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最常见于哪些人群几岁?单纯疱疹-专业分析病因
单纯疱疹最常见于哪些人群几岁?单纯疱疹-专业分析病因(2)新生儿单纯疱疹(monatal lbherpes simplex):70%患者由HSV-2所致 多经产道感染。一般出生后5-7天发病 表现为皮肤(尤其头皮)、口腔黏膜、结膜出现水疱、糜烂 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宜、肝牌大、意识障碍等。可分为皮肤-眼-口腔局限型、中枢神经系统型和播散型 后两型病情凶险(1)疱疹性龈口炎(herpes gingivostomatitis);本型较为常见 绝大多数由HSV-1引起 多见于1~5岁儿童 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 很快破溃形成表浅溃疡 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较明显 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自然病程1-2周病毒侵入皮肤黏膜后 可先在局部增殖 形成初发感染 然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支配皮损区域的神经节内长期潜伏 当受到某种诱因(如发热、受凉、劳累、机械刺激等)的影响 处于潜伏状
- 【关注】小医生大道理头条号,每天收获最实战的健康卫生干货。
- 本文1430字,阅读全文约3分钟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sx vinus HSV)引起 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 有自限性 但易复发 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泛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HSV 含双链 DNA 由立体对称的核衣壳包裹 其外再包以由类脂质组成的囊膜 形成直径为120~200mm的病毒体。依据病毒蛋白抗原性不同 可分为I型(HSV-1)和ⅡI照(HSV2) 两者基因组同源性47%~50%。HSV可存在于感染者的胞液、口鼻和生殖器分泌物中。HSV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56℃加热30分钟、紫外线照射5分钟或乙髓等脂溶剂均可使之灭活。
HSV-1触发感染多发生在5岁以下幼儿 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 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感染;HSV-2型初发感染主要发生在成人 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 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
病毒侵入皮肤黏膜后 可先在局部增殖 形成初发感染 然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支配皮损区域的神经节内长期潜伏 当受到某种诱因(如发热、受凉、劳累、机械刺激等)的影响 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被激活并沿神经轴索移行至神经末稍分布的上皮 形成庖疹复发。HSV-1和 HSV-2感染后可形成部分交叉免疫 但血液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不能阻止复发。
【临床表现】
原发感染潜伏期为2-12天 平均6天 部分复发患者可无原发感染症状。因为临床上对于首发症状无法判断是原发还是复发感染 故宜分为初发型和复发型 前者相对皮损范围广泛 自觉症状明显 病程稍长。
1.初发型(first episode type)(1)疱疹性龈口炎(herpes gingivostomatitis);本型较为常见 绝大多数由HSV-1引起 多见于1~5岁儿童 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 很快破溃形成表浅溃疡 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较明显 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自然病程1-2周
(2)新生儿单纯疱疹(monatal lbherpes simplex):70%患者由HSV-2所致 多经产道感染。一般出生后5-7天发病 表现为皮肤(尤其头皮)、口腔黏膜、结膜出现水疱、糜烂 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宜、肝牌大、意识障碍等。可分为皮肤-眼-口腔局限型、中枢神经系统型和播散型 后两型病情凶险
(3)疱疹性湿疹(ocarma herpeticum):又名Kaposi水症样疹(Kapsi varncllifom erupion) 常发生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于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 表现为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处突然发生的簇集脐窝状水疱或款疱为特征。
(4)接种性疱疹(incubation herpes);皮损限于接触部位 表现为群集性水疱。发生于手指者 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疱 称疱疹性缠疽(herpetie whitlow)(图10-1A)。
部分患者原发感染消退后 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好发于口周、鼻周、外阴 也可见于口腔黏膜等部位。发作早期局部常自觉灼热 随后出现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 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愈合。病程I-2周。
—— END ——
作者|小医生大道理
关注【小医生大】头条号,每天收获最实战的健康卫生干货。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