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现如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依然存在迟滞,这个问题不可回避,而且在未来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只不过迟滞问题在小惯量涡轮、双涡管技术、降低涡轮惰性的加持下,迟滞感越发得不明显;况且很多车友对涡轮迟滞的认知根本就不对!如上图所示,很多朋友把上图中的1600-5000转视为涡轮起正压的转速区间,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在1600转之后涡轮系统才会工作,所以1600转之前就必然形成迟滞?
现如今的2.0T发动机比40年前的5.0L V8的性能都强,性能是不是更强?体积是不是比V8要更小,是不是更省油?内燃机的升功率不断被拉高,就代表内燃机在不断进步;现如今民用车最好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升功率不过80匹/升(2.5L、200匹),当然那些如本田K20A之类的短行程高速机不提也罢、牺牲扭矩换来的高功率在当今日益拥堵的路况下早已失去了实际意义!而随便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升功率都能达到110匹/升以上,所以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潜力到达了极限,剩下的路就只能依靠涡轮增压走下去了!
现如今消费者对汽车各方面的需求与过去已经不同,过去是有车即可,动力如何并不是重点;而现如今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考虑车子的动力问题,可能有喜欢抬杠的朋友会本能地认为也不是赛车、要那么强的动力干嘛?实际上动力从来不嫌多,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况且价格差不多、选动力更好的没有错吧?
自然吸气发动机扭矩孱弱的本质在如今这种扭矩为王的思维下早已不堪一击,而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更是疲软;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则不然,涡轮增压发动机几乎可以把100%的扭矩在低转速区间释放出来,这又能代表什么?通过公式功率=扭矩*转速可以明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转高扭特性可以在低转速区间输出更大的功率!
这就好比功率同为170匹马力的1.5T与2.0L自吸,同时地板油把转速拉到2000转,1.5T能瞬间输出50-60匹的马力,而2.0L自吸在这个转速可能连30匹马力都提供不了;所以涡轮增压车开起来更轻快、有劲,这也是反科学逻辑扭矩决定加速度的由来,扭矩决定不了加速度,能决定加速度的有且只有输出功率,而涡轮增压强大的低扭特性使得功率输出更靠前罢了,说到底还是依赖功率!
现如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依然存在迟滞,这个问题不可回避,而且在未来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只不过迟滞问题在小惯量涡轮、双涡管技术、降低涡轮惰性的加持下,迟滞感越发得不明显;况且很多车友对涡轮迟滞的认知根本就不对!如上图所示,很多朋友把上图中的1600-5000转视为涡轮起正压的转速区间,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在1600转之后涡轮系统才会工作,所以1600转之前就必然形成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