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图9 嘉祥武氏东阙子阙身北面画像石局部拓本如嘉祥县武氏东阙子阙身北面画像,画面上、左、下三侧边栏处皆饰有多重纹饰带,纹饰以双菱纹、连弧纹为主。主体画面分作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为楼阁图,中间层为周公辅成王图,最下层为车马出行图。上层图像中的楼阁为双层,一楼左右各一根带柱头栌斗和柱座的立柱,立柱上承庑殿式腰檐,腰檐右侧垂脊上有一只立鹤;室内停有一匹马;室外左侧一人拥篲、右向而立,右侧有一楼梯通往二楼,一人正拾级而上。二楼置平座,庑殿顶,两人分别端坐在平座两侧。在庑殿顶正脊的两端各栖一凤鸟;在左右两条垂脊上则各立一只鸮鸟,半椭圆形的双耳竖立,头部圆形,体短而胖,尾部较尖,整个身体前鼓后缩,鸟足细短(图9)。在此石上,鸮鸟、凤鸟、仙鹤并列,寓意吉祥。按照鸮鸟的组合对象、出现场景,可将画像石分作三类。(一)鸮鸟与建筑画像的组合第一类画像石上的鸮鸟图像是与建筑相组合,这类图像在山东、徐州一带画像石上

图8:1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铜烤炉(左);图8:2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铜烤炉的鸮形足(右)

四、汉代的鸮鸟画像

汉代鸮鸟画像见于画像石、画像砖、帛画、漆棺、铜车饰、釉陶器等上,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画像石。

画像石的分布较广,以今山东、江苏徐州、陕西为主,亦有少量见于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其年代基本属于东汉时期。石上鸮鸟多作侧立状,能展示出从其头部、身躯到尾羽等各部分的样貌,具体形态为:鸮鸟身躯侧向而立,头部向一旁转动90°、以正面面对观者,鸟体短胖,爪足短小,尾羽后伸。这一形式设计得很巧妙,既方便观众观看鸮鸟的面部特征,也如实刻画出它的双目不会左右转动,要向两边看时必须依靠灵活的脖子大幅度扭转的生理特征。

按照鸮鸟的组合对象、出现场景,可将画像石分作三类。

(一)鸮鸟与建筑画像的组合

第一类画像石上的鸮鸟图像是与建筑相组合,这类图像在山东、徐州一带画像石上较为多见。

如嘉祥县武氏东阙子阙身北面画像,画面上、左、下三侧边栏处皆饰有多重纹饰带,纹饰以双菱纹、连弧纹为主。主体画面分作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为楼阁图,中间层为周公辅成王图,最下层为车马出行图。上层图像中的楼阁为双层,一楼左右各一根带柱头栌斗和柱座的立柱,立柱上承庑殿式腰檐,腰檐右侧垂脊上有一只立鹤;室内停有一匹马;室外左侧一人拥篲、右向而立,右侧有一楼梯通往二楼,一人正拾级而上。二楼置平座,庑殿顶,两人分别端坐在平座两侧。在庑殿顶正脊的两端各栖一凤鸟;在左右两条垂脊上则各立一只鸮鸟,半椭圆形的双耳竖立,头部圆形,体短而胖,尾部较尖,整个身体前鼓后缩,鸟足细短(图9)。在此石上,鸮鸟、凤鸟、仙鹤并列,寓意吉祥。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1)

图9 嘉祥武氏东阙子阙身北面画像石局部拓本

徐州铜山县汉王乡东沿村出土永平四年画像石,画面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听琴乐图,上层则为带庑殿顶的厅堂图。在庑殿顶正脊的中央,一对鸮鸟并列相向侧立,与之相组合的是长青树以及围绕屋顶飞翔的群鸟(图10)。安徽宿县符离集出土一块画像石,画面刻一座双层楼阁,楼阁的庑殿顶上立有两只鸮与两只鹳,两鹳同啄一条蛇;一鸮于右侧垂脊上侧立正视,另一鸮侧立在与之相近的正脊右方,回首上望(图11)。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2)

图10 徐州铜山汉王乡永平四年画像石拓本及其局部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3)

图11 宿县符离集画像石拓本及其局部

(二)鸮鸟与云气纹画像的组合

第二类是鸮鸟与云气纹组合的画像,多见于陕北画像石上。

汉代艺术继承了先秦楚文化的浪漫精神与奇幻风格,云气纹饰在楚国艺术中常见,也为汉代所吸收并发扬光大。陕北画像石上的云气纹具地域特色,以一根弯曲似树藤的长条为主干,从旁斜伸出各式侧枝,侧枝枝头绽出花朵般祥云,造型生动;卷云纹中往往有神兽、羽人、胡人与瑞草出没,以其流动的气势、云雾缭绕的视觉效果,增添了仙境的神奇性。

如一例陕西清涧墓门楣画像石,画面分作上下两层,上层左右两端各有一日轮和月轮,中间横向流泻着一长条云气纹;下层为狩猎图。上层从右向左依次有仙鹤、神鸟、麒麟、神狐、三足乌、捣药白兔、胡人饲鹿、胡人驯独角兽、虎、鹿、熊、鸮鸟等,奔跃在云气纹中。鸮鸟作为仙境一员,并未刻意被突出,而是位于画面偏左处,侧立于一分枝状祥云的顶端,尖耳竖立,面圆、体胖、足细;它的下方有一羽人举手相向(图12)。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4)

图12 清涧墓门楣石拓本及其局部

(三)鸮鸟与神兽仙人画像的组合

第三类是鸮鸟直接与神兽或仙人相组合的画像,又可分作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鸮鸟夹于一群神兽中间,位置并无特殊性。

如1992年靖边寨山村汉墓出土一件右立柱石,石上画面竖向分作左右两列,每一列又上下分格,两列画面共被分作12格。从整体看,石面上半部分为仙境图,下半部分则为人间场景。其中仙境图占4格,每格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分别为:仙人六博图、人首蛇尾神、鸮鸟与羽人的组合、羽人饲凤图。此石上的鸮鸟侧立,双耳竖立,也转头面向正方,头圆脖短,体胖足细;下方与之相组合的羽人手持瑞草,寓意祥美(图13)。

汉代神兽形象:汉代神兽 猫头鹰是战神还是恶鸟(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