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联诗100首(董元奔著历代文人诗谱3600六十辑修订版)
才子联诗100首(董元奔著历代文人诗谱3600六十辑修订版)注释:千年永论墨庄泓。磨戡独创宋情行,可叹南唐气度酲。万卷传家才另发,
原创文/董元奔
【按】董元奔《中国历代文化名人诗谱3600》吟咏周初至近代三千年间3600位文化名人,共4000余首七绝。规划60万字,2024年底完成。作者于2017年开始按人物出生时序创作,以“董元奔吟咏历代文人”专栏诸篇推发。为便于收藏,现推出阶段汇总式60辑版,每辑咏60人。推发前,作者对正文及注释重新作了修订。
(刘式故乡樟树之文物)
【0661】刘式多才只宜宋
磨戡独创宋情行,
可叹南唐气度酲。
万卷传家才另发,
千年永论墨庄泓。
注释:
刘式(948-997),字叔度,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附近)人,善治《春秋》。/式为南唐状元,入宋方仕。式藏书丰,号墨庄,传三代散失,其曾孙刘滁复墨庄。
【0662】向敏中欺世盗名
仕显门稀模样乖,
瞒君盗世宰丞怀。
忽知故友遗孀美,
嘴脸如心不再埋。
注释:
向敏中(949-1020),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存文集15卷。/敏中于咸平 三年(1001)拜尚书右仆射,遂谢客,真宗褒其清正。将军薛惟吉卒,敏中与张齐贤争薛惟吉遗孀柴氏,真宗责之。
【0663】宋湜一死愧家国
居家至孝在朝忠,
母留遗言帝赠绒。
可恨天无多寿限,
澶州不返愧冬风。
注释:
宋湜(950-1000),字持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有文集20卷。/咸平三年(1000),湜随真宗巡澶州,病危,真宗赐衾毯抚慰,寻卒。
【0664】谢泌看彻天地人
相融儒道意神宽,
举重如轻比谢安。
入念红光端坐逝,
鸭炉写篆过廊栏。
注释:
谢泌(950-1012),字宗源,歙州歙(今福建歙州)人,有《长乐集》。
【0665】慎从吉贪腐有成
聪明善断继家风,
奉洁修身不比翁。
诉讼是非咸有利,
君王厚道责无疼。
注释:
慎从吉(950-1019),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存诗数首。/从吉父知礼以孝廉称,从吉以贪污被贬,寻复职。
【0666】王沔小人总得志
敷衍卒吏谤同僚,
责问君王脚下嚎。
运气从来真眷顾,
明敏谥号震皇朝。
注释:
王沔(950-992),字楚望,齐州(今山东济南)人,有诗文存。/沔为人无信而歹毒,太宗却谥其号“明敏”。
(刘承规故乡淮安之文庙)
【0667】刘承规千年阉雄
承规学富定权衡,
更领编书冠学英。
最骇将兵辽夏地,
阉官自古谁能平!
【0667】刘承规大度不相
当群整肃千夫畏,
事后饶人不露灰。
腹旷能充丞相料,
只缘学养聚成堆。
注释:
刘承规(950-1013),字大方,楚州山阴(今江苏淮安)人,宦官,主编《册府元龟》、《太宗实录》,著《茶法条贯》。/承规善文史,通度量衡、建筑、治河等,亦曾领兵。卒后太宗授其谥号,古无见也。
【0668】魏廷式法纪至上
敢住凶宅敢捉魔,
心藏法纪鬼难讹。
忠臣嫉恨奸官谤,
赞语源于百姓多。
注释:
魏廷式(951-999),字君宪,大名宗城(今山东清河南)人,有诗文存。
【0669】薛映勤奋有治声
三更尺牍一杯茶,
五鼓穿衣决案衙。
四十年中州十四,
青天美誉万千家。
注释:
薛映(951-1024),字景阳,华阳(今四川成都)人,有札记尺牍集,存诗8首。/映平生通判绵、宋、升州,知开封、相、杭、河南、升、扬、并、永兴、营、曹等州郡。
【0670】晁迥鸿儒当大任
藏书万卷子孙延,
博览知多圣主虔。
如是官员担大任,
奸人岂会闹翻天!
