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所以现如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被涡轮增压逐渐取代,自然吸气当然有高热效峰值的绝对优势,但在外特性图中经济油耗范围反而不如涡轮增压更宽泛,涡轮增压虽然在峰值热效上不如自然吸气,但运行时经济油耗范围丝毫不比自然吸气小,说到底峰值热效率很重要,但车子常用工况下的平均热效率则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大车企都纷纷配装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原因!如今的自然吸气早已日薄西山,虽然可以继续深挖热效率,但在油耗上无明显优势,而动力上差异巨大;自然吸气好、指的是那些大排量自吸,小排量自吸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去取代,是不是很合理?而大排量涡轮增压机取代大排量自吸是不是也天经地义?规则并没有把排量变小,限制各位大排量梦的并不是涡轮增压、而是腰包里的银子;所以就目前来看自然吸气发动机已经很难逆袭涡轮增压了,即便未来会有更新的技术!大排量自吸真的好么?或许好、但它的价格也很昂贵,过去3.0L、200以上的动力要40几万,现在2.0T

实际上这种解读是完全错误的,1600-5000转代表了地板油时、这个区间能释放发动机最大扭矩,也称之为扭矩平原!并不是指增压系统在1600转之后才会工作,实际上只要给油、涡轮系统就会起增压,只是达不到最大扭矩罢了,所以1600转之前增压系统就会运转,迟滞所指的是废气刚开始推动叶轮时力量不够(废气量小)、叶轮转的慢半拍罢了,而并不存在到达特定转速才开始工作的说法!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1)

鄙人常开的车子有3.7L的Q50以及2.0T的宝马5系,平心而论3.7L Q50提速过程比宝马5系还不顺畅,总是在发动机随转速上升嘶吼个1.5秒后才发力,VQ37HR没涡轮,但变速器匹配不好以及不能跳跃降挡则带来了提速过程中的迟滞,反观宝马提速流畅、至少鄙人感觉不到迟滞;所以很多张口、闭口涡轮迟滞的键盘们,不妨从变速器上考虑问题,让提速变缓的因素不只有涡轮迟滞,变速器带来的影响更明显、直接!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2)

涡轮增压是否省油?

要知晓涡轮增压是不是省油,一定要把握住自身的角度;涡轮增压是不是比自然吸气更省油?这要看如何去比较,在相同功率的基础上,涡轮增压一定比自然吸气省油,赢在更低的排量;就好比1.5T、2.0L自吸,它们可以具备差不多的功率,但这可不是能量守恒的问题,峰值功率可以都是170匹,但日常使用也完全一样么?涡轮增压系统有两态,起正压时它是1.5T,而在不起正压时它就是一台1.5L自吸,1.5L自吸与2.0L比?谁省油是不是很容易判断?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3)

误区就在于很多人觉得涡轮系统会无时无刻地起正压、多烧油?实际上涡轮起不起正压是根据车辆对动力的需求决定的,有需求起正压、多烧油、获得更大的动力,没需求时为什么要起压?为什么要多烧油?就比如车辆以100千米匀速行驶时、对于功率的需求仅在25-35kw,保持2000转左右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增压,这时1.5T=1.5L自吸;若同排量做比较,3.0T的油耗肯定比3.0L自吸高!

所以现如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被涡轮增压逐渐取代,自然吸气当然有高热效峰值的绝对优势,但在外特性图中经济油耗范围反而不如涡轮增压更宽泛,涡轮增压虽然在峰值热效上不如自然吸气,但运行时经济油耗范围丝毫不比自然吸气小,说到底峰值热效率很重要,但车子常用工况下的平均热效率则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大车企都纷纷配装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原因!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4)

如今的自然吸气早已日薄西山,虽然可以继续深挖热效率,但在油耗上无明显优势,而动力上差异巨大;自然吸气好、指的是那些大排量自吸,小排量自吸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去取代,是不是很合理?而大排量涡轮增压机取代大排量自吸是不是也天经地义?规则并没有把排量变小,限制各位大排量梦的并不是涡轮增压、而是腰包里的银子;所以就目前来看自然吸气发动机已经很难逆袭涡轮增压了,即便未来会有更新的技术!

大排量自吸真的好么?或许好、但它的价格也很昂贵,过去3.0L、200以上的动力要40几万,现在2.0T轻松提供、而价格只要10几万,所以碰过涡轮增压的车友往往再不会对自然吸气感兴趣了;不要说大排量自吸有多么的平顺、响应多么迅速,大排量涡轮增压同样平顺;至于响应速度自吸肯定比涡轮增压强,但这有什么意义?响应快没用、关键要有充足的力量,这就好比人和大象掰腕子一样,人的响应速度更快!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区别:那为何自然吸气却被涡轮增压所取代(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