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意境图(以江宏伟的冬至意表)
国学文化意境图(以江宏伟的冬至意表)防止机械式重复 江宏伟 海棠翠鸟 97×60cm 2015年如前所述,他能从芦花感到“不可言状的荒芜悲凉”;从樱花感受到“清俊脱俗”和“嫩艳之中的哀怨”;从虞美人感到朦胧嫩绿中的“迟暮”……脱俗而哀怨、嫩艳而悲凉、迟暮而淒惋,不是自然物的属性,是人的情感投射。诗词中的“惨绿愁红”(柳永)“宠柳娇花”(李清照),所表达的,亦此。这是人的最普通而常见的美感,但只有在文人和艺术家笔下,在古典诗词曲赋和古典绘画中,才能将它们传达得别具一格,微妙动人。江宏伟接近和继承了中国艺术抒情言志的传统。他解释说,他的作画过程中的惆怅“不是对命运的凄怨,而是对时序变迁的一种无奈。年年岁岁人不同,而自然依然如旧。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增添了对草木荣枯的感触。”即便是对物写生,也“会泛起一种遥远的情怀,在渲染制作中又会将这种遥远加以追忆。”“遥远”意味着时间距离,而“追忆”则是审美的重温和想像。 江宏伟 春深 93×
江宏伟 紫薇石榴 70.5×139cm 2014年
闲愁是工夫
在江宏伟看来,画画不是为了担当,或提供消费,而只是抒写一种闲愁。又说:“他很少就画一种花来象征一些人生哲理。”“艺术的感动往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往往是你感动了,你不知道。”“抒写闲愁”是宋词的特点之一。在江宏伟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江宏伟 垂丝海棠 67×46.5cm 2015年
如前所述,他能从芦花感到“不可言状的荒芜悲凉”;从樱花感受到“清俊脱俗”和“嫩艳之中的哀怨”;从虞美人感到朦胧嫩绿中的“迟暮”……脱俗而哀怨、嫩艳而悲凉、迟暮而淒惋,不是自然物的属性,是人的情感投射。诗词中的“惨绿愁红”(柳永)“宠柳娇花”(李清照),所表达的,亦此。这是人的最普通而常见的美感,但只有在文人和艺术家笔下,在古典诗词曲赋和古典绘画中,才能将它们传达得别具一格,微妙动人。江宏伟接近和继承了中国艺术抒情言志的传统。他解释说,他的作画过程中的惆怅“不是对命运的凄怨,而是对时序变迁的一种无奈。年年岁岁人不同,而自然依然如旧。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增添了对草木荣枯的感触。”即便是对物写生,也“会泛起一种遥远的情怀,在渲染制作中又会将这种遥远加以追忆。”“遥远”意味着时间距离,而“追忆”则是审美的重温和想像。
江宏伟 春深 93×60cm 2015年
在资本和市场引导潮流的当代,人们有太多的功利可求——求大名,造大势,建豪宅,买豪车……利海浮沉,不辞辛苦,身心俱疲,欲罢不能。被称作艺术家的人群,已鲜有审美的“追忆”和“闲愁”了。
江宏伟 海棠翠鸟 97×60cm 2015年
防止机械式重复
工笔画需要细心的勾勒与渲染,其缓慢的过程,往往琐碎而枯燥,缺少乐趣,容易导致精神缺失和技巧上的“机械式重复”。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发生,江宏伟说他“留意于细节的捕捉与玩味,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些细节,也设法在上面找出一种独特的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