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黄连红没想到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出名”。而更大的忧虑仍被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店主们面临两难:今后售出的牛羊肉粉是水涨船高,还是直接关门?执法人员可能没听见,继续让她在被打印出来的微信聊天记录中,辨认哪些是她说过的话。事后她对界面新闻回忆,这是她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要是他们不过来,我这辈子都不知道。”半个多月前,一场涨价风波让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牛羊肉粉馆陷入舆论漩涡,金沙黑山羊肉粉经营者高连红和谢家永鸿牛肉馆经营者冯东萌,作为“串通涨价,操纵市场价格”的负面典型,被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约谈,并登上电视台公开道歉,成了这个小城的新闻人物。现在,牛羊肉粉价格已恢复到原来的价位,涉事店铺仍在正常营业,涨价风波看似平息了。但对黔西县400多家牛羊肉粉经营者来说,缠绕在他们心里的困惑并未解开。比如,“究竟如何界定‘串通涨价’?”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1)

一场涨价风波让这家羊肉粉馆陷入舆论漩涡。赵孟摄。

“串通涨价!”

听到黔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黔西县市监局)执法人员说出这个词时,只有小学文化的高连红愣了一下。

“啥叫‘串通涨价’?”她本能地冒出一句话。

执法人员可能没听见,继续让她在被打印出来的微信聊天记录中,辨认哪些是她说过的话。事后她对界面新闻回忆,这是她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要是他们不过来,我这辈子都不知道。”

半个多月前,一场涨价风波让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牛羊肉粉馆陷入舆论漩涡,金沙黑山羊肉粉经营者高连红和谢家永鸿牛肉馆经营者冯东萌,作为“串通涨价,操纵市场价格”的负面典型,被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约谈,并登上电视台公开道歉,成了这个小城的新闻人物。

现在,牛羊肉粉价格已恢复到原来的价位,涉事店铺仍在正常营业,涨价风波看似平息了。但对黔西县400多家牛羊肉粉经营者来说,缠绕在他们心里的困惑并未解开。比如,“究竟如何界定‘串通涨价’?”

而更大的忧虑仍被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店主们面临两难:今后售出的牛羊肉粉是水涨船高,还是直接关门?

黄连红没想到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出名”。

近十多天来她一直失眠,双眼通红。遇到客人进来,她又迅速恢复笑容。在这个简易板材搭建的临时餐馆里,黄连红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2)

被认定为“不当言论”的聊天截图,图片来自“百姓关注”微信公众号。

丈夫李建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一言不发地在厨房炒菜,罹患脑疾的儿子在黄连红的指示下,机械地收碗、摘菜。一年365天,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一家三口如是往复。

搅动平静的是涨价风波。

2019年10月8日中午。高连红在后厨一边切菜,一边招呼前来吃饭的客人。她和丈夫经营的这家“金沙黑山羊肉粉”,位于黔西县临时汽车站旁,但往来吃饭的多是附近的工人。中午往往正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这时,三四个身着蓝色制服的人出现在门口,高连红赶忙从后厨走到前厅。她发现有几个扛着摄像机的人随行,“他们进门就对着我们拍。”以前,餐馆偶尔也有市场或卫生部门人员来检查,但都只来一两个人。眼前的情形让高连红觉感到诧异。

执法人员在店里转了几圈,拿出一叠打印好的微信聊天记录给她看,指着上面的内容问:“这个是不是你?”高连红看到自己的微信名后,马上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他们是来了解涨价的事,”高连红对界面新闻回忆说。2019年初,黔西县的牛羊肉粉刚经历过一次涨价,从之前的小碗8元、大碗9元,涨到小碗9元、大碗10元。不久前,又有人在微信群提议涨价,想到到这一年来肉价飞涨,高连红也跟着吆喝了几句,但她自己的店并没有涨。

9月20日前后,一个名叫龙为芝的女人来到店里推销净水器,但做了半天广告仍未说服高连红,最后只能留下她的手机号悻悻离去。不久,龙为芝添加了高连红的微信,并将她拉到一个名叫“无公害种植基地”的微信群里。群里人黄连红一个都不认识。她后来才知道,龙为芝过去做青菜批发生意,群里都是他的客户。

差不多同时,谢家永鸿牛肉馆经营者冯东萌也被龙为芝拉进了这个群。“我不懂那些,也不晓得咋样就被拉进去了。”他说。

群里基本都是黔西开店的小商户,每个人都备注了自己的店铺名称,从这些名字来看,不少是开牛羊肉粉馆的。作为当地人最常吃的早餐,黔西全县登记在册的牛羊肉粉馆有400多家,可能是这个县城最多的一类店铺。

一位早期进群的人士说,此群大约有两三年历史,群主过去经常会分享一些青菜的信息,因为群里的牛羊肉粉经营者比较多,而牛羊肉粉都需要酸菜作为配菜,大家交流最多的哪里有便宜的青菜,偶尔也会聊到其他物价的起落。今年以来,猪肉领涨肉类价格,群里自然会讨论牛羊肉涨价,以及生意难做等话题。

9月25日前后,有人提到最近牛羊肉进价又上涨了,建议将牛羊肉粉的价格涨上去。现在复盘,已很难认定最先提议涨价的人是谁,但冯东萌和高连红被执法部门认定为群里“异常活跃”的人。

这次涨价前,当地的牛羊肉粉小碗9元,大碗10元,加肉则再加5元。新的定价到底涨多少,商户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他们普遍同意将小碗提到10元,但大碗定价11元还是12元,分歧较大。此外,对于素粉和加肉的价格,也各有看法。

