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怎么造出水字的当时情景(哪字何时才出现)
仓颉怎么造出水字的当时情景(哪字何时才出现)同年5月,标有“蔡元培序,蔡晓舟著”的《国语组织法》,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6月9日,周作人在北大收到蔡晓舟从南方寄来的《国语组织法》新书。1921年4月,毛泽东为长沙文化书社列出开业7个月来销售“内容比较重要的”书单中,就有蔡晓舟的《国语组织法》80本。他把初稿给我看,我是没有研究过‘语法’的人,匆匆的读了一遍,把怀疑的地方写出来交给他,他居然统统改掉了。他自己觉着这部书太简略,且难保没有误处,有不敢轻易问世的意思。我劝他不必过虑,世界断没有一着手就能完善的事。有了一个底子,缺略的自然有人会补,错误的自然有人会改,从此渐渐的近于完善了。他既然要去印行了,我所以很诚恳的替他介绍。”图为1920年代北京大学第三院蔡元培在序中写道:“用‘国语’代旧式的‘国文’,这种运动,现在已渐渐有成效了。去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国语’教科书的议案,教育部已宣布国民学校试用‘国语’,书肆也有‘国语’读本出
哈晓斯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蔡晓舟深感文字改良须有“工具运动”方能尽快推而广之。他认为:“改古典的文字而为通俗的文字,自从陈独秀傅斯年诸先生用《新青年》和《新潮》两个工具运动以来,把国人迷信古典文字的心理,差不多打退到零度以下去了。”
图为上海泰东图书局新书预告,蔡晓舟著《国语组织法》已再版
办杂志固然是推广白话文的工具,而规范语法则是传习白话文的又一个“工具”。早在五四运动当年,蔡晓舟就酝酿撰写白话文语法专著。1920年初,他的《国语组织法》书稿刚刚完成,就急忙送给时任北大校长和国语研究会会长蔡元培审阅。当时,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已通过“推行国语以期言文一致”案。1920年1月,教育部训令规定:“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蔡晓舟的《国语组织法》可谓应运而生,蔡元培看完书稿,颇为赞赏,称其为国语(即白话文)语法书第一部,鼓励蔡晓舟拿去出版,并欣然为蔡晓舟这部书稿作序。
图为1920年代北京大学第三院
蔡元培在序中写道:
“用‘国语’代旧式的‘国文’,这种运动,现在已渐渐有成效了。去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国语’教科书的议案,教育部已宣布国民学校试用‘国语’,书肆也有‘国语’读本出售。日刊、周刊、旬刊、月刊,用‘国语’的也不少了。但是教授《国语》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专讲‘语法’的书。我友胡、刘二君(哈按:指胡适、刘半农)都有编‘语法’的计划,别人着手的当也不少。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成书。蔡君为应这种时势的要求,著了这本《国语组织法》,可称是‘语法’书的第一部了。
他把初稿给我看,我是没有研究过‘语法’的人,匆匆的读了一遍,把怀疑的地方写出来交给他,他居然统统改掉了。他自己觉着这部书太简略,且难保没有误处,有不敢轻易问世的意思。我劝他不必过虑,世界断没有一着手就能完善的事。有了一个底子,缺略的自然有人会补,错误的自然有人会改,从此渐渐的近于完善了。他既然要去印行了,我所以很诚恳的替他介绍。”
同年5月,标有“蔡元培序,蔡晓舟著”的《国语组织法》,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6月9日,周作人在北大收到蔡晓舟从南方寄来的《国语组织法》新书。1921年4月,毛泽东为长沙文化书社列出开业7个月来销售“内容比较重要的”书单中,就有蔡晓舟的《国语组织法》80本。