注释:
晁迥(951-1034),字明远,开德清丰(今山东清丰)人,有《翰林集》30卷、《道院集》15卷,并存诗56首。
【0671】林特恶人却长寿
近水楼台常破月,
名排五鬼诈藏帘。
奸臣自古能长寿,
料是阎王恶臭嫌。
注释:
林特(951-1026),福州宁德(今福建宁德)人,有《会计录》。/特与丁谓、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珪称“五鬼”。/近水楼台、破月:特任近臣多年,真宗常私询以朝政,特每借机中伤大臣。
【0672】郑文宝武功震夏
儒士将兵十七年,
官除兵部病如眠。
倘猜健壮到花甲,
西夏何凭与宋肩!
注释: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汀州宁化(今福建宁化)人,有《郑文宝集》。/文宝自991年以文官领兵,屡败党项族李继迁部。1006年染病滞留襄城至卒。公元1010年帝授兵部员外郎。
(王禹偁故乡巨野之齐鲁会盟台)
【0673】王禹偁腰硬难仕
而立从官二九春,
蹉跎十次左迁频。
王公但令能腰折,
不惑当充宰相身。
注释: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有《小畜集》。/元之983年入仕,至卒凡十八年也。
【0674】崔遵度只宜治学
和润传遐论乐声,
循方治郡起刁氓。
君王御吏须遵术,
学士兰台百样鸣。
注释:
崔遵度(954-1020),字坚白,淄州(今山东淄博)人,有《琴笺》,诗存《西昆酬唱集》。/坚白论乐重和润,治州尚无为,淳化中知忠州逢民变,弃城遁。
【0675】戚纶家事行重礼
步履尊丧千里外,
兄亡数日不蔬粮。
家行重礼修身谨,
奉职诚知吏部郎。
注释:
戚纶(954-1021),戚同文子,有《论思集》10卷。/纶官至吏部郎中。
【0676】杨覃入宋有作为
随狼喜跨牧羊鞍,
地狭无需筑栅栏。
伴虎虫腥先褪去,
才覃四海汗青丹。
注释:
杨覃(954-1011),原名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代表作《时务策》。/蟫初仕吴越王,入宋中进士,太宗诏改名覃。历知戎、寿、永兴、随、唐、潭、广诸州郡,皆有善政。/覃:泽被,延及。
【0677】查道宽平有政声
只身贼寨宽平叛,
吃枣枝头挂货钱。
缓厚公平修郡务,
伟松代代泰州传。
注释:
查道(955-1018),字湛然,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有文集20卷。/道治州郡,有善声,泰州城内至今有道手植之大松即“太常松”。
【0678】胡旦刻苦践豪言
应举无虚得状元,
参知政事近豪言。
心高路阔诚如是,
努力耕耘莫厌烦。
注释:
胡旦(955-1034),字周父,渤海(今山东惠民)人,存《汉春秋》、《唐乘》等。/旦少时豪言:“应举不状元,仕宦不宰相,乃虚生也。”后果中状元,并于991年拜参知政事,然此后屡遭贬官。
(梁鼎故乡成都之夜景)
【0679】梁鼎恃宠以扰民
仕宦初成列御屏,
修渠治绩誉朝廷。
霉粮恃宠欺民众,
品性如初后世铭。
注释:
梁鼎(955-1006),字凝正,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南)人,有《隐书》、《史论》等。/鼎初仕有政绩,犹善水利,太宗记其名于御屏。鼎咸平间任度支使,以霉粮换百姓新粮,遭免职。
【0680】种放半生假名士
奉母终南二十年,
中原遍颂是高贤。
君王数诏官工部,
跌镜贪财广置田。
注释:
