城池,齐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管理市场的小官田单受命于危难之间,以1000头黄牛组成火牛阵一举大破燕军,逐步收复了齐国全部失地。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5)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6)

穿过火牛阵进入齐鲁古战场遗址,首先看到的是一辆急速奔驰双驾战车,驾御战车的士兵神情紧张而凝重,正向齐长城的方向奔去...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7)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8)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19)

绕过古战车和两列高大的齐国士兵,是齐桓公的大型主题雕塑,齐桓公在位43年,勤于治国,一心奉公,任用管仲大力改革,在春秋率先称霸。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0)

在齐桓公周围是四幅巨大的浮雕壁画,分别讲述了管仲拜相、桓公争霸、孙庞斗智、田单“火牛阵”等历史故事及“围魏救赵”“老马识途”“田忌赛马”等若干个成语典故,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齐国历史画卷。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1)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2)

沿天梯拾阶而下,是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新修的北大门——阆苑门。阆苑门以深厚、悠远的齐文化为主线,以天门、天桥、天路、天台相贯穿,有展现古齐风格的阙形大门,有反映古老周易文化的巨型太极八卦图,更有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和丰富斗争经验的三十六计岩雕,意在强调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阆苑门”由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亲笔题名,寓意神仙所居住的地方。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3)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4)

广场中心为姜子牙主题雕塑,雕塑整体高度20.9米,采用黄铜锻造而成,总重量近17吨,整个设计古朴而大气,尽显一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开国元勋的泱泱大国风采。

有树林的蜡笔画(蜡笔画原山)(25)

从阆苑门到齐鲁古战场遗址,再到古老的齐长城,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很好的将各种齐文化元素有机的串联了起来,在领略齐鲁山水名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的了解悠久、独特的齐文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