上海泰东图书局在《国语组织法》一书的新书预告中写道:“为什么要文学革命?因为要改革中国几千年来言文不一致的大毛病。但是言文要一致,也不是容易的呢?中国疆土有这样大,一地方和一地方的语言是大不相同,那么,要想言文一致,不仍旧是一个梦想么?但是有一个法子,是极紧要并极妥当的法子,就是研究国语。研究国语,也谈何容易!必定也要有一本国语的善本——详详细细说明国语组织的法子。这一部书可是容易找么?容易!容易!就是蔡晓舟先生所著的《国语组织法》。”并特别注明:“小学教员,师范学生,不可不读;研究语学,做白话文,不可不读。”
图为1920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国语组织法》新书预告
在《国语组织法》中,蔡晓舟把语词分为9类,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加词,媒介词,承接词,语前补助词,语后补助词等。在“代名词”一节中,他提出“疑问的”“代名词”概念,就是说,已知的事物可以用“你、我、他”去代指,而未知的或者想问别人的,该用什么字来代他呢?除了“谁”字以外,蔡晓舟把指示代词“那”加“口”字偏旁,明确提出“哪”字读上声,创造出一个“哪”字作为疑问代词。在字形和语音上把指示代词“那”和疑问代词“哪”区分开来。而在之前的国文典籍和书面语中,无论用于指示代词还是疑问代词,只有“那”字,并无“哪”字。
蔡晓舟的这一主张,迅即得到语言学界的呼应。同年9月,即《国语组织法》出版4个月后,陈望道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撰文,对蔡晓舟的这一创见予以介绍和推崇。同年双十节,陈望道与叶楚伧、邵力子、李汉俊、王秋心、夏丏尊、沈玄庐等联名推出《用字新例》四种,“那”和“哪”即作为其中一种。从此,“哪”字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1922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国语月刊》发表论文《“那”底分化底我见》,认为汉字既然属于过渡时代的文字,可以不必十分讲究,只要大概合用即可。“哪”字“于印刷上比‘那’或者省事些,但懂的人少,笔画又多,也不顶好,只可以做暂时的应用就是了。”
“哪”字正式进入《国音字典》和平民大众课本则在1924年。
这一年上海中华教育改进社召开第三届年会,在“国语教学组”分组会议中,蔡晓舟提出题为《请采用“她”“它”“哪”等代名词及形容词并规定其读音以改进国语案》议案,经过研讨,本届年会通过议决案认为:“……‘哪’字相当于英文的‘which’或‘who’……是疑问代名词或疑问形容词,国音读作上声,与相当于英文的‘that’,……的‘那’字不同,‘那’ 是指示代名词或指示形容词,国音读作去声。”议决案最终决定:“由本社送到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去请求采入国音字典,以资提倡而期普及,并请本社朱经农、陶行知两先生函约商务印书馆平民千字课再版时,即采用此等字。”至此,“哪”字走进课堂,成为汉字常用字的新成员。
颇有巧合的是,这份议决案中“她”和“它”两字是北大教授刘半农创造的,而“哪”字是同在北大的蔡晓舟创造的,这是白话文运动催生的“婴儿”,足见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得天独厚的先锋作用。
1933年8月,蔡晓舟在北京西山病故。辛亥名宿、民初安徽都督柏文蔚及皖籍名流杨亮功、李运启、毛北屏、李诚庵等发起追悼。同年9月,安徽省图书馆《学风》杂志以《安徽文化运动先进蔡晓舟先生逝世》为题发表通讯,特别提及蔡晓舟“清末热心革命,备尝艰苦。民国成立,从事教育文化事业,所至倡办学校。五四时期,随蔡孑民、胡适之诸人,提倡新文化运动。吾人所用之疑问代名词‘哪’字,盖即蔡氏所发明。”
蔡晓舟去世时,其妻郑家贞、女蔡心镒暂寓北京西四牌楼北翠华街留题胡同1号。据蔡心镒回忆,蔡晓舟逝世后,友人醵资归葬,有主张葬于安庆菱湖公园姜(高琦)周(肇基)墓旁,因为1922年“六二”学潮中,蔡晓舟“襄赞善后,其功甚多”,而“姜周墓之建立,实其首倡”。后因郑家贞孤儿寡母不便千里奔波,乃葬于北京白纸坊安徽“义园”。
(原载《纵横》月刊2022年第9期,本文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