种放(955-1015),字明逸,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有《蒙书》10卷,并存诗9首。/放不应科举,奉母隐终南山,1002年真宗诏授工部侍郎,以贪获罪。
【0681】陈若拙骄纵止迁
君王眷顾科盲榜,
平步青云六部郎。
骤然荣华无复涨,
惟因劣性未深藏。
注释:
陈若拙(955-1018),幽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存诗1首。/若拙中榜眼,时人以其才薄讽为“瞎榜”。若拙及第后屡升,986年宋太宗欲拜其为郎中,若拙却欲任三司使,太宗怒,遂不升其职。
【0682】马知节名将闲置
大宋初年称勇将,
兼文善断六军才。
澶渊和议君王懒,
老骥惟堪卧枥哀。
注释:
马知节(955-1019),字子元,蓟州蓟县(今天津蓟县)人,存诗1首。
【0683】王旦为相家国安
面恶家门鬼不来,
行端相府正平开。
君王做事观颜色,
骨硬江山大柱材。
注释:
王旦(957-1017),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人,王祜子,存诗3首。
【0684】凌策善做地方官
开山筑路治英州,
六印刀锋蜀地留。
能吏朝中羞阔论,
九州处处可埋丘。
注释:
凌策(957-1018),字子奇,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存少量诗文。/策善治地方。策初及第即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后其果六度任职剑外(即蜀郡)。
(路振故乡湘潭之风光)
【0685】路振耀祖逞国威
日出雄文振祖衰,
文官退敌改梅梅。
辛勤意志加谋断,
世事无非酒一杯。
注释:
路振(957-1014),字子发,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南)人,代表作《祭战马文》。/振系唐宰相路岩曾孙,然振祖、父二代皆无功名。振知滨州,契丹入侵,兵临城下,振凭机智退敌。/振嗜酒如命。/梅梅:昏暗不清貌。
【0686】苏易简不忠不孝
圣主千年喜遇臣,
朝中六岁翰林人。
可悲孝酒忠于盏,
愧对君王愧对亲。
注释:
苏易简(958-996),莘州铜山(今四川射洪通山镇)人,代表作《文房四谱》。/易简中状元,六年任翰林学士,宋太宗赞“君臣千载遇”,易简答“忠孝一生心”。易简后以嗜酒卒。
【0687】赵安仁枉主兵部
主和酬谋兵部出,
君王遂意侍郎仁。
神舟大地刀封库,
汴邑笙歌四季春。
注释:
赵安仁(958-1018),字乐道,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代表作《戴斗怀柔录》。/安仁任兵部侍郎,却是主和派。
【0688】冯拯富贵骗中来
思知大郡常生病,
骗赏虚称府邸荆。
赵普当年无错判,
融融洽乐宋庭亨。
注释:
冯拯(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存少量诗文。/拯屡以病辞小州知州,终拜相兼武胜军节度使。/拯尝泣告家贫,获帝厚赏。
【0689】罗处约诗文有托
儒经步老有真知,
咏唱随王获挚私。
促卒诗文能赖播,
人生短暂亦逢时。
注释:
罗处约(958-990),益州华阳(今四川华阳)人,兼修儒道两家,代表作《黄老先六经论》。/处约友王禹偁,卒,禹偁编其文集。
【0690】李及耿直不处士
赵府流氓亦杀头,
阉官势大礼无周。
孤山饮酒犹飘雪,
耿直惟因处士收。
注释:
