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上那些隐藏的故事(语文课本里这些故事是假的)
语文课本上那些隐藏的故事(语文课本里这些故事是假的)而就在此时,爱迪生拿来了四面镜子,让小伙伴们高高举着,立刻照亮了卧室,顺利拯救了母亲的性命。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与众不同,凭借自己的聪明救下母亲一命,在他7岁的时候,母亲突然肚子疼痛,在床上打滚,等父亲骑马将医生请回,此时已经快要到傍晚,经过检查却发现,爱迪生母亲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立马进行手术,可是家中光线不足根本没有手术的-空间。杰克逊大叔被小伙子感动,让他为自己捶一会背,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很快拿过午饭,随后开始狼吞虎咽,杰克逊将年轻人留在了庄园,等到两年过后,又把女儿许配给了他,而这名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尊严,他的正是石油大王哈默.·.在经过广泛的反馈后,2016年新出的人教版教材最终删去了这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内容。《爱迪生救妈妈》
《诚实的华盛顿》《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尊严》《羚羊飞渡》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假的,语文教材内容造假,遗患无穷。
你能想象到这样一种场景嘛?当某一天,你们家小孩知道自己所崇拜的课本里的人物故事都是虚构的,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尊严》
这篇文章曾经出现在人教版四年级语言课文当中,讲述的是在寒冷冬天,美国南加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批逃难的难民,当杰克逊大叔接收了一位小伙子并且要为他提供食物之后,小伙子却拒绝了这一份施舍,他坚持要为杰克逊提供一些服务,才愿意吃下他的午饭。
杰克逊大叔被小伙子感动,让他为自己捶一会背,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很快拿过午饭,随后开始狼吞虎咽,杰克逊将年轻人留在了庄园,等到两年过后,又把女儿许配给了他,而这名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尊严,他的正是石油大王哈默.·.
在经过广泛的反馈后,2016年新出的人教版教材最终删去了这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内容。
《爱迪生救妈妈》
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与众不同,凭借自己的聪明救下母亲一命,在他7岁的时候,母亲突然肚子疼痛,在床上打滚,等父亲骑马将医生请回,此时已经快要到傍晚,经过检查却发现,爱迪生母亲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立马进行手术,可是家中光线不足根本没有手术的-空间。
而就在此时,爱迪生拿来了四面镜子,让小伙伴们高高举着,立刻照亮了卧室,顺利拯救了母亲的性命。
爱迪生7岁是在1854年,然而此时似乎并不具备进行阑尾手术的条件。
急性阑尾炎在19世纪,是一种相当高程度的死亡疾病,在19世纪末期以前,只能采取非手术治疗,根据考证,世界上第一起阑尾手术是在1886年所进行的,而等到真正普及,至少是在1899年以后,德国外科医生发明了麦氏切口,导致阑尾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美国的一次地震中,一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过38小时的艰辛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
然而,课本里描述的地震在那一年根本就没有,再说大晚上的小男孩怎么会在教学楼里上课呢?难不成美国也推广了“衡水中学”模式?因此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屡经修订,修订的是同一个地方——地震的时间。
课文是这样开头的:“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2002年5月、2003年5月印刷的课本都是这样写的,然而1989年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
2004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事实是: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然而地震时当地时间是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怎么会有学生?
2005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时间不符合史实,可以不断修订,课文内容无人指摘,也就一直不变。
里面有些奇怪的句子,读过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缺乏正义感、缺乏思辨心、缺乏爱的能力,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就是在这样的谎言和欺骗中长大的。
这样一篇豆腐渣课文,一年又一年,保留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侮辱着教师、孩子和家长们的智力。到底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将这篇伪劣产品请出小学语文课本呢?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外国故事出现在我们课本中的篇幅。就这些故事,中国就没有嘛?同样的道理,中国人的就不能写进课本嘛?
面对毒教材,豆腐渣课本,我们应给秉持怎样的态度?我觉得,首先要以“实”为先。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确实能教育人,但是还是要具有真实性,如若不然,决不能编写到课本中来,不论这个故事多的感人,如果不真实,一律不予纳入课本。
教育之本,“实”为先
处于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所学习的课文竟有作假之疑!名人被标榜上各种感人小故事,以编造的故事来教育、启蒙孩子实为不该!故事的真假关系到孩子对诚实的定义,乃为重事!此“真人假事”之法 取不得。教育之本 应以“实”为先。
诚然,编造的故事确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感知到智慧、爱心在名人身上所折射的光芒 并想向他们学习。但若某天,当他们得知自己所崇拜的名人故事全为捏造,我想这种信任轰然倒下之感必会让孩子对“真实”的定义产生质疑。教科书 本是知识的载体,所承载的还有对孩子人生观的塑造之责。如此严肃之物来不得半点戏弄真人假事”必须严格查证。教育之本 “实”为先!
育人之基 在于诚。梁公梁启超先生给孩子写家信时曾写到:“切要说实话、作实事 不得苟也。”梁公兢兢业业的一生始终以“诚实、真实”为宗旨,并以此来要求孩子。而如今,孩子接受的知识竟有编造之疑。无论此名人被编造的故事多么令人鼓舞或感化人心,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对真善美的定义。此种“真人假事”切不可出现在教科书上 启蒙期的孩子所接
受的教育内容更应该谨慎。育人之基、教育之本 皆应以“实”为先!
连蒙带骗式教育 往往害大于利。有人以为“真人假事”并不重要 只要有教育意义就行。而我以为此种教育意义是非常脆弱的。教给孩子真实之事 以其真来教化孩子 不更好吗?教育于人不应只是一时之需或一时之见,教育应是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沉淀的。“真人假事”此种无前景 经不起推敲的内容应杜绝于学生课本之上,坚持以“实”育人。
必须字句切实 教育才有意义。《爱迪生救妈妈》此种“真人假事”对孩子关于真善美的领悟是无益处的 反而会给孩子的价值观念带来反面影响。“真人假事”的编者的初衷或许是借名人效应来更好地教化孩子,但他忘了教给孩子知识之前,要先教孩子真诚、真实地做人。无考证的编造课本于孩子的教育是无意义的。
师者,除传道受业解惑,更应该把求真、求实之态授予学生,让学生在求实之中学习真理。教育之本,“实”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