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含答案(六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含答案(六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D.福寿绵长 E.积极向上,团结奋进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3) 文章以__________为经线,以__________为纬线结构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天写得详细,其它略写。2. 风俗寓意我知道。(1) 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六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北京的春节》本文作者__________,课文描绘了一幅幅__________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
(2)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__________这一特点。
(3) 文章以__________为经线,以__________为纬线结构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天写得详细,其它略写。
2. 风俗寓意我知道。
(1) 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D.福寿绵长 E.积极向上,团结奋进
①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是__________。
②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期就已有的习俗,比赛时,大家努力进取,因为它代表了____________。
③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____________的吉祥之意。
④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____________。
⑤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诉孙女:“饺子下锅,象征着____________。”
(2) 你还知道哪些风俗的寓意?请写出一个。
3. 按要求写句子。
(1) 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缩句
(2)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4. 为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味道A.滋味 B.兴趣 C.气味 D.感觉
(1)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____________
(2) 妈妈亲手做的这道菜,味道真不错。____________
(3) 这部韩剧越看越有味道。____________
(4) 他喜欢抽烟,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____________
5.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____________
(2)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____________
(3) 这会儿,太阳的脸开始泛出微红。____________
(4) 远远地,我们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_______
(5) 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____________
6. 佳句赏析。
(1)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
(3) 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光线渐渐地暗下去”交代了____________,“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____________。“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更表现了____________。作者忽然有点儿明白了____________。
7.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最后胜出。对于古诗文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中央民大副教授蒙受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材料三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激起了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语文老师眼里,简直就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网友Q爱谁谁: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
(1) 读完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 《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不失为一档好的节目,但仍有网友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为什么?
8. 下列人物是哪本书中的主人公?连一连,并从中任选一个人物进行介绍。
(1) 连线
汤姆•索亚 《爱丽丝漫游奇境》
保尔•柯察金 《绿野仙踪》
爱丽丝 《骑鹅旅行记》
多萝茜 《汤姆•索亚历险记》
尼尔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人物:
介绍:
9. 知识小竞赛。(括号中填序号)
(1) 《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被尊称为( )。
A.诗佛 B.诗鬼 C.诗魔 D.诗狂
(2) ①郑燮又名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八怪”之一。
②他是诗人也是画家,下列不属于他擅画的素材的是和。
A.梅 B .兰 C.竹 D.菊 E.石
(3)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来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这种诗体的诗有很多,下列属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的是( )。
A .《游子吟》 B .《梦游天姥吟留别》 C .《暮江吟》 D .《梁甫吟》
10.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 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2)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11. 我会按要求做题。
(1) 用三组不同关系的关联词,将下面的句子连起来。
①我们为人民服务。
②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2) 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再写出句子的含义。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
彻底: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13. 品析句子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1) 这句话是对老班长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描写,句子中的动词有: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 写一句含有连续动作的话。
14.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的心情。
(2) 请用上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15. 完成下面问题
(1) 下面句子的说法有错误,请改正。
①“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是个疑问句。
②“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了。”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
(2)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这个鱼钩不是一般的鱼钩,是金子做成的。
B .这个鱼钩长满了红锈,看起来像金色的。
C .指的是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
16. 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 通过学习《学弈》,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2)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什么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17. 阅读课文《 两小儿辩日 》片段,完成练习
(1) 按原文填空。
一儿以日初出,_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
(2) “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3) 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4) 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18. 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这两个人分别怎样 ,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9. 用加下划线的词仿写句子。
(1)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毕业在即,班里开展了“童年是一首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
第一板块:拍毕业照
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
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
第四板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给校长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她)参加6月17日上午第三节课举办的诗歌朗诵会。
(3) 在“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中,有这样一首诗:“童年是一首歌/一首难忘的歌/那多彩的时光/那温馨的岁月/都化作了最绚烂的花朵/深情绽放在记忆的银河/童年是一首歌/一首心中永远也唱不完的歌。”朗读时应该带着_________的语气。( )
A .骄傲自豪 B .悲愤激昂 C .愉快轻松 D .深情赞美
(4) 在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时,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做纪念册/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请你选择一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正方:自己动手制作更好。_____________。
反方:交给店家制作更好。_____________。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
(1) 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
B .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C .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 .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2) 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_△__首五言绝句,共计__△_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
A .1 2 B .10 20 C .20 40 D .40 80
(3) 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
(4) 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
22. 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造都江堰,利泽全川而去水害;霍去病长途奔袭,大破匈奴;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民族尊严……
迄至近现代,秋瑾、黄兴、李大钊、刘胡兰、蓝存瑞、王伟……无数英雄抛头颅,酒热血,为民族独立和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广饶县某初中六年级要开展以“话说千古英雄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活动一排排英雄谱】擦亮记忆的星空,你会发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闪烁的群星。请列举一位你最喜欢的历史上的英雄入物,并说说你喜欢他(她)的原因。
(2) 【活动二群英荟萃】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排英雄谱。②英雄人物故事。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 【活动三立志英雄】了解古今英雄事迹,继承英雄品质,更要从小有英雄梦,立志做时代的英雄。六年级《传统文化》《志向远大》中“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就是这个道理。请你默写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