李及(959-1028),字幼几,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人,存诗1首。/及为兴化军通判,斩宋室宗亲恶霸赵谏。/及知杭州,时权宦江德元之弟江德明过境,及未接待,州吏奇之。/及知杭州间,常访林逋。
(马亮公故乡合肥之古镇)
【0691】马亮公正不廉洁
澄水无鱼钓者回,
至廉未必不昏梅。
倘如赤日无斑点,
四海农田火后煨。
注释:
马亮(959-1031),字叔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有少量诗文存。/亮治州郡以公正称,然自身不廉。/昏梅:梅梅(见第0685首之注)。
【0692】赵湘诗名赖孙显
诗风古秀算名家,
早卒官卑未广夸。
幸有男孙豪富贵,
司徒妙笔始生花。
【0692】赵湘诗涸欧苏浇
身称国姓无凭贵,
不料能因后代尊。
引水欧苏来灌溉,
诗名茂盛草生窀。
注释:
赵湘(959-993),字叔灵,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存诗3卷。/湘992年进士,寻卒,后以其孙抃任资政殿大学士追赠司徒,湘诗经欧阳修、苏轼推而知天下。
【0693】钱若水速贵折体
敏政如流稳一方,
连升数级做擎梁。
生年若水东行促,
学道当初或命长。
注释:
钱若水(960-1003),字淆成,河南新安(今河南新安)人,有集20卷。/若水不惑前已官至工部侍郎。其未仕前,华山道士陈抟谓其宜学道,如仕宦宜缓,速则有碍。
【0694】魏野成名不离家
平生咏唱承姚合,
域外名成半部诗。
谢仕华堂麋鹿怯,
惟欣春滞草堂枝。
注释:
魏野(960-1019),字仲先,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大辽皇帝求野半部《草堂集》,真宗方知野,乃召之欲授官,野答以“糜鹿之性”却。/“草堂春晓”系今“陕州八景”之一,野之故居也。
【0695】王世则高起疾落
身残志大状元囊,
赐宴皇宫仕宦祥。
或是熙光着目炫,
流星一闪远君王。
注释:
王世则(961-1008),桂林永福(今广西永福)人,代表作《六合为家赋》。/世则腿残,于983年中状元,太宗赐宴状元始自其。后入党争,帝遂疏之。
【0696】寇准忠勇天地知
全忠尽勇报君王,
颇耐朝中皆虎狼。
骇世沉冤长未雪,
呼天寿木发新篁。
注释: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有《寇忠愍诗集》。/准卒于崖州贬所,灵柩北运雨阻雷州渡口,家人以枯竹覆棺,雨止竹发,时人谓渡口为寇竹渡。
(孙何出生地荆门之风光)
【0697】孙何英才未长寿
文才少小振荆门,
弱冠科魁沐宋恩。
可叹天无丰寿限,
刚交不惑撼君魂。
注释:
孙何(961-1004),字汉公,汝州(今河南汝州)人,代表作《春秋义》、《西桓集》等。/何与兄弟仅、侑因生于荆门,并称“荆门三凤”。/何卒,宋真宗甚伤感,二日难以膳食。
【0698】刘师道豪情有瑕
击节文人有武思,
柔靡大宋壮怀支。
豪情不料生微疵,
自此君王恶战辞。
注释:
刘师道(961-1014),字损之,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西北)人,有诗存《西昆酬唱集》。/师道性慷慨尚气,为宋廷少有之对辽夏主战者,宋真宗仰赖之。后以科场为其弟作弊,君恩驰。
【0699】陈彭年刺世难贵
诗多讽世功名缓,
奏喜刺时仕宦波。
既卒家贫无以葬,
君王痛哭失朝珂。
注释: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代表作《广韵》。
【0700】陈尧叟贪图富贵
承恩父子获绯袍,
显贵家门皆在朝。
奏请迁都思永乐,
家传儒术谁人抄?
