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意境图(以江宏伟的冬至意表)
国学文化意境图(以江宏伟的冬至意表)
江宏伟 南国印象 96×177cm 2012年
真情实感与文化浸润
江宏伟说:“我们常说的真情实感,虽应原发于自己,但究竟有几分是自己的呢?长期被文化浸润,很难说是真情实感了。”画家的真情,必从感受自然获得“原发”性,也要接受长期的“文化浸润”,但这两种接受因人而异。“文化浸润”有时会激发情感,有时会淡化情感。这要看是怎样的文化浸润,是什么样的人、在怎样的情境中接受它。画家接受的某些文化浸润,如长期的临摹古画,长期的技术磨练,对市场要求的迎合等等,难免会淡化得之于自然对象的“原发”情感,影响个人目光的纯粹性。长期的重复性劳动,尤其是程式性很强的艺术劳动,都可能产生主体麻木现象。工笔画创作是一个技术性、时间性和符号性都很强的操作过程,画家容易被这一技术过程所麻醉,改变这种状态的途径惟有到自然中求取新鲜感受。江宏伟对此有切身体会,说:“人工可以堆积起永不凋谢的奢华,也在重复着无休止的单调。而你面对自然、那怕是你护养的一片草木,它们时刻地在发生着变化,并不时提醒着生命的旺盛,生命的脆弱。”但传统绘画又是讲究文化浸润的,所以提倡“诗画一律”,“书画同源”,“诗书画印四全”,提倡“多文”。这样的文化浸润,虽不能替代画家从自然对象获得的“原发”情感,却有益于滋养画家的情商、情懆和趣味。《花事记》引用了诸多诗词名句,可知江宏伟也是看重这种文化浸润的。两者兼得,不是轻而易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