有人提到,贵阳许多地方都涨到了大碗12元,黔西距离贵阳较近,也应该与贵阳保持一致。高连红表示赞同,“我觉得大碗还是要涨到12,其他地方都是这么卖的……”她在群里回复。

最后由冯东萌发出的一条信息敲定:“各位老板,经大家商议,大多数同志建议,大碗现在改成11元一碗,请大家一致。”

许多人跟着附和,有人提议:“大家把价目表统一贴好,一号统一涨价,我们这边晚上都开始涨了。”还有人说:“要涨就一下涨上去,你要想以后涨个价,也不晓得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管它的,涨了再说 。”

为了表达涨价的决心,有人还将重新制作的价目表发到群里。“该涨价了,要涨就大家一起涨。”“对,就要大家统一价格,客人就无话可说。”人们说。

如果顾客问起涨价理由如何作答?冯东萌建议统一口径:“牛腩43元一斤,牛肉45元一斤,大家一致,如果有不同意见,大家商量商量。”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3)

黔西县超市尚好的牛肉买到了近50元一斤,赵孟摄。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高连红心里清楚,自己只在群里“跟着吆喝了几句”。现实中,她的羊肉粉馆并没有涨价。

但她觉得“有些丢人”。“要罚款喽,要吊销营业执照喽。”闻讯凑热闹的人群窃窃私语。在这农村妇女看来,被穿制服的人找上门,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

约定集体涨价前的9月29日,有群友把一张黔西县市监局发出的“餐饮行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发到群里。

“告诫书”载明,该局“接到群众反映部分早餐店相约集体涨价,引起市民和媒体的关注,对此政府高度重视,”并“慎重提醒告诫”,“任何餐饮行业协会或个人,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相互串通,联合定价,不得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落款时间为9月29日。

黔西县市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瞿姓执法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该局在牛羊肉粉馆经营者涨价前就得到线索,“只是觉得有串通涨价的苗头,但没有掌握证据”,既不能做出行政处罚,也不能曝光,只能事先印制“告诫书”,送达城区的餐饮店铺,“基本都覆盖到了”。

虽然对告诫书上的内容不甚明了,但高连红还是意识到,这是提醒商家不能涨价。她想到11年前的一件事:2008年,她在贵州六盘水卖羊肉粉,当年适逢经济形势下行,隔壁一家包子店将每个包子的价格提高了5分钱,最后被罚款7000元。

当时,她的小本生意每月还赚不到7000元,这件事让她收获的经验是,“一定要听政府的,千万不能被罚款。”六盘水的生意渐渐萧条,后来父亲生病,她便将羊肉馆关门了。

和大多数牛羊肉粉馆一样,高连红的这家羊肉馆也是“夫妻店”,生意好的店铺最多再雇佣三四个人。他们多数来自贵州农村,一个店铺就是整个家庭的依赖,涨价风波带来的冲击,可能是他们平生遭遇的最大动荡。

第二次创业之前,高连红和丈夫的生活与中国千千万农村夫妻没有两样——丈夫终年飘在天南海北,去广西埋电缆,去过新疆架桥,去罗甸做焊工……高连红则在家种了三十多亩高粱,一个人翻地,播种,收割,再卖掉换回两万多元的收入。

丈夫打工的收入并不稳定,埋电缆时的老板跑路,工资分文未取;到罗甸那次又遭遇车祸,腿被缝了13针。高连红在家也不轻松,遇到收成好的季节,她经常白天将高粱收回来,还要通宵用机器将其脱粒,不然就无处堆放。天刚亮,又继续奔赴田地里。

她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老大出生后不久中风,因为治疗不当,落下了脑疾,这成了她终身的遗憾;两个女儿都还年幼,她深怕再遭不测,时刻提心吊胆。而这些苦楚,他无法告诉常年在外的丈夫。

同为“负面典型”的冯东萌,与高连红一样来自农村。1968年出生的他有11个兄弟姐妹,让务农的父母不堪重负,冯东萌仅仅读了3年书。经营牛肉粉前,他是一名客车司机,十多年固定坐姿的工作,让他越来越不堪忍受腰椎和颈椎疼痛的折磨。

2014年,冯东萌拜了黔西有名的谢家牛肉馆一位师父,获准利用谢家招牌在文化路开一家牛肉馆。起初,店里只有他和妻子终日忙碌,生意渐渐理顺后,他们雇了三四个小工。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4)

作为早餐饮食,牛羊肉粉馆在黔西比比皆是,赵孟摄。

高连红和丈夫也决定结束分离状态。2017年底,他们从上家房东手中,接下了这个60多平米的铺子。除了卖羊肉粉,中午还卖10元一份的快餐,这比黔西其他快餐便宜两元钱,而且“管吃饱”。

他们腾不出钱请小工,便让有脑疾的儿子来帮忙,一家三口靠着诚实和勤劳,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农民工食客。高连红说他想留住这些顾客,加上对“告诫书”的担忧,她和丈夫决定不涨价。

但冯东萌还是如约在10月1日,和其他几十家牛羊肉粉馆,将价目表换新了。他向界面新闻解释,虽然执法人员事先送来了“告诫书”,但当天他没有在店里,“在的话肯定不会涨。”

贵阳油榨街羊肉粉哪家最好吃(涨价风波里的贵州牛羊肉粉馆老板们)(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