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曾孝濂1939年出生在云南威信县。19岁,曾孝濂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进了昆明植物所当学徒,半工半读。1959年,《中国植物志》的编撰任务下达全国各所。曾孝濂小时候爱涂鸦,就从见习绘图员开始,从头学习为植物画画。在植物所从零开始,“三点一线”40年走进这个小美术馆,处处通透,看画也看花。在曾孝濂的花鸟新作旁,隔几步,就被各种热带、温带植物环绕。采访的那天早上,9点刚过,曾孝濂准时出现在美术馆。他一来就问起了温室里的植物,温度够不够,多久喷一次水……在冬日的暖阳里,我们在他最爱的热带植物旁坐下来,开始向这个深爱着自然的老爷爷打探起他的故事。曾孝濂年轻时
曾孝濂美术馆 建筑设计:筑象建筑 摄影:王策
2020-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首次落地中国昆明,借着这个契机,99昆明世博园(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园区)旧址开始改造。
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聂荣庆想到曾老,做了三个月的极限规划和改造,将园内的巴基斯坦馆旧址,做成一座曾孝濂的个人美术馆。其中的建筑部分,是聂馆老友、建筑师杨雄负责,用一个玻璃罩子,很轻地把原址上现存的遗迹保护了下来。
曾孝濂美术馆室内外 摄影:王策
走进这个小美术馆,处处通透,看画也看花。在曾孝濂的花鸟新作旁,隔几步,就被各种热带、温带植物环绕。
采访的那天早上,9点刚过,曾孝濂准时出现在美术馆。他一来就问起了温室里的植物,温度够不够,多久喷一次水……在冬日的暖阳里,我们在他最爱的热带植物旁坐下来,开始向这个深爱着自然的老爷爷打探起他的故事。
曾孝濂年轻时
在植物所从零开始,“三点一线”40年
曾孝濂1939年出生在云南威信县。19岁,曾孝濂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进了昆明植物所当学徒,半工半读。1959年,《中国植物志》的编撰任务下达全国各所。曾孝濂小时候爱涂鸦,就从见习绘图员开始,从头学习为植物画画。
《中国植物志》的意义就在于,为分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植物做一次彻底普查。
植物学家负责用文字表述植物特征,找出它们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定位亲缘关系。而绘图组,则需要配合各科属的植物学家,用画笔直观地表达植物各部分的形象特征。
华山松科学插图 1980年
这种植物科学插图,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就画过,后来成为西方植物学专业的传统。在我国,最早由“生物绘画祖师爷”冯澄如在上世纪20年代引介,带出了第二代中国科学画师。
然而,当时曾孝濂所在的昆明所算“边疆所”,一个懂技法的画师也没来过。
“那就是自己学!”曾孝濂同我们回忆起往事,“就在所里’三点一线’,标本馆、植物园、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