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进(进出)(进化)(进口)(进入)(长进)(上进)瓜(西瓜)(地瓜)(瓜子)(南瓜)非(非分)(非常)(无非)(是非)常(平常)(常年)(平常)(日常)往(往日)(往常)(过往)(交往)

知识点

一、笔画笔顺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

二、会写字及组词

块(石块)(土块)(块头)(方块)

非(非分)(非常)(无非)(是非)

常(平常)(常年)(平常)(日常)

往(往日)(往常)(过往)(交往)

瓜(西瓜)(地瓜)(瓜子)(南瓜)

进(进出)(进化)(进口)(进入)(长进)(上进)

空(天空)(空中)(空气)(时空)(空白)(空地)(有空)

三、会认字及组词

猴hóu(猴子)(猴王)(金丝猴)

结jiē(结果)(结实)

掰bāi(掰开)(掰下)(瞎掰)

扛káng(扛起)(扛抢)(扛活)

满mǎn(满意)(满足)(满分)

扔rēng(扔掉)(扔下)(扔球)

摘zhāi(摘下)(采摘)(文摘)

捧pěng(捧起)(手捧)(吹捧)

瓜guā(西瓜) (瓜果)(香瓜)

抱bào(拥抱)(怀抱)(环抱)

蹦bèng(蹦跳)(蹦床)(蹦极)

追zhuī(追赶)(追问) (追求)

四、多音字

空kōng(天空) kòng(空白)

结jié(团结) jiē(结实)

五、易写错的字

猴:反犬旁,很多表示动物的字都是反犬旁,最后一笔是“捺”;

子:三笔写成;

山: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六、近义词

非常——十分 特别——格外

看到——见到

七、反义词

空——满 是——非

进——退 非常——平常

八、课后习题

结合插图 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小猴子下山以后经过了玉米地、桃树林、西瓜地,还看见了小兔子。他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玉米接着往前走,等他看到了桃子就扔了玉米又摘桃子,看见了西瓜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等他看见了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结果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九、教材分析

《小猴下山》是部编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本文图文并茂,语句生动,文质优美。按故事发展顺序编绘了五幅图,分别与课文的五段内容相应,使小猴的动作、形象直观化。

图文讲解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4)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5)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6)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7)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8)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9)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0)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1)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2)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3)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4)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5)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6)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7)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8)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19)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0)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1)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2)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3)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4)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5)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6)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7)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8)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29)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0)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1)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2)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3)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4)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5)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6)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7)

一年级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文笔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知识点(38)

课堂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kuài

一( )

fēi cháng

( )

xī guā

( )

jìn

走( )

kōng

( )手

2.比一比,再组词。

党____ 看_____ 圆_____

常____ 着_____ 园_____

3.好朋友,手拉手。

着 地 子 下 掉 走 瓜

猴________ 扛________

满________ 扔________

摘________ 西________

抱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猴子扔掉玉米去摘桃子是因为小猴子不喜欢吃玉米,喜欢吃桃子。( )

②小猴子最喜欢的是小兔,所以最后看到可爱的小兔子就去追,可惜没有追上。( )

③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明确目标,一心一意去做。( )

5.选字填空。

长 常

①方方语文得了100分非________高兴。

②小猴子的尾巴很________。

座 坐

③小红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上了车,连忙站起来给老奶奶让_____。

④他找到了自己的______位____下来。

6.课文《小猴子下山》内容我知道。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1)多音字组词。

看:kān________ kàn________

(2)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二、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煮西瓜

小猴子学会了烧火煮东西,很高兴。他先煮熟了一个南瓜,觉得又香又甜,比生南瓜好吃多了。他又煮熟了一个冬瓜,还是比生冬瓜好吃。于是他点点头,自己对自己说:“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有一天,小猴子找来个西瓜,也照样点起火来煮。煮熟了一尝,根本不如生的好吃!这是怎么回事?

刺猬大叔见了大笑,说:“西瓜怎么能煮着吃呢?”

小猴子不服气:“南瓜,冬瓜是瓜,西瓜难道不是瓜吗?”

刺猬大叔说:“你光记住西瓜也是瓜还不行,还得记住‘西瓜是跟南瓜和冬瓜都不一样的瓜’。”

(1)小猴煮了______、____,觉得熟的比生的好吃,所以他就认为_____。

(2)________告诉小猴子西瓜不能煮着吃。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A. 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B. 西瓜是跟南瓜和冬瓜不一样的,不能煮着吃。

C. 什么事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1.块;非常;西瓜;进;空

2.党员;看见;圆圈;非常;看着;公园)

3.子;着;地;掉;下;瓜;走

4.×;×;√

5.常;长;座;座;坐

6.(1)看门;看见

(2)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二、现代文阅读

7.(1)南瓜;冬瓜;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2)刺猬大叔

(3)C

我是梵果教育,关注小学孩子的学习。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点赞和收藏,同时我们平台有海量的学习资料及各年级部编版语数英电子课本,需要的请私信“资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