注释:
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陈省华长子。有《请盟录》20卷。/尧叟兄弟仨及其父皆进士。尧叟与父同日受赐绯袍。/1004年辽兵抵澶州,尧叟奏请迁都,遭主战派宰相寇准斥责。
【0701】潘阆梦空人未死
已在江湖称隐士,
缘何两与废君谋。
身坚命硬浑无恙,
竟然逍遥到鬓秋。
注释:
潘阆(?-1009),字梦空,大名(今属河北)人,代表作《酒泉子》10首。/阆尝先后自隐居处进京参与谋止太宗、真宗继位。
【0702】钱惟演独步天下
应举尊身不父荫,
欣凭学养领诗林。
朝廷谥号风波小,
世大无藏耀后琛。
注释: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存诗2卷。/惟演卒,天子谥之文墨,钱府以“墨”字有囚徒之嫌,改文僖。
(王钦若故乡新余之风光)
【0703】王钦若主和惑主
明知弃北国无常,
富贵疏思后代祥。
掣肘莱公非本愿,
贪享惧敌是君王。
注释:
王钦若(962-1025),字定国,临江新余(今江西新余)人,主编《册府元龟》,另存诗6首。/钦若与寇准同为真宗朝宰相,钦若主和,主迁都避辽,后排挤主战派寇准出朝。
【0704】欧阳颍善治州郡
功超宰相不班朝,
善治顽州祛帝劳。
饮誉八方称幸事,
陪君未必可衰毛。
注释:
欧阳颍(962-1034),字孝叔,有诗文传世。/颍于咸平三年(1000)及第,三十年间先后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九州,皆有治声。
【0705】孙奭信人不信天
学透经书不信神,
非君泰禅压官巾。
江山巩固原人事,
浩淼苍天岂是因?
注释:
孙奭(962-1033),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人,代表作《经典微言》50卷。/奭尝以辞官胁谏宋真宗泰山封禅。
【0706】胡则不廉民亦爱
谈经附会背常伦,
仕宦无廉幸帝仁。
所嗟衢州丁币免,
方岩岭上有神身。
注释:
胡则(963-1039),字子正,永康胡库(今福建永康)人,尝注儒经以非周公,存诗7首。/则为官有政绩却无廉名。1032年谏免婺、衢二州百姓身丁钱,卒后百姓于方岩山顶立庙祭祀,南宋初已奉若神灵。
【0707】梁颢早卒未拜相
状元走马少年身,
仕宦春风动粉尘。
三字经言如属实,
知天拜相定成真。
注释:
梁颢(963-1004),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有集15卷,代表作《听政箴》。/颢系雍熙二年(985)状元,卒前知开封府。/颢享年仅四十二岁,《三字经》所言“若梁颢,八十二”当误。
【0708】王曙好杀却信佛
惧怕亡魂府上捱,
知州滥杀遂清斋。
堪欣弼马一遭贬,
死骏难成索命豺。
注释:
王曙(963-1034),在晦叔,寇准婿,有集40卷。/曙信佛,尝代张咏知益州,用法严如张咏,蜀人谓“前张后王”。寇准罢相,曙以与寇准善而贬为群牧使(管马匹)。
【0709】陈尧佐治水如书
治水堤宽配石灰,
三寻坝子涝难摧。
惊人手笔如书法,
大字般盆墨浓堆。
注释:
陈尧佐(963-1044),陈省华次子,有集30卷。/尧佐善治水,钱塘堤、滑州堤坚固如磐。/寻:一寻为八尺。/尧佐善隶书,喜写大字,用笔肥重,人称“堆墨书”。
(张士逊故乡老河口之汉江落日)
【0710】张士逊理政宽怀
百日初啼不必奇,
乡民爱戴职难移。
三番拜相君王赖,
理政宽怀上下昵。
注释:
张士逊(964-1049),字顺之,光化(今湖北老河口)人,存诗20首。/士逊出生百日始哭,人皆奇之。/士逊及第初任射洪(今属四川)令,调任郪县(今四川三台)令,射洪百姓挽留,朝廷改回射洪。
【0711】梅询本性真诗人
梅香嬉戏见天真,
折节交游是圣人。
笔下如无金玉韵,
何妨街角日温身。
注释:
梅询(964-1041),字昌言,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梅尧臣叔,存诗28首。/询常以官服罩香炉,以香灌袖,入座打开,满室香味,人称“梅香”。/询晚年常与欧阳修、梅尧臣等后生交游。
【0712】惠崇诗画出武夷
冈势河分寇准断,
春江水暖子瞻知。
武夷寺庙如林立,
