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怎么保护自己?如果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怎么保护自己?如果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1.随访时间间隔:对于持续ALT正常且HBV DNA阴性者,建议每6-12个月随访一次。对于ALT正常但HBV DNA阳性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1次。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方法主要在于随访监测。通过严格、规范的长期随访,既避免对不需要治疗的患者盲目用药,又不至于漏掉需要治疗的患者。20多年前,乙肝病毒携带者被称为“健康携带者”,后来又曾更名为“无症状携带者”。在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两大类: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者,为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者,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也
微信小程序:乙搜;
61%的乙肝人用它查医院!
我国目前大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合理而适当的管理乙肝病毒携带者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如果你是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怎么办?是相信五花八门的“转阴”广告?还是讳疾忌医,逃避现实?今天给大家讲讲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
20多年前,乙肝病毒携带者被称为“健康携带者”,后来又曾更名为“无症状携带者”。在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两大类: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者,为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者,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也就是说,区别这两类携带者最根本的指标就是HBV DNA。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大误区。最常见的一种是认为“携带者很安全、不用治疗”,还往往不重视定期随访,以致于部分携带者10年或20年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甚至到肝癌晚期才被发现,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另一种则认为患者HBVDNA阳性,存在乙肝病毒复制,不管肝功情况如何,就盲目加用抗病毒药物,结果HBVDNA下降不明显,抗病毒效果不理想,反而容易导致耐药。因此,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用科学的态度进行规范的管理,目的是及时筛查出肝脏确实有病变、或病变有进展、需要治疗的病例,早期发现肝癌病例,而对于病情稳定者,避免盲目用药及不恰当用药造成的耐药,减少医疗资源及经济上的浪费。
(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方法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方法主要在于随访监测。通过严格、规范的长期随访,既避免对不需要治疗的患者盲目用药,又不至于漏掉需要治疗的患者。
1.随访时间间隔:对于持续ALT正常且HBV DNA阴性者,建议每6-12个月随访一次。对于ALT正常但HBV DNA阳性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1次。
2.随访检查项目:应包括肝功、HBV DNA、AFP、彩超。如果是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应作肝穿刺检查。尤其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乙肝家族史、转氨酶在正常高限、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弥漫性病变或脾脏增大者,最好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肝脏病变情况,酌情进行相应治疗。
3.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携带者:携带者肝穿刺结果如显示炎症分级G≥2。
或有明显纤维化时,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并排除酒精、药物所致,且同时HBV DNA阳性,需抗病毒治疗。
(五)乙肝病毒携带者管理的注意事项
1. 保持正常心态:绝大部分携带者都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只有少数人需要治疗,因此,应放下思想包袱,保持正常的心态。
2.坚持长期随访:虽然有极少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出现HBsAg自然阴转,但绝大多数携带者终生携带有病毒,因此携带者的随访要强调其长期性、终生性。千万不能随着时间的延长放松了警惕。
3.避免危险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往往由于劳累、酗酒、服用损肝药物而出现肝功异常、肝细胞炎症,从而转为慢性肝炎患者。因此,应改正不良习惯,饮食起居有规律。
4.专科医院诊治:对于广告宣传中一些鼓吹“转阴”的药物不要盲目轻信,宜持审慎的态度,是否采用抗病毒治疗最好到专科医院全面检查评估后,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运营人员:习珍珍,如果有问题可联系(v信:449397117)