香火山川画与诗。
注释:
惠崇(965-1017),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宋初九诗僧之首,代表作《摘句图》一百联。/惠崇诗句“河分冈势断”获寇准赞。/惠崇亦善画,苏轼尝题诗其画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0713】希昼苦吟诗思窄
蜀地雄山不入诗,
沱江浊浪默无辞。
青灯伴影搜吟苦,
竹石霜花最惹思。
注释:
希昼,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与建阳惠崇、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合称宋初九诗僧,诗合编为《九僧诗集》。
【0714】朱台符标本治北
和战兼施营北境,
权宜未必不常恒。
堪悲武备君王弃,
一纸盟文却履冰。
注释:
朱台符(965-1006),字拱正,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存诗2首。/契丹时扰边,台符尝上综合治理之策。
【0715】李宗谔诗入西昆
千金筑室藏书富,
博学西昆二三流。
向使享年般老父,
文坛未必不排头。
注释:
李宗谔(965-1013),字昌武,李昉子,存诗12首。
【0716】李垂做官难升迁
仕宦酬君非宰相,
修身不入党班中。
穷生太守无毫怨,
且看崖州叹息翁。
注释:
李垂(965-1033),字舜工,博州聊城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人,有《导河形胜图》,存诗1首。/丁谓当权,垂不入其党,遂久不得迁,垂断言谓当流放崖州,果如是。
(丁谓故乡苏州之风光)
【0717】丁谓才高亦奸相
诗肩杜甫文韩柳,
理政精明是北玑。
可叹奸邪天下恨,
才华化作墓中衣。
注释:
丁谓(966-1037),字谓之,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有《刀笔集》、《青衿集》、《丁晋公词》等。
【0718】鲁宗道欣遇明君
参知政事有鱼头,
圣殿奸人举止收。
自古嘉言君主喜,
能书鲁直诤臣逑。
注释:
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亳州(今属安徽)人,存诗5首。/宗道为参知政事,常揭奸臣之短,朝臣以其鲁姓兼硬骨头谓其为“鱼头参政”。/宗道常犯颜直谏,真宗书“鲁直”二字于金殿壁上。
【0719】薛奎因情治州郡
雄州重郡巧臣当,
以势循情稳一方。
反顾曹随萧政者,
清廉未必算忠良。
注释:
薛奎(967-1034),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欧阳修、王拱辰岳父,存诗3首。/奎善治,以京畿要地严治开封,以富庶偏僻宽治益州,以贫瘠边陲富治秦州。
【0720】林逋梅鹤西子湖
乘鹤逸人入彩云,
许经王母讨仙君。
西湖雪化梅花泪,
不映苍天好事雯。
【0720】林逋卒后梅鹤殇
孤山处士归天日,
屋后园梅尽落红。
柩起忽闻童子报,
嘶呕泣血鹤群终。
注释:
林逋(967-1028),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林和靖集》。
(董元奔2018年自画像)
【作者简介】董元奔,字固辕,号时雨斋人,1971年生于江苏宿迁。世纪初曾短期服务于教育主管机关,期间参与《江苏教育年鉴》部分文稿撰写。后创办江苏省某著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训机构,又在某高校创办特色系部,皆长期兼教学骨干,两度被省教育厅作为机关杂志封面人物进行报道。2016年开始结庐闹市,做自由写作人。学业主攻唐宋文学,涉文史哲诸领域。
【说明】正文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插图。
【编辑】依姓氏笔画:王江、李家钊、曾张胤、董尧、臧其东
【责编】董尧、霜